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排型垃圾焚烧炉锅炉运行规程.doc
89页1、 概 述1. 锅炉主要设备 1.1 焚烧炉:采用由 自主开发的三驱动逆推式炉排垃圾焚烧炉,国内加工制造二期配置1台350t/d炉排型垃圾焚烧炉,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350t;1.2 余热锅炉:二期配置1台中温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炉,由苏州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设计制造;1.3 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喷雾器、洗涤塔和布袋除尘器等,由常州东方除尘器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2. 垃圾来源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均由环卫部门免费由集装密闭车辆运至我公司垃圾库内供焚烧炉使用3. 水源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水源来自厂区西北面的武宜运河,经约250m的管线输送至焚烧发电厂化学补充水、石灰浆用水、空调用水均来自经水工处理设备处理的武宜运河水;生活用水采用城市自来水4.焚烧炉渣、灰渣的处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处理系统收集、固化处理后运至政府指定的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垃圾中的废铁杂物可回收利用,炉渣作为砖瓦厂的原材料进行综合利用5.电力接入系统电气以35KV的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两回联络线接入220KV滆湖变35KV侧母线,另从牛塘变10KV系统引一回线路作为备用电源6.机组运行方式正常运行工况,3台炉供两台机,对外供热最大25t/h,汽轮机的出力为10.85MW。
投运初期无供热管网时,汽轮机系纯凝运行,汽轮机的出力为15.09MW 7.环保标准在环保措施上坚持“三同时”原则焚烧的烟气经过烟气净化设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欧盟1号标准)后排入大气垃圾渗滤液经厂区内预处理,达到生活垃圾渗滤液二级排放的标准后排市政污水管网 8.贮仓垃圾储存在垃圾贮坑内,垃圾贮坑为封闭式结构,以防止垃圾臭气外逸垃圾贮坑的有效容量贮存约为7天的垃圾焚烧量一个约4.2天储量的炉渣贮坑一个25m3灰仓,可满足15小时(3台炉)灰的储存一个10m3水泥贮罐,可满足24小时(3台炉)水泥的储存每套烟气净化系统使用的1个30m3石灰仓,1个1m3活性炭贮罐第二章 锅炉结构本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是在吸取国内外垃圾焚烧锅炉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特性而设计的它充分应用已投产的有良好运行业绩的同容量等级机组的热力数据,以确保余热锅炉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锅炉设计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低热值为LHV=1000Kcal/Kg,设计点热值为LHV=1400Kcal/Kg,LHV=1800Kcal/Kg锅炉焚烧垃圾量为350吨/天锅炉型号:SLC350-SQ ZG27.8/4.0-400-11.