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地理城市空间结构.pdf

2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7997455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16M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区位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1 . 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 . 明确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学习重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课时计划】1 课时【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一、城市与乡村差别1、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2、乡村•:主要从事 活动的居民聚居地3、城市与乡村差别:城市具有 密集、生产效益和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二、城市区位分析 1、区位与城市区位( 1 ) 区位是指 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2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 社会的和 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2、城市区位因素( 1 ) 自然地理区位①地形与城市区位: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以 为主的地区②气候与城市区位:世界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适中的地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河流与城市区位A、城市用水——是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B、水运运输——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C、——河流作为防御的屏障对早期城市的选址所起的作用非凡。

      2 ) 经济地理区位丰富的 资源, 便利的 和 上的优惠往往是形成城市的优势区位因素4、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1 ) 人口密集地区 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 o ( 2 )沿河、、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 交汇处,或大河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 )在 枢纽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 )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 地、大规模的 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问题探究】图中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当堂训练•基础题】[ ] 1、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B.气温适宜、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区城市密集C.河流对于深圳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D.矿产资源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经济地理因素1 2、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能 源D.水资源【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读下图回答:忸阳沙澳三I草地臼 农 田国 河 谢叵 ] 城市叵] 乡村喜国 风 景 名 胜⑴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城 市 ,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① 平 原 地 形 ② 气 候 因 素 ③ 资 源 丰 富 ④ 交 通 发 达(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促进其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 C .城市位于 地貌 上 ,该 城 市 对 海 洋 空 间 的 利 用 可 能 有 、、等方面领域D城市适于发展 工 业 ,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 对 环 境 产 生 的 危 害 主 要是、、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第 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参考 答案【 当 堂 训 练 •基 础 题 】LD 2. A 3.C 4.C【 当 堂 训 练 •能 力 提 升 题 】1. A 2. A 3. C 4.D 5. A第 一 节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 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课 标要求】 1、 运用实例, 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明确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2、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城市功能分区 学习难点】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课时计划】1课时【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一、城市土地利用1、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在城市 和 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 和加以、和 的全过程城市土地利用可反映出城市布局的 和 的地域差异2、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特点商业用地:,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用地:商业用地的外围工业用地:市区外缘,沿主要 分布 3、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商业用地和 用地三种类型其中 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 城 市 功 能 分 区 包括 商 业区、、、、 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空间位置分布上往往交错分布 \ 各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域界线2、影 响 城 市 功 能 分 区 的 主 要 因 素 有 、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等3、中心商务区:( 1 )中心商务区又称,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商业 、、金 融 、贸 易 、信 息 等 活 动 高 度 集 中 ,建筑物以为主,交通运输,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2 )中心商务区( C B D )特征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内部分区明显;数量昼夜差别很大;通达度很高小结:功 能区形 态位 置 特 点住 宅区块状低级住宅区多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常与文化区、风景区相联系 4、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同心圆理论模式、商 业区点 状 或条状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工 业区集 聚 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问题探究】1 ) 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有何不同?2) ABC三区域分别代表什么功能区,理由是什么?【 当堂训练•基础题】[ ] 1、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B .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C .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D . 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 2 . 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A . 文化区 B . 商业区 C . 工业区 D .住宅区[ 】3 . 影响住宅区分化,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的原因有A .购物的方便程度 B . 距市中心的远近 C . 通达度D . 收入高低【 】4. 下列因素中,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A . 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 B . 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C . 人口密度的大小 D .地形和土壤条件 【 ) 5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文教区1 ) 6 .下列哪种功能分区的变动,将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 区 、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有显著影响的是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 D中心商务区【 当 堂 训 练 •能 力 提 升 题 】地租水平宅住能用地应为一最 _ _ _ _ _ _ _ _(3)图中(4)图中(5)图 中A、B读 各 类 土 地 利 用 付 租 能 力 随 距地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1)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丁 业 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少 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c 市 中 心 的 夕 商 付能力。

