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沈阳市铁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100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82302831
  • 上传时间:2023-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88KB
  • / 10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沈阳市铁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沈阳•铁西2020年12月目录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节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强化科技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构建创新创业生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优化营商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专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打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 专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打造守信践诺的法治环境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打造提效降本的竞争环境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打造互利共赢的人文环境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深化工作问效一体化改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推进产业迭代升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发展工业文旅产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发展现代服务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发展数字经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快提升数字基础设施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扩大开放合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立足国内大循环深化区域合作 上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上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加快乡村振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推动西部地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发展现代农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建设美丽乡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优化区域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 车昔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提升生态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增进民生福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专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促进教育优质化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推动文体事业持续发展 ¥昔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完善社会协同共建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打造平安建设协调联动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优化基层网格化服务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昔误!未定义书签第七节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要素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铁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纲领性、综合性规划主要阐明全区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五年铁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铁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铁西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全方位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具体要求,结合铁西实际,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铁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诠释对党的忠诚,奋力推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铁西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具体要求,围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东北振兴,铁西先行”的使命担当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始终保持总量为零、动态为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规划实施顺利,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十四五”时期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振兴发展开创新局面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千亿体量,总量跃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L5亿元,年均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46元,年均增长5%o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水平经开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综合排名,从2016年第49位上升为2019年第22位,2020年有望再进位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由“十二五”末的1:69:30调整为1:62:37o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2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0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5.39亿元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稳步迈向智能高端,完成产值1372.5亿元沈鼓集团成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特变沈变集团研制成功的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获得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沈阳铸造研究所研发成功国内首个整体成形的钛合金机匣铸件成为国内舰船燃气轮机唯一采用铸件,1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完成产值925亿元,宝马第三工厂建设顺利推进,全球最大的涂装车间主体结构完工。

      医药化工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完成产值302亿元,三生制药等骨干企业牵动作用增强,东药集团荣获“省长质量奖”工业文旅产业加快布局,挖掘工业历史文化,整合利用14处工业遗迹资源,工人村作为沈阳市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住建部评估培育、建成和运营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厂等文化创意园区,打造独具铁西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2 .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34个党政部门完成机构调整街道(镇)由23个调整为17个205个公益性事业单位整合为17个中心大力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剥离社会职能,精简后的13个部门实行全员聘任制组建中德发、中德开公司,成立中德控股集团,“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逐渐成熟探索实施工作问效一体化改革,确立攻坚任务和重点工作的量化指标,“鱼骨图”过程管控,“红绿灯”即时鞭策,“督考纪”统筹发力,倒逼行政效能提升和思想作风转变国资国企改革顺利实施东药、机床国企改革取得成效,北方重工和沈阳铸锻完成司法重整;冶金机械破产重组加快推进沈鼓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入国家试点完成126户厂办大集体企业和61户僵尸企业改革处置工作,162户企业11万名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实现社会化移交管理。

      民营经济不断壮大贯彻落实《辽宁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助力民营企业发展,40户民营企业得到精益管理咨询项目支持,107户高新技术企业得到贷款贴息支持,133户企业得到市级小升规奖励认定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87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3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5家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德园承诺制审批“铁西经验”入选全国审批百佳案例借鉴天津滨海新区网上帮办模式,审批流程再造实现模板化、标准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4个,取消218项审批前置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75天减少至50天,压缩33%;注册登记的审批时限由3天减少到3个小时;社会投资小型工业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30天,压缩46%o审批效能大幅提升实施“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100%基本实现了投资审批“零跑腿、无费用”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万人进万企活动深入开展助推各项减税降费在企业落地,帮扶企业1364家组建企业联合会,通过营商下午茶、政商直通车、政企早餐会等政企活动,解决问题1586件4 .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发展2020年科技研发投入达到3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o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国家级科创平台—中科沈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落户铁西清华紫光科创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辽宁分中心、辽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SAP创新赋能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依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机构组建研发体系联盟大连理工大学军民融合铁西研究院入驻9个研发团队,东北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和智能制造研究院落户,产学研深度对接迈出实质步伐创新孵化成效显著截至“十三五”末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08家,科技中小型企业78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家,瞪羚企业1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1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3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4个,省级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9个,11户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102户企业实现上云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京沈对接深层次推进,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中关村智能制造中心揭牌运营,北京农信互联等27家企业入驻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引进光大特斯联等1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达464亿元。

      成功举办“京沈协同创新汇”等交流活动,中关村品牌效应充分释放,铁西成为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集聚区5 .发展空间拉开格局土地攻坚腾出发展空间土地攻坚收储面积216.55公顷,处理闲置土地62.9公顷,出让地块157宗969.52公顷,为铁西东西互补发展、产城融合建设拉开格局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完善完成《沈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I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中心、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及沈阳中关村科技园铁西部分》《铁西区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总体概念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沈阳化学工业园总体发展规划》《沈阳西部新城镇镇村体系规划》《铁西城区教育资源专项规划(2020-2035)》≪2020美丽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高效实施中德园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系统制定“一区多园”发展规划,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德园、沈阳中关村科技园等产业园区特色发展、竞相发展中德园牵动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以来,园区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口径税收等主要指标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国务院批复五项任务圆满完成,成为了“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创新园类)”“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和“绿色工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