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492240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科综合文科综合(政治部分政治部分)ⅠⅠ.考试性质.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Ⅱ.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和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的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发展观(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管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1.我国的国家制度(1)我国的国体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3)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4)我国公民与国家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1)政党与政权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当代国际社会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3)我国的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4 年 4 月至 2005 年 3 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ⅢⅢ.命题指导思想.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Ⅳ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为 300 分3.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等题型4.内容比例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 5.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6.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单纯的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