      其中主要的是(2)市 中 心 应 为 图 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故租金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因这里靠近C区 最 适 合 的 城 市 功 能 用 地 是 区 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 填字母) 第 一 节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 三 )中心地理论【 课 标 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 地理论 学习重点】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学习难点】中心地理论【 课时计划】1课时【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心地理论1、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 率先提出的,是研究城市 和 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该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关系,并采用 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2、为了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可将中心地圆周体转换为 体系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 形3、高 级 中 心 地 服 务 范 围 ,彼此相距,但六边形数目;低 级 中 心 地 服 务 范 围,彼此相距,但六边形数目 o【 问题探究】 3)、中心地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呈什么关系?4 )、你能分析出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六边形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吗?2 .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R I、R2、R 3分别代范围的半径。

      其中,最高等级是 ,最低等级表三个城市的服务的 城 市的城 市o2)下列城市职能,只有C 城市才拥有的 o( 大学、派出所、电影院、 公安局、中学、音乐厅、小学、公安分局)【 当堂训练•基础题】【 ] 1、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A. 正方形 B . 圆形 C . 正六边形D . 正八边形[ ] 2、下列关于中心地与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中心地都有它的服务范围,且服务范围固定不变B. 一个中心地都有它的服务范围,且服务范围界限明确C . 中心地顾客只可能来自服务范围之内D . 两个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实际上有可能发生交叉重叠[ 1 3、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o 的是A. R i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 尸, 、\ 人口最大B. R3服务范围最小,R 门槛M R' )人口最小C. Rz的中心地级别比Rj_低D. R2比Ri所需的门槛人口大[ 14、划分中心地等级的依据主要是A .中心地的空间范围 B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C . 中心地提供职能服务种类的多少 D .中心地的服务人口的多少【 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中心对工业的吸引力最大,厂家也愿对此付高额的地租B . 城市中心可接近最大的消费群,因而对住宅业有巨大的吸引力C . 对商业的吸引力是随着城市中心由近到远逐渐增加的D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 )2、中心地理论六边形的嵌套理论主要用来指导A .工业生产和产品类型B . 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C .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D .交通运输和道路的修建3、读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下歹( ! 问题。

      1)如Ri、R2> & 分别代表A、B、C三个国家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半径, 其中最高级别的城市是—,最 低 级 别 的 城 市 是 依 据 是(2)下面各职能中应与R]、R2> R3中的哪个服务范围相对应高中—— , 初中——, 大学—— o个体招待所—— ,宾馆—— ,星级宾馆(3)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总是居于 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是区域的 中心、中心 和 中心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分析参考答案【 当堂训练•基础题】1、B 2、D【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1) B C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陆交通便利(2 )③(3 )矿产资源 铁路交通 水源 河口三角洲 海上工厂海产养殖 海上城市( 人工港)钢 铁 水 污 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资源 ( 3 ) 画在B、D、C、E所在铁路的交汇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 课标要求】L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意义2. 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学习目标】1 .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 . 了解乡村一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 . 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1 . 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 .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学习难点】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时计划】1课时【 基础知识梳理】一、城市化1 . 概念: 城市化是指 在空间」 :、乡村地区转变为 的过程2 . 标志:①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持 续 上 升 ; ②劳动力从 向第 逐渐转移;③不断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3. 城市化的意义( 1 ) 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 机会,大量吸收, 劳动力大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2 )产业结构: 城市化过程能卓有成效地带动 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 o( 3 ) 工业: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 )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5 ) 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 的生产生活方式, 并提高 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 交流,缩小城乡差距4 .乡村一城市转型:( 1 ) 概念:是指 的过程2 )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 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 城市;三是 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动力:主要是.0 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在城市中的集聚和增长是现代城市化的又一动力。

