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2).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华美****资源
  • 文档编号:238041888
  • 上传时间:2022-01-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5.8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积累及语言运用(27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玷()污枯涸()苦心孤诣()随声附和()chu()泣mn()灭闲情逸 zh()获益 fi()浅2.古诗文默写或填写作家 (12 分)(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6), (杜牧泊秦淮)(7)王湾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两句诗是:,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 分)笑是一种武器,是同一切苦难一切邪恶进行战斗的盾甲和刀枪!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泪水拌和的笑决不是失败者的(A)呻吟,而是战士的呼吼只要真正经历了磨难也因而真正懂得了生活的人,才会笑着流泪!泪水浸泡的笑里,有对于失败与痛苦(B)的感受,有对于人生命运的彻悟!因此,!(1 为文中 A、B 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 分)备选词语:绝望失望刻骨铭心念念不忘A、B、2(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 分)修改后为:(3)根据语境,为语段补写一个恰当的结尾1 分)4.名著阅读:关于伊索寓言的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B、伊索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如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C、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像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嘲笑吹牛皮说大话,驴和狼讽刺好逸恶劳,衔肉的狗讽刺贪婪的人D、伊索寓言中骆驼和宙斯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3 分)【材料一】2011 年7 月,为拯救 12 岁男孩东东的生命,湖北孝感学院学生田强毅然选择“弃考捐髓”,并先后两次走进骨髓血采集室随后,田强又将营养费和慰问金捐献出来,被网友赞为“90 后最美大学生”材料二】2012 年11 月24 日,兰州二十四中代课教师李成环,与丈夫龚大锬放弃去南方度蜜月的计划,为青海玉树 700 多名孤儿送去了棉鞋、电脑、书籍等物品。

      在返兰途中,他们乘坐的汽车因雪天路滑发生了车祸,李成环于 12 月 4 日下午不幸去世,李成环爱心义举感动了中国,被称为“最美新娘”材料三】从 2005 年开始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花坪小学教师刘发英在网上注册“英子姐姐”账号,后又开通“英子姐姐”助学网,组织网络募款助学活动6 年多来,她3结识了数百位网络助学爱心人士,组建了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子姐姐”网络 助学团队仔细探究三则材料,它们的相同点是:二、古诗文阅读23 分)(一)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 610 题 (20 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6 分)不亦说乎乎 学而不思则罔也与朋友交而不信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是知也其恕乎!4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温故而知新故时有物外之趣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与儿女讲论文义D.知之为知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里用松柏比喻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请举出具有这样品质的人,并简要说出其事迹3 分)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的3 分)(二) 古诗词鉴赏3 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11.对上面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D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三、现代文阅读25 分)(一)阅读下面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 1215 题 (11 分)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这是怎么会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 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于是他点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6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者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个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12. 选文段中 “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一同去看正在织的布料,“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2 分)13.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选文段画线句中的“每人”指哪些人?他们分别有怎样的快乐?(3 分)14.小孩子为什么能说出真话? 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2 分)15.选文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4 分)7(二)阅读下面一篇课外现代文,完成 1619 题 。

      (14 分)惟有少年心昝圣骞(1)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的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2)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摸着它的苍老,几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3)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材,五岁就进了小学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4)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5)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了空气,很实在,也变的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我看来是如此慎重与长久,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不敢用力,只想轻轻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6)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

      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 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 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这种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来多么可爱8(8)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9)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上课无聊时,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10)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11)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16.阅读原文(4) - (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3 分)(1)(2) 当众朗读(3)(4)17.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 “眉色飞舞”一词的妙处3 分)18.为什么“我”在“最简陋的功夫戏”中却能演绎“最快活的童年”?(4 分)919.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结合全文内容回答4 分)四、作文(65 分 含卷面分 5 分)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请以“那件小事温暖着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字数在 5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考生身份的真实人名等信息题目10200400116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