余热锅炉的基本特性1.1 技术参数每台焚烧余热锅炉入口烟气量:56088 Nm3/h最大连续蒸发量(设计点):27.8 t/h过热蒸汽温度:400 ℃过热蒸汽压力:4.0 Mpa(表压)锅筒工作压力:4.6 Mpa(表压)(饱和温度260℃)给水温度:140 ℃给水压力:5.6 Mpa(表压)水/蒸汽侧压降:0.4-0.62 Mpa锅炉效率:~75%1.2 锅炉基本尺寸:每个通道宽度(二侧水冷壁距离):5840 mm每个通道深度:炉膛:3600 mm第一通道:2720 mm第二通道:2720 mm锅筒中心线标高:33420 mm锅炉最高点标高(钢架大板梁标高):35720 mm锅炉最大宽度(包括平台,不包括炉间平台):10240 mm锅炉钢架二侧柱中心线间距离:7640 mm锅炉最大深度(柱中心线):15165 mm1.3 锅炉给水、炉水品质参照GB12145中汽包锅炉压力5.9-12.6Mpa一档要求执行,必须满足给水喷水调温对给水品质的要求。
2、 锅炉结构概述本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平衡通风水管锅炉,采用三烟道立式布置结构2.1 炉膛炉膛四周水冷壁全部采用膜式壁,以形成气密性炉膛,炉膛断面为5840×3600mm(宽×深)炉膛四周壁面在费斯顿管以下均敷设高热阻的耐火材料,使来自焚烧炉的高温烟气在此进一步燃烧,以保证高温烟气在850℃的条件下停留2秒,彻底热解二噁英同时避免使高温熔融的微粒在还原性气体条件下与管壁接触,以防止高温腐蚀2.2 锅筒及汽水分离装置锅筒内径为φ1600,壁厚为52mm,长度为9280mm,设计材料为Q245R/GB713锅筒正常水位在中心线下50mm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均离正常水位各100mm锅内采用单段蒸发系统锅筒内布置有旋风分离器(12个),二次孔板分离器(12个),表面排污管和加药管等内部装置锅筒内装有φ290旋风分离器,沿上升管方向布置,以获得较好一次分离效果,蒸汽出口处装有二次分离元件孔板分离器,进一步保证蒸汽品质锅筒采用二组链片吊架,对称悬吊在顶部梁格上,每组吊架由链片及吊杆组成2.3 第一烟道高温烟气从炉膛流出,经过费斯顿管后转弯进入第一烟道该烟道四周均由膜式壁组成,它是一个空腔的冷却烟道,使高温烟气及其熔融的微粒得以充分冷却,使进入Ⅲ级过热器的入口烟温控制在650℃以下。
2.4 过热器过热器布置在第二烟气通道内,烟气由下向上逆向流动过热器分三级布置(共五组),按烟气流动方向分高、中、低温依次布置为确保高温过热器的壁温不出现超温,采用顺流布置,且高温全部与中温过热器部分使用12Cr1MoVG 合金钢管中、低温过热器均采用逆流布置按燃烧图对过热器受热面设计的要求,以及受热面在沾污和清洁状态的不同,过热器设置二级给水喷水减温装置,以使在燃烧图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过热汽温达到设计值为防止过热器的磨损和结渣,过热器管全部采用顺列布置,烟速一般控制在5m/s以下为保证过热器管内有足够的蒸汽流速,三级过热器均采用单管圈结构,低温与中温过热器管子规格均为φ38×4.5高温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38×6.0,三级(共五组)过热器均采用管吊管的悬吊结构,将整个过热器的重量,通过吊杆悬吊在顶部梁格上2.5 蒸发管束按锅炉蒸发吸热量的平衡,以及省煤器欠热设计和良好控制省煤器入口烟温的要求,特设置蒸发管束同时保证过热器入口烟温在650℃以下,壁温在430℃以下蒸发管束布置在第二烟道内,冷灰斗上部,高温过热器的前面蒸发管束的管子成倾斜状,以避免产生汽水分层蒸发管束与第二隔墙、后墙水冷壁及冷灰斗后墙水冷壁组成水循环回路。
