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6-巴尔扎克《高老头》拉斯蒂涅形象研究.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8233511
  • 上传时间:2018-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章 巴尔扎克:《高老头》拉斯蒂涅形象研究一、生平与文学成就巴尔扎克是法国也是欧洲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文学中的拿破仑”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创作中违背自己的思想观念:金钱观念、贵族意识、宗教观念、政治观念集中准确地反映时代特征:贵族衰亡、资产阶级胜利、金钱法则(一)生平(Balzac ,1799——1850)1.醉心贵族地位和关心钱财的家庭巴尔扎克于 1799 年 5 月 20 日生于法国西部工商业名城都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出身农民,早年到巴黎谋生,成为拿破仑帝国时代的暴发户,跻身于资产阶级当时资产阶级仰慕贵族的习气,老巴尔扎克爱慕虚荣,于1820 年在自己的平民姓氏上加上“德” (De)字,以示贵族身份他 50 岁时与18 岁的银行家的女儿结婚,年龄相差 32 岁,是真正的老夫少妻他们有很大的差异,但共同点是醉心贵族的地位和关心钱财他们向往贵族社会,相信个人奋斗巴尔扎克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任何遗产,但却接受了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他的父亲体格强壮,性情开朗,兴趣广泛,而且能言善辩,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都被巴尔扎克发扬光大了他的母亲漂亮风流,信奉天启派教义,却并不虔诚,只是逢年过节才带孩子去教堂走走。

      巴尔扎克对宗教信仰也不庄重巴尔扎克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他出生不久,就被送到奶奶家里寄养,一直到 4 岁,他的父母不准许他回家,只有每个星期日才准回家一次,好像他们是很远的亲戚从 7 岁到 13 岁,他被送到旺多姆的教会学校读书,6年中他只回过一次家,母亲去看望过他两次他的母亲很专横,脾气坏,又有很多禁忌,她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童年所受到的忽视,巴尔扎克终生难忘,他说:“我从来不曾有过母亲 ”2.发誓要作“文坛的国王”巴尔扎克一生渴望光荣,当他 20 岁从索尔本学院法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去做律师,却选择了当作家的自由职业,发誓要作“文坛的国王” 他说:“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他具有坚强的性格,相信自己能成功,手杖上刻着格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 (“一切障碍,遇我即灭” 3.还债和写作生涯父母本不同意他从文,因为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因巴尔扎克态度坚决,父母只好让步,同意给他两年试验期,在此期间,按当时生活的最低标准供给他生活费用连续 4 年,巴尔扎克住在巴黎一家公寓的顶层阁楼里,从事悲剧和小说写作,他没能立即获得成功,生活十分窘困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做出版人,印出的书只卖出几十本。

      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铸造厂他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 6 万法郎的债务,陷入极度贫困之中到1828 年,巴尔扎克的债务,每年单是利息,就要付 6 千法郎1837 年巴尔扎克办的《巴黎纪事》报倒闭,使他的债务高达 10 万法郎,到他逝世前 3 年,已经欠下 21 万法郎的债务他债台高筑,终生受着债主们的追逐欠债还钱是他一生的负担为了还债,巴尔扎克开始了《人间喜剧》的写作他每天工作 16 至 18 小时,从半夜到中午写作,然后从中午到 4 点校对校样,5 点钟用餐,5 点半睡觉,而到半夜又起来工作他每天必须写出 16 页的书,修改和校对时间除外,三天用掉一瓶墨水,更换 10 个笔尖写作时他穿着教士的袍子,点上 7 支蜡烛,桌边是一杯提神的黑咖啡有人说, “巴尔扎克活在 5 万杯咖啡上,也死在 5 万杯咖啡上 ”尽管巴尔扎克被债主追赶着写作,但他对创作并不肯敷衍了事,他习惯用大张的淡蓝色纸写稿,稿纸四周留出大量的空白,以供修改一部小说,他总是反复修改多遍,十遍,十多遍也在所不惜他所修改的几乎等同于同一主题的另一本书,以致他的小说清样,从来没有干净过而校对清样的一切费用,出版商都记在巴尔扎克的账上,从版税里扣除,因此他的艰苦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就更加减少,他所预想得到的稿费常常不够偿还宿债。

