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市矿产资源规划.pdf
17页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2 一、潮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概况 2 (二)人文历史概况4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经济发展战略目标4 二、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利用现状6 (一)矿产资源现状 6 (二)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 9 三、矿产资源供需状况及地质工作形势10 (一)矿产资源供需状况10 (二)地质工作形势分析12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2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13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13 (一)坚持地质矿产工作与潮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原 则 13 (二)坚持矿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环境保护优先的原 则 14 (三)坚持效益统筹的原则14 (四)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14 三、规划的目标14 (一)“十一?五”总体目标 14 (二)2015 规划目标15 (三)2015 年远景目标15 第四章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16 一、公益性地质调查16 (一)部署原则16 (二)工作项目安排16 二、商业性矿产勘查17 (一)矿产勘查分区18 (二)矿产勘查分类18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8 一、矿业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布局18 (一)潮州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8 (二)矿业经济发展基本方针和战略19 (三)矿业经济发展区域布局19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20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21 (一)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和最低开采规模限制22 (二)矿山企业结构调整23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23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划分原则23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24 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24 (一)办矿资质准入条件24 (二)开采规模准入条件24 (三)区域准入条件25 (四)资源准入条件25 (五)其他准入条件25 第六章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25 一、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5 二、露天采矿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26 三、加强停采矿山复垦绿化工作26 四、建立矿山地质环境预警预报和防治系统26 五、加强矿业活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26 六、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目标27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27 一、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 系27 二、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确保规划的实 施 28 三、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29 四、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29 五、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制度29 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0 七、加强领导,落实政策,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30 附 图: 1、潮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10 万) 2、潮州市矿产资源综合规划图(110 万) 3、饶平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图(15 万) 4、潮安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图(15 万) 附 表: 1、潮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2、潮州市“十五”部份建设规划项目一览表 3、潮州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 4、潮州市主要矿产地基本情况表 5、潮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一览表 6、潮州市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表 7、潮州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区一览表 8、潮州市地质调查矿产勘查规划项目表 9、潮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表 10、潮州市停采石场复垦绿化规划表 第一章 总则 潮州市历史上长期以来曾是粤东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省内有名的文化古城, 是粤东地区重点城市之一, 是广东省 2010 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地区。
因此, “十五”及到 2010 年,是潮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产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 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潮州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要求扩大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大矿 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要求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转变,要求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 管理办法、广东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以及其 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省国土资源厅广 东省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以及潮州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第十个五年计 划的精神和要求,编制潮州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潮州市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统筹规 