2.6 过渡烟道第二通道出口的烟气经尾部烟道进入省煤器过渡烟道为钢制烟道为了吸收锅炉的膨胀,在烟道上装有1个柔性三向膨胀节,烟道的钢板为碳钢,厚度为5mm2.7 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在独立的第三烟道内,分上、下二级(共五组),烟气自上向下流动省煤器入口烟温在400℃以下,故采用内护板外保温的结构形式,便于支吊,简化结构省煤器管顺列布置为保证省煤器管内良好的流速,采用单圈结构,管子规格为φ38×4.5为防止省煤器的低温腐蚀,锅炉排烟温度≥200℃为防止冷态启动阶段的低温腐蚀,将省煤器的进水引入锅筒内的加热器进行加热,以提高水温2.8 蒸汽空预器因烟道空预器的壁温难以控制在露点以上,很容易引起腐蚀和造成堵灰,且烟道空预器使风道的布置复杂化,特别对容量较大的垃圾焚烧炉更甚,故我们未采用烟道空预器,而采用蒸汽空预器一次风蒸汽空预器加热空气至220℃,二次风蒸汽空预器加热空气至220℃2.9 锅炉范围内管道给水母管进入锅炉前分成三路,一路去锅炉,一路去一级喷水减温器,一路去二级喷水减温器锅炉给水口径为φ76×5,减温水管路口径为φ25×3,通过三只调节阀实现对锅炉给水和减温的控制锅炉装有各种监督、控制装置。
如各种水位表、平衡容器、水位报警器、紧急放水管、加药管、连续排污管和压力冲量等所有水冷壁下集箱设有定期排污装置锅炉的汽包装有二只PN6.3MPa、DN100弹簧安全阀,集汽集箱装有一只PN10Mpa、DN65弹簧安全阀,过热器各级上均设有温度测点——热电偶插座在锅炉各高点和最低点均设有放空阀和排污疏水阀为了监督给水、炉水、蒸汽品质,装设了给水、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取样器2.10 锅炉本体的出灰第一、第二通道的烟灰和尾部的烟灰由灰斗收集,通过二个电动锁气装置经螺旋输送机和落灰管输入炉排出渣槽,随炉渣排走2.11 吹灰设备锅炉设置了有效的吹灰装置,采用脉冲式吹灰,因蒸汽吹灰对尾部烟道受热面难免会造成结露,烟气中水份的增加,对余热锅炉和布袋除尘器不利因此,我们采用了综合应用气体的动能、声能和热能进行除灰2.12 炉墙和密封炉膛炉墙为砌砖结构,其中需防磨防腐蚀部分耐火砖材质为高耐磨耐火砖,其余防磨部分材料为高耐磨浇注料其它均为常规材料,砖墙为支撑结构上部锅炉为膜式壁结构,因而均采用敷管炉墙尾部烟道为护板框外铺设保温材料结构下部炉膛用护板密封,上部锅炉本体密封采用膜式壁和炉体密封件密封,尾部为钢制烟道密封,各处穿管处均用特殊的密封结构。
上下部的结合处也采用特殊结构的密封2.13 膨胀中心为了使锅炉更加安全、可靠本锅炉设置膨胀中心,位于第二、第三通道的隔墙中心线,在不同标高点三圈刚性梁上设置了导向装置,使锅炉膨胀沿膨胀中心统一膨胀2.14 构架本锅炉构架为全钢结构,考虑了地震烈度对构架的影响为了抵抗水平力,在构架的不同高度设置了刚性平台2.15 平台扶梯平台扶梯均以适应运行和检修的需要而设置的平台与楼梯采用栅架结构,平台宽度和楼梯宽度为800mm或1000mm,扶梯坡度45°平台与撑架允许承受有效负荷为200kgf/m2,但同时受负荷的面积不得超过锅炉本体平台总面积的20%第三章 焚烧炉主要技术指标1.焚烧炉和余热锅炉主要技术指标1.1焚烧炉主要技术指标项 目单 位数 据数量台2干燥区炉排级数级5燃烧区炉排级数级6燃尽区炉排级数级4炉排倾斜角度度25炉排总长度M8.38炉排宽度M5.56炉排总面积M246.59额定焚烧处理量t/h14.6炉排热负荷(MCR)MW/ M20.432炉排机械负荷(MCR)Kg/(m2h)268垃圾在炉排上停留时间Minute约120垃圾低位热值kJ/kg(kcal/kg)最高7500(1791)kJ/kg(kcal/kg)最低4000(955)kJ/kg(kcal/kg)设计5800(1385)水分%40-60不可燃分%20-35单炉名义焚烧处理能力t/d300单炉额定焚烧处理能力t/d350一次风温度℃200-220二次风温度℃200-2201.2余热锅炉主要技术指标项 目单 位数 据数量台2最大连续蒸发量t/h27.8额定蒸汽出口压力Mpa(G)4.0额定蒸汽出口温度Mpa(G)400锅炉给水温度℃140锅筒工作压力Mpa(G)4.3(饱和压力256℃)锅筒工作温度℃255排污率%0.5-1.5减烟温度℃200-220减温方式t/h 喷水减温(2、3、5)3、 设计工作参数(热力计算)3. 锅炉水容积表序号部件水压试验(m3)运行时(m3)1汽包14.36.192水冷壁3过热器10.54省煤器75管道6共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