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5653845
  • 上传时间:2021-09-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2.1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着重关注孩子的学前教育,这促进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也给高职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旧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本文就基于此谈一谈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言:高职院校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培育中心,然而高职院校由于一些偏见,使其目前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由于外界的投资少,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扩大招生规模来维持运营,然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大量产出学前教育事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从而进一步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开展1.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 建设重点出现偏差随着民众对于基础教育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这使得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得到了提升为了抢夺更多的生源,高职院校将自身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宣传与招生规模的提升上去了这使得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被忽视了,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从而产生学生越来越多而教学资源却越来越少的现象,优质的学前专业人才变得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学校的知名度下降。

      2.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以往的高职院校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三段式教育为主,所谓三段式就是将学生的学习经过分为三段依次进行,即基础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与实践教育阶段,其实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仅被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当中,而是广泛的被应用于所有学科的人才培养中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习知识阶段与时间阶段之间的跨度过大,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在实践时又会因对知识的遗忘而很难做到学以致用3. 孤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是给孩子进行启蒙的重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也是社会迫切需要的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受到多方的关注,从而实现人才共育、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然而当下政府、社会单位与高职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整个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一般都是由学校一力承担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政府对于高职院校不重视,由于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偏见,使得政府不愿意消耗更多资源在高职院校上其二学生规模的激增使社会单位一时间无法承担过多的实践教学任务[1]4. 理论与实际脱离以当前的教学模式来说,在学生学习阶段很难接触到与工作相关的社会实践,这就会造成学生在进行实习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并且学校对于学生实习过程的重视程度逐年下降,不仅实习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愈发的流于形式,在实习阶段学生不仅无法得到用意义的具体的工作指导也不能获得实用的工作经验,从而使实习失去了其本来的作用学校还缺乏给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建议的能力,任由学生发展,最终使学生变得良莠不齐2. 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 使课程体系偏向于实践老式的三段式教育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彻底的改革,因此可以适当的对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改以求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一对于基础学科的学习要辅以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性教学或是举办一些以幼儿院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其二在专业教学中就将实习课程穿插至其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三加强对实习教学的监管,并且尽可能地延长实习时间,在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以便于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与院校之间的合作,实施与实践全面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传授时,要使学生时常进入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课堂上进行旁听,用过实际的体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对于教授课堂知识的老师,高职院校应聘请一些在学前教育机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提升学生们的工作能力。

      对于没有学前教育经历的教师,要将其派至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培养,以确保课堂教学能更贴近于实际3. 加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持力度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机关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共同培养,学前教育机构负责给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与地点,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变现进行评估,以此作为高职院校来判断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的依据政府机关要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听课、审查等督学手段,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按照要求进行,同时政府机关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力度3. 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1. 因材施教,发掘特点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学科有不一样的知识吸收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所涵盖的学科极为广泛,从基础学科到艺术类学科都有涵盖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特长的发掘,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才华只能被埋没因此,学生再开始学习生涯前,院校应做好调查工作,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依据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2. 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应该多发掘学生自身的优势,从而使学生再多领域内进行发展。

      学前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对孩子进行知识启蒙的重任,因此要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通过不断累计的知识来应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且全面发展的老师能更好的提升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3. 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只有让学生喜爱上自己的专业,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培养,因此学院应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要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当前学生普遍都没有确切的职业生涯规划,把自身的关注点都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来,这是不科学的,没有目标只会让学生的发展停滞或偏离正轨,这些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利的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先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开始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比较复浮躁,因此在学生刚入学时应先提升学生的品质,要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反思自身的能力终身学习的品质可以使学生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弥补自身的不足,反思自身的能力可以使学生不断找出自身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发展4. 结语: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支持力度高职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从政策、教学方法、实习环境等多个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更多的有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1]郭红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探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7)[2]肖华锋.依托多元智能理论调整“国考”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43-44+47.[3]梁钊华.全实践教育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125-129.[4]苏叶兰,秦新梅,詹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