      但他宁可少得稿酬,也坚持修改,决不草率从事4.马拉松式的恋爱,葬礼前的婚礼巴尔扎克希望在他的女读者中择到一位有钱的妻子,1832 年 12 月 26 日,他收到一封从俄国寄来的信,署名“一个外国女人” ,它是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写的当时她 30 岁,她的丈夫是俄国巨富,比她大 25 岁,她读到巴尔扎克的小说,勾起了幻想从此,巴尔扎克对韩斯卡夫人穷追不舍交往 8 年后,韩斯卡夫人做了寡妇,巴尔扎克立即求婚,但韩斯卡夫人一再找借口推脱,并不想真的嫁给他痴情的文人陪韩斯卡夫人周游欧洲,两次接她到巴黎居住游玩1850 年,巴尔扎克重病在身,韩斯卡夫人才同意与他结婚这场持续了 18 年之久的马拉松式恋爱,耗尽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精力,婚后三个多月,他便与世长辞,终年 51 年直到去世,也没能还清债务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从今以后,他的名声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这样的棺柩,表明的就是不朽 ” (二)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简介1.《人间喜剧》的创作宗旨1842 年,巴尔扎克发表了《人间喜剧·前言》 ,全面阐述了他创作这部文学巨著的宗旨,也系统阐发了他的现实主义观点。

      他立意要写出一部艺术的历史巴尔扎克要写一部风俗史,目的是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研究产生各种“社会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寻出隐藏在广大的人物、热情和事故里面的意义 ”后来,他多次谈到这样的观点:“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 ”“法国社会将要做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 ”2.《人间喜剧》的内容构成1842 年,在巴尔扎克正式定名《人间喜剧》时,他已经写了 70 多部作品,超过了他的原定计划的一半为此,他为《人间喜剧》重新分类编目,将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一是《分析研究》:根据自然法则和人道主义法则分析现象,阐明支配人生与社会的各项原则,共两部作品有《婚姻生理学》 (1829) , 《夫妇纠纷》 二是《哲理研究》:探讨产生人的行为的各种原因,共 22 部 《驴皮记》(1831) 、 《长寿药水》 (1830) 、 《受诅咒的孩子》 (1836) 、 《不为人知的杰作》(1831) 、 《绝对之探求》 (1834) 、 《改邪归正的梅莫特》 (1835) 三是《风俗研究》: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当代社会生后,它是《人间喜剧》的主干,成就比前两类大,共 66 部根据小说的不同侧重点, 《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

      私人生活场景:27 部,表现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因生活经验不足或感情冲动酿成的种种错误与不幸外省生活场景:10 部,描写人们走向成年时,因野心、欲望、自私自利的盘算引起的冲突巴黎生活场景:19 部,描写人心的衰老、腐化、恶的欲念代替了一切真诚朴素的感情政治生活场景:4 部,超越常轨的人物军旅生活场景:2 部,表现风云激荡,离乡背井乡村生活场景:4 部,表现秩序、道德原则3.《人间喜剧》的主要思想内容:真实形象地展示了动荡社会里两大阶级的对抗与斗争,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1)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必然衰落:正如恩格斯所说:“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巴尔扎克尽管同情贵族阶级,但是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个阶级已经没落,在资产阶级暴发户金钱势力的逼攻之下节节败退,正在走向衰亡于是,他违背自己的政治同情和偏爱,如实地写出贵族阶级衰亡的必然性,把他们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在《禁治产》中,巴尔扎克描写了埃斯巴侯爵的故事埃斯巴是个世代簪缨的贵族,有一笔很大的产业但他从家庭往日的信件中发现,这些财产来路不正,是三百年前的祖先用不正当手段从别人手中吞并来的于是,他决定替祖宗赎罪他找到财产原来的主人的后代,把 110 万法郎还给了他们自己则从此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巴尔扎克称埃斯巴侯爵是“超凡入圣的贵族” 在《古物陈列室》里,巴尔扎克描写了复辟王朝时期一个外省城市贵族集团与资产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以埃斯格里雍为首的贵族沙龙里聚集着最顽固最保守的贵族人士,因此这个沙龙被自由党称为“古物陈列室” 埃斯格里雍侯爵自恃门第高贵,蔑视资产阶级他不但拒绝了与资产阶级集团的领袖克鲁瓦济耶联姻的要求,而且他的家拒绝一切资产阶级登门侯爵把儿子送往巴黎,期望他做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但是他的儿子并不争气,腐化生活使他欠下了巨债他伪造票据,铃铛入狱而他的债权人恰恰是他家族的对头克鲁瓦济耶无奈,为了免于家族的彻底破产,侯爵不得不同意与资产阶级联姻贵族阶级在这一番较量中被打败了在《贝姨》中,巴尔扎克进步反映了以于洛男爵为代表的新贵族,是怎样在经济上、精神与道德上全面堕落与崩溃的情况小说还反映了七月王朝时期糜烂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得势的大资产阶级的腐化。