划,对潮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对矿山自然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出规 划目标和措施,促进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规划是指导潮州市矿业经济发展、矿政管理及各种矿业专项规划的政策性文 件规划的计算基准年为 2000 年,使用的资料和数据以 2000 年底为基准,部 份数据为 2002 年底统计资料规划期从 2001 年到 2010 年,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 阶段为“十五”期间,第二阶段由 2006 到 2010 年 规划的适用范围为潮州市所辖 行政区域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 一、潮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概况 1、自然地理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东与福建省交界,北与梅州市接壤, 西南与揭阳市相连,东南面临南海,地理座标:东经 1162150至 1171020,北纬 232615至 241343,全市陆地面积 3081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533 平方公里,全市 总人口 247.92 万人(2002 年) 潮州市地貌特征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 65%,地势北和西北高,南和东 南部低,丘陵山地海拔一般在 80300 米之间,全市 1000 米以上高山 7 座,最高峰 为潮安县北部凤凰山,海拔 1497 米南部和东南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
区 内水系发育,韩江、黄岗河分别从西北往南东斜贯全市后注入南海 潮州市交通方便,铁路、公路、水上运输均十分发达,广梅汕铁路从西边揭阳入 境, 经潮州市通往汕头, 公路在境内四通八达, 到 2002 年底,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1911 公里,汕头至厦门高速公路潮州段已建成通车,水路沿韩江下通汕头,上达大浦、 梅州,海运方面有位于饶平县的潮州港,航线可直通广州、香港和厦门 2、资源概况 潮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尤以水果品种多样,水果 年产量达到 10 万吨,茶叶年产接近 1 万吨,潮州柑、单丛茶等驰名中外林业方面 有林地面积 240 万亩,木材蓄积量 200 万立方米水产品十分丰富,年水产品总量 约 16 万吨,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石斑、对虾、鳗鱼等是传统出口产品,盐 业也是主要海洋产业之一,年产原盐达 3 万吨水资源丰富,韩江是粤东地区最大 河流,年迳流量 251 亿立方米,黄岗河在饶平县境内长 88 公里,年迳流量约 35 亿 立方米全市有大小水电站 340 座,总装机容量约 9 万多千瓦矿产资源有金、锡、 钨、铅、独居石、稀土、瓷土等 20 多种,其中瓷土以其储量大,质量高著称。
旅游 资源十分丰富,潮州市为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文化古迹和革命历史文物点 600 多处,有新石器时代的古墓、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迹、唐朝的开元寺、宋代的宋 窑、明代的千佛塔、清朝的凤凰塔,还有中国近代革命遗迹如“八一”南昌起义贺龙第 三师司令部旧迹,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迹等等,均可作为旅游观光、考古科研的最 好去处 (二)人文历史概况 潮州市历史悠久,1800 年前即汉朝时该地已置揭阳县地,晋咸和六年(331 年) 置海阳县,后改义安郡,梁朝改置东杨州、瀛州,隋朝开皇十年(590 年)易名义安 县,后改置潮州,唐天宝元年(742 年)改为潮阳郡,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 年) 改称潮州路,明朝洪武二年(1369 年)为潮州府,民国三年(1914 年)废府改称潮 安县,1953 年潮安县改置潮州市,1983 年潮州市由汕头市代管,1992 年取消代管成 为地级市建置 潮州市历史以来就是潮汕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之一,该地文化发达,经济繁荣、 人才辈出, 素有“海滨邹鲁”和“岭海名邦”之称, 曾先后荣获: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 东省双拥模范城”及“中国潮州菜之乡”等称号。
潮州市还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有 革命老区村庄 151 个,潮州又是广东著名侨乡,有海外华侨近 70 万人 (三)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及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潮州市自古以来均以农业、 林业、 渔业和手工业为主, 农业以精耕细作著名, 1955 年水稻亩产已达千斤,是全国第一个亩产千斤的县陶瓷、石刻、金银饰品、抽纱、 潮绣早已中外驰名,有“南国瓷乡”美誉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其中潮州柑、凤凰茶、 岭头单枞茶、古楼山荔枝、径南红柿等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海水养殖的石斑、对虾、 鳗鱼、牡蛎等久负盛名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 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旅游旺市、人才兴市、 依法治市、富民强市”跨世纪发展战略,实现了国民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 断增强,工业经济以年均 17.2%的速度快速增长,“九五”末期,工业产值达到 332.69 亿元,基本形成了以四大支柱行业为龙头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加强,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十五”时期,潮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结构 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整体改革有新的突破,体制创新能力 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投资环 境不断改善,外向型经济上新水平,人口、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 国家卫生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技、教育等多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同步发展,民主 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宽裕的小康。
附表 1、潮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附表 2、潮州“十五”部分建设规划项目一览表 二、矿产资源及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一)矿产资源现状 截至 2002 年底,潮州市已发现矿产 38 种,共有矿产地 191 处,其中能源矿产 3 种,矿产地 15 处,金属矿产 20 种,矿产地 115 处,非金属矿产 13 种,矿产地 50 处,水气矿产 2 种,矿产地 11 处本区矿产资源特点是: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 范围较广,储量规模以小矿为主,大、中型矿产少,银、高岭土、地下热水、矿泉 水是本市优势矿产 1、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有泥炭土、地下热水和天然气三种泥炭土有矿产地 6 处,主要分布在 潮州市湘桥区和潮安县、意溪等地,均为小型,单个矿床储量在 12 万吨到 30 多万 吨之间,开发利用价值不大本区天然气经地质评价的只有一处,即潮安彩塘天然 气,属浅层甲烷型天然气,气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