      问题探究】读教材图2 - 1 3 世界城市化的推进, 思考:1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 )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又关系?3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 当堂训练•基础题】【 )1 . 以下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城市化就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B . 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 . 城市化有利于城市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D . 城市化影响工业化,而工业化对城市化儿乎没有影响1 ] 2 . 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A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 . 城市人口增加重增加B . 城市数目增多D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 ] 3 .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O:o*OO*OA11C1>I期例 • 多 愀 城 市♦城 市 发【 1 4 . 与城市化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 . 商品农业的发展 B .工业化进程 C . 科技的发展D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5 . 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有A . 控制人口增长 B . 改善地区产业结构C . 提高人口素质 D . 使工业向农村扩展 【 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1 )1.城市化水平的重要的标志是A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B . 城市年增加人口数C . 城市用地规模无限扩大 D. 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 2 .城市的发展与以下哪一产业的发展最为密切A . 第一产业 B . 第二产业 C . 第三产业 D .信息产业3 .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f 1 至f 2 的历史发展过程, 读图回答:•城 市 忆3郊区⑴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⑵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 ) 此过程被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 二)一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参考答案【 当堂训练•基础题】1 . A 2 . B 3 . D 4 . B 5 . C 6 . D【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⑴①③ ( 2 ) A 商 业 人 流 、 物流 高 ( 3 ) 住宅 市中心 ( 4 )工业 ( 5 ) A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 三)一中心地理论【 当堂训练•基础题】l . C 2 . D 3 . C 4 . C【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L D 2 . B 3 . ( D C A C地服务半径大( 2 ) R 2 R 3 R IR 3R 2 R I⑶ 核 心 主 导 管 理 服 务 区 域 经 济 增 长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二)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明确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学习重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学习难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课时计划】1课时【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梳理】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几千年 T A 18世 纪 - - -广 二战结q—A 现 在"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嵬步) 空前发展2. 二战以后的城市化( 1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 小城镇( 2 )大 城 市 的 数 目 不 断 , 迅速膨胀( 3 )大城市中,1 0 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二、城市化特点1 .发展中国家: ,; 水平低;不 合 理 ( 出现畸形发展) 处于 阶段2 . 发达国家:; ;出现 现象处于 阶段三、中国的城市化( 教材P4 0表格)【 问题探究】1 .读当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思考下列问题年 份1 96 0 年1 980 年2 0 0 0 年世 界 人 口 ( 亿 )3 04 56 0发达国家总人口( 亿)1 01 21 5城市人口( 亿)581 1比例( 盼5 06 77 2总人口( 亿)2 03 34 5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亿)3620比例( % )1520441、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哪个更多?城市化水平哪个更高?2> 1960年—2000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哪个更快?【 当堂训练•基础题】[ 1 1 .读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人u D. ③①/ [ ) 2.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J 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② ‘③〜期 A .大 城 市 环 境 恶 化 , 地 价 上 涨B .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 .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化 D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 平降低[ ] 3.以下关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部分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向外迁移,而商业和制造业则由边缘区向市中心迁移B .出现郊区城市化 C .形成大都市连绵带D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高【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 1 1 .下图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符合实际情况 的 叙 述 是 () 城市人口/ %A .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但城市化进程快B .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C . 发达国家城市化大大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仍未超过发达国家D . 发达国家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以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 ] 2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A . 人口素质还不高 B . 科学技术水平不高C . 城市建设经验不足 D .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3 .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左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右图是我国1 9 80 年和2 0 0 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城市等级( 人口规模)特大城市( >100万人)大城市( 50700万人)中等城市( 20-50万人)小城市( V100万人)150 120 90 60 30 0 30 60 90 120 150城市数量( 个)图例 匚二]1980年 匚二12004年( 1 )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 2 )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要求】1 .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2 . 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会分析“ 逆城市化”的成因3 . 了解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1. 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2 . 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逆城市化的成因;3. 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学习重点】1.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城 市 环 境 问 题3.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学习难点】 1.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逆城市化【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堂笔记】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 市RUN系影响建筑、道路城乡差距交通运输乡 村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 的原有性质,产生效应;破坏了原有的 系统;城市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 O2 .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改变了居民的;改变景观;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影响和改变着。

