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第6课时《吨的认识(二)》示范课教案.docx
6页6.《吨的认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例9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用列表的方法分析问题,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使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用列表法整理所有可能的方案教学难点用列表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问题情境和图片下面两辆车可以用来运煤如果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36吨煤?师:从图片中,我们得到了哪些信息?二、探究新知(一)阅读与理解预设:有36吨煤,要用两辆车运,其中小车的载质量是6吨,大车的载质量是8吨要求每次每辆车都装满,还要恰好运完36吨煤引导学生理解“装满”和“恰好”的意思二)分析与解答师:你想选择什么方法来进行解答呢?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我们再来进行分析和交流出示【学习任务一】集体汇报预设1:6+6+8+8+8=36(吨)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呢?大家能看懂这个算式表达的意思吗?预设:2个6表示用载质量6吨的车运2次,加3个8表示用载质量8吨的车运3次,加起来刚好运了36吨煤。
也就是说,用这种方法每次每辆车都能装满,并且恰好运完36吨煤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预设2:6×6=36(吨),表示只用载质量6吨的车运,运6次,恰好能够运完36吨煤……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过渡:是否只有这几种方案呢?如何确定还有没有遗漏的方案呢?除了列算式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换一种策略来进行有序呈现师:因为我们要用载质量6吨和载质量8吨的车运煤,因此,我们先把它们写下来课件出示:6吨 8吨)师:用载质量6吨的车运1次,我们就在“6吨”的下面写“1次”;用载质量8吨的车运4次,我们就在“8吨”的下面写“4次”师:通过计算6+8×4=38(吨),可以得知,这种派车方案能运38吨煤如果我们再在外面加上表格,就会变成这样课件出示表格)师:观察表格,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预设:也可以用表格来表示其他的方案教师把学生分享的几种方案在表格中展示出来这时学生提供的方案通常不是有序排列的,并且方案不全学生可以自己算一算,验证一下师:这些方案中,哪些方案是符合“恰好运完36吨煤”这一要求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师:第三种派车方案运的吨数是32吨,还不到36吨,所以我们要舍弃师:仔细观察表格,我们是不是把所有的方案都找到了?怎样思考才能把所有方案都不重不漏地找出来呢?预设:有序思考。
师:如果以载质量6吨的车为标准,按照有序思考的方法,我们应该从运几次开始算起?预设1:从0次开始预设2:从6次开始师:你们能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把所有的方案找全吗?快去试一试吧出示【学习任务二】学生自行填表,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写好了吗?看看你们是这样写的吗?(出示从6次开始罗列的方案)学生对比观察师:哪几种方案是合理的?生:方案①和方案⑤运的吨数都是36吨,推测这两个方案是合理的教师引导学生检验这两种方案师:这是从运6次开始算起的,如果还是以载质量6吨的车为标准,按照从运0次开始算起可以吗?课件出示从0次开始罗列的方案学生验证后发现也是可以的三)回顾与反思师:运用列表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思考,有什么优势?预设:可以帮助我们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师:刚才我们从先确定载质量6吨的车运的次数入手,一共有序地尝试了7次,找到了两种符合要求的方案如果从先确定载质量8吨的车运的次数入手来有序尝试,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自己试一试吧出示【学习任务三】学生自己在学习任务单上补充表格课件出示表格)师:同桌讨论,说一说,为什么同样是列表法,第一张表格需要尝试7次才能确定所有合适的方案,而第二张表格只要尝试5次就能确定所有合适的方案呢?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小结:从比较大的数入手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尝试的次数,使思考的过程变得更加简便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学会了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解决问题时有什么优化方案?预设: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需要有序思考,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四、课后任务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吨的认识(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不重复,不遗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