      2)表现了新生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高利贷者高布赛克:高布赛克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家他是个精明狡猾的高利贷者,不愿露财他是分配海地赔款委员会委员,像一条“贪得无厌的巨蟒” ,利用职务占尽便宜他和另外 9 个资产者控制了复辟王朝的金融界,成了人们“命运的主宰” 他的嗜好是堆积商品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贮藏室堆满棉花、糖、咖啡、烟草等他是个带着浓厚原始积累色彩的老式金融资本家, “用积累商品的办法来贮藏货币” 暴发户葛朗台老头:葛朗台是资本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家他出身箍桶匠,在大革命时代发了财他除了放高利贷外,还经营葡萄园和酿酒生意,买卖公债他通过控制市场,哄抬物价,利用市长的职权吞并财产,组织自己产品的运销他的嗜好是贮藏黄金,生活中的惟一兴趣就是欣赏金子作者描写道:“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成了他的嗜癖” 《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拥有巨富,但贪欲永不能满足,生活十分吝啬全家只有四口人每天他亲自分发全家的面包,全家只点一支蜡烛,亲戚来了也不准加一块糖每年欧也妮生日时,他给女儿一个金币,但每年都要检查一次他的弟弟在巴黎破产自杀了,他无动于衷,对弟弟把儿子查理托付给他十分不满,迅速打发查理出国查理知道了父亲的死情,哭了起来,葛朗台竟然说:“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

      ”女仆拿侬说,查理很痛苦,不能吃饭,他竟然说:“省省我的粮食也好 ”当时葛朗台的酒卖了好价钱,得了二十万,但他一点也不帮助查理当得知女儿把积蓄的金币送给了查理时,他大发雷霆,暴跳如雷,痛骂女儿是偷窃,是“该死的婆娘” 、 “一条毒蛇” ,并把女儿禁闭起来,罚她每天只吃冷水和面包在葛朗台的淫威和恐吓之下,他胆小软弱的妻子一病不起妻子死了,女儿成了财产继承人葛朗台还不等悲哀的女儿穿上丧服,便来剥夺了她的那一份财产但是,金钱毕竟不可能使一个人长生不老,他入土的一天终于来了病危时,他把大批金币放在眼前,一连数小时用眼睛盯着,说这样叫他心里暖和临终时,他嘱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好,到那里来向我交帐!”可以说,拜金主义已经使它的崇拜者变成了畸形,他们整个的灵魂都灌注了铜臭的毒液银行家纽沁根:银行家纽沁根是个金融资本家他也是极其贪婪之徒,但他和高布赛克与葛朗台不同的是,他是属于扩大资本生产的金融贵族,在资本流通周转的过程中积累财富,追逐金钱他的信念是:“钱越多,权力就越大” ,“他已经有了五百万,可他想的是一千万他有了一千万,就得捞他个三千万他得到的每一枚铜板都沾满了千家万户的眼泪《纽沁根银行》银行家纽沁根是比葛朗台更新型的人物,金融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决不把金子看住,他对资金周转的作用理解得最深作品中写道:从一八一五年的和平时期开始,纽沁根就明白了我们今天才明白的事情:金钱只有到了其多无比的程度才具有强大的力量他知道,用一千万就能挣到三千万,而用五百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