      三、城市环境问题1. 城市环境问题,即 “ ” ,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人 口密集、、环境 地租房价、就业、社会不太安定2 . 城市居民不断向 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或 迁移,这一过程称为 ,又称O四、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 . 有 更 多 的 农 业 人 口 进 入 城 市 或 当 地 的2 . 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功能显著增强3 . 城 市 经 济 逐 步 成 为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的4 . 强调以 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5 .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6 . 运用 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当堂训练•基础题】1 ] 1 . 现在有些大城市实行“ 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A . 扶持国有企业,突 出 “ 以公有制为主” B . 抑制私人小汽车C . 想让公共汽( 电) 车等多赚点钱 D .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 2 . 近 3 0 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 厘米,比自然状态下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A . 城市上空尘埃多,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水增多B . 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 大量使用煤和石油, 城市空气中CO 2 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D . 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 2 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3 . 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 .城市 B .乡村 C .自然保护区 D .旅游胜地[ 】4. 1997年下半年,巴黎、圣地亚哥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有A .城市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B .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C .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下冷的情况D .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冷下暖的情况【 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 11.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绿地面积小 B .城市上空尘埃物质多C .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D .城市地区降水少【 】2. 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环境恶化、地价昂贵是导致逆城市化的原因之一B .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地价较便宜的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C .逆城市化又叫城市郊区化 D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从扩散到集聚的一个新阶段3 .分析我国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部分大城市出现了 现象是 ,从市中心迁出人口最多的是(3)五个城市的市中心区人口都主要迁往 区4)请简要列出四项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①;②③ ;④ ;项目人口增长( %)(2)五个城 市 中 ,1982— 199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 快 的是_; 1990-2000年, 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1982— 1990 年1990 — 2000 年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全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全市北京・3. 3840. 4613. 1217. 20-8. 1645. 5210. 2527. 73上海-2. 4652. 12-1. 026. 50-9. 3647. 25-1. 2025. 47沈阳-6. 7331. 043. 1516. 64-8. 2042. 212. 5626. 65大连-11. 8155. 9011. 6018. 26-12. 2558. 2210. 0528. 31杭州-11. 8038. 556. 8410. 08-15. 9238. 515. 1228. 32 第 二 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一)一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参考答案【 当堂训练•基础题】1 . C 2 . D 3 . A 4 . B 5 . B 6 . B【 当堂训练・ 能力提升题】⑴①城市的数量由少到多②城市的范围由小到大③有孤立城市发展到城市群 ( 2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 3 )城市化过程第 二 节 城市空间结构( 二)一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当堂训练•基础题】L C 2 . A 3 . A【 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1 . B 2 , D3 . ( 1 )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 不合理 理由: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 一 地 理 ( 必 修2 )第 一 、 二 章 达 标 测 试一 、选 择 题图2 - 1 - 2为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亚率变化图, 图2 - 1 - 3为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读图回答1 - 2题 1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 . 总量呈下降态势 B .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 .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 . 按联合国标准, 如一地区2 6 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 0 % 或)6 5 岁的人口达7 % , 则可 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 . 1 9 9 0 年以前 B . 1 9 9 0 - 2 0 0 0 年之间后3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 . 消费水平 B . 资源4 .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生物学规律 B . 上层建筑展水平C . 2 0 0 0 - 2 0 0 4 年之间D . 2 0 0 4 年以C .C .科技水平医疗卫生条件D .D .生产能力生产力发下图为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5 ~ 6题。

      5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④⑤⑤D. ②6 .与P 、Q 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 A . 中国、澳大利亚C . 墨西哥、美国B . 墨西哥、中国D . 美国、澳大利亚7 .右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 图中四个地点中, 最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8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A . 商业区用地 B . 工业区用地C . 住宅区用地 D . 绿化用地下 图 “ 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 T 0 题9 .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 分 别 是 ( )A . 甲、丁 B . 乙、丁 C . 乙、丙 D.甲、丙1 0 .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A . 甲 B . 乙 C . 丙 D. T1 1 .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其 目 的 是 ( )A . 抑制私人出租车 B . 优先发展公交车C .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 . 减少就业压力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 —1 3 题 1 2 .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A.甲一绿化用地B.甲一商业区C.甲一住宅区D .甲一绿化用地乙一住宅区乙一住宅区乙一商业区乙一商业区丁一商业区丁一绿化用地丁一绿化用地丁一住宅区1 3 .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①东风②西风③西北风④东南风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 D . ③④二、综合题1 4 . 读 “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地租水平( 1 ) 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A .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 . 土地利用与市中心中即夷 ( & ) 方式C . 交通通达度 D. 企业的支土 地 利 隆付能力( 2 ) 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 能 用 地 应 为 区, 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o( 3 ) 图中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原因是O( 4 ) 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15. 读 “ 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问题国家出生率魏)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示_ _ _ _ _韩国1 . 50 . 60 . 9尼加拉瓜3 . 70 . 63 . 1— ,其中国1 . 7 10 . 6 61 . 0 5计算方法是 0(2)A阶 段 人 口 增 长 模 式 的 特 征 是 ,属于 人口增长模式⑶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 ( 填字母)4)对照表中的数据, 韩国、 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填字母)阶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