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典主义文学概述PPT.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7997435
  • 上传时间:2024-08-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0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 解:这一时期欧洲文学发展的概况2、次重点:英国诗人弥尔顿和古典主义文学 的特点3、重 点:莫里哀及其代表作2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17世纪的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与此相适应,英国、法国,特别是法国的文学取得了欧洲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 (一)英国:清教徒文学(革命文学) (二)法国:1、巴罗克(巴洛克)文学 2、古典主义文学(统治地位) 注: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英、德、俄三国3 清教徒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会改革的范畴,清教徒精神在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如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反对烦琐铺张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浮靡的生活方式,提倡勤劳朴素的生活等 清教徒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文学)4 1、清教徒文学特征、清教徒文学特征 清教徒文学把《圣经》奉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5 弥尔顿弥尔顿 (John Milton ,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生于富裕的清教徒家庭他在政治上是激进派,宗教上属于独立派革命期间,他写了很多政论文,批驳国内外反对派对革命的污蔑和攻击40多岁双目失明,由他口述,女儿记录,写出了他一生的三部杰作,史诗《失乐园》、《复乐园》,悲剧《力士参孙》6 《失乐园》《失乐园》 《失乐园》(Paradise Lost , 1667)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改编,描写魔鬼撒旦反抗上帝淫威撒旦是超人,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诗人把他作为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克伦威尔的典型来刻画《失乐园》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的“文人史诗”典范7 《复乐园》《复乐园》 《复乐园》(Paradise Regain’d ,1671)是弥尔顿的另一篇重要史诗,根据圣经新约改编,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诗人把耶稣塑造成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史诗的主题是教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8 《力士参孙》《力士参孙》 悲剧《力士参孙》(1671)采用圣经题材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和号召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过着痛苦的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他渴望斗争和复仇的时机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终于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这首诗号召年轻的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把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下去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9 班扬班扬 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是英国小说家,青年时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加过议会军队,接触了克伦威尔军队中左翼教派的宗教生活和清教徒生活,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因反对王政复辟,宣扬清教徒信仰,曾被囚禁12年,在狱中写作《天路历程》10 《天路历程》的情节与主题《天路历程》的情节与主题 作品描述了一个“基督徒”在“宣道师”的指点下,逃离“毁灭城”,经由“灰心沼”、“屈辱谷”、“死荫谷”、“浮华市集”、“怀疑堡垒”、“快乐山”,最后到达“天国城”的艰难历程 小说表现了人在信仰指引下,战胜人性弱点,走向理想境界的主题11 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Ø“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barru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 Ø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等Ø巴洛克文学与巴洛克艺术风格一致, 内容上带有宗教神秘色彩,艺术上借鉴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语言雕琢,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Ø巴洛克文学属于贵族文学贵族文学,它在各国文学中都有反映 12 巴洛克绘画:洛兰《舞者的森林》巴洛克绘画:洛兰《舞者的森林》 画面深远辽阔,欢乐的舞者和宁静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画面深远辽阔,欢乐的舞者和宁静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画家用笔精巧而不呆滞,用色丰富而不腻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画家用笔精巧而不呆滞,用色丰富而不腻 13 14 科尔托那科尔托那  《众神《众神》》 这是罗马巴尔贝利尼宫天顶的壁画:人物配置有聚有散,呈向心的纵角透视,朝着天顶中央的方向飞升画面色彩冷暖浓淡相错,显得富丽堂皇具有典型的巴洛克艺术特征:激烈的运动和激情,神秘奇幻的意境,繁富豪华的色彩与构图15 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2、代表作家及作品: ((1 1)意大利:)意大利: “马里诺派”的旗手马里诺的长诗《阿多尼斯》。

      ((2 2)西班牙:)西班牙: “贡戈拉派”的祭酒贡戈拉的叙事长诗《莱尔马公爵颂》和寓言长诗《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 16 ((3 3)法国:贵族沙龙文学)法国:贵族沙龙文学 在宫廷贵族的客厅,贵族文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学艺术和政治问题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贵族在沙龙的言谈举止都表现高雅,由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也矫揉造作 沙龙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杜尔菲(1568-1625),代表作是长篇田园体小说《阿丝特莱》,描写贵族的风流韵事和悲欢离合长篇历史小说描写贵族冒险轶事和战争故事 沙龙文学脱离现实,崇尚华丽的辞藻,遭到古典主义作家的讽刺和抨击莫里哀曾创作《可笑的女才子》(1659),讽刺沙龙习气17 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1 1、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起源并且兴盛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王权的御用保护是其繁荣的沃土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是其哲学基础18 2、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戏剧的成就最高1)拥护王权歌颂贤明君主)(2)强调理性。

      创作实践中出现弊端)(3)崇尚古典以古喻今)(4)严守格律 (如悲、喜剧的区分;“三一律”原则)19 高乃依高乃依 高乃依(1606—168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出身律师家庭,长期从事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作 代表悲剧《熙德》(1636),其他重要悲剧《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情感人物多采用罗马史上的英雄气势悲壮激越20 英雄悲剧英雄悲剧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冲突,悲剧英雄的性格在于以公民义务战胜个人激情,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家庭幸福把爱情摆在次要地位情节动人重于心理描写,英雄气概重于儿女情长主张悲剧写重大题材 “悲剧的庄严,要求诗人描写一些重要的国家利益,一些比爱情更崇高更有男儿气概的激情,比如雄心壮志或血海深仇,使我们看到比情人之死更重大的不幸《诗剧艺术谈》)《熙德》《熙德》21 《熙德》《熙德》 高乃依的悲剧《熙德》: 西班牙贵族青年罗狄克为了家族利益,失去了和施曼娜的爱情又为国家利益,克服失恋的痛苦,走上战场,拯救了国家他成为民族英雄,被人尊称“熙德”。

      国王英明贤达,让罗狄克与施曼娜结为夫妇 本剧提出了放弃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道德标准 22 拉辛拉辛 拉辛(1639—1699)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家,出身财政官家庭,本人做过路易十四的史官写作11部悲剧,一部喜剧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 悲剧调子是情感战胜理性,人物常常采用希腊史上的美人,多缠绵悱恻的艳史情调阴柔平淡 23 性格悲剧性格悲剧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心理描写占主要地位,以恋爱心理为主不重情节,以人物的动机和希望来决定情节的发展 悲剧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弱者,多愁善感,意志薄弱,始终受感情冲动支配,悲剧结局是人物为情欲而牺牲 《安德洛玛克》《安德洛玛克》24 《安德洛玛克》《安德洛玛克》 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克》取材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拉辛把它改编为一部宫廷内部多角恋爱,互相残杀的悲剧 《安》剧写了4个人的爱情纠葛国王卑吕斯(阿喀琉斯的儿子)不顾国家利益,要娶女俘安德洛玛克(赫克托耳的寡妻),遭到未婚妻爱妙娜(海伦的女儿) 的嫉恨,命令追求自己的使节奥赖斯特(阿伽门农的儿子)杀死卑吕斯。

      卑吕斯死后,爱妙娜又悲痛自杀奥赖斯特见状疯狂3人在理性与感情冲突中做了情欲的牺牲品,惟有安德洛玛克做到理性与感情的统一为了保全儿子,她答应与卑吕斯结婚,却决定在结婚仪式后自杀,保全名节25 刚才的发言,如刚才的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谢谢大家!  正谢谢大家!  2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