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海传统美食.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62834703
  • 上传时间:2023-07-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海传统美食宁海的民间传统美食品种繁多, 花样百出,地方特色浓厚,尤其是与民间的各个节庆结合在一起,更显得这些传统美食不同寻常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前为春节,俗称过新年宁海春节的传统美食有红枣汤、番薯汤、 八宝饭、八宝菜等,以食品谐音寓意新年吉利:吃红枣汤,寓意全年早些红红火火;吃番薯 汤,寓意生活翻身如意、生意翻倍;吃八宝饭、八宝菜,寓意八方顺利、积聚财宝元宵节照常规应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而宁海以正月十四为元宵通常说法是,一般人们总在过完元宵后再下地劳作或出门做工, 宁海人则提前一天这是当时宁海民众勤劳品质的象征元宵节晚餐,宁海各地有吃糯米团、麦粉汤包、番薯淀粉汤包、糊辣羹、麦(米)饺 筒、青团等不同习惯意在旧年已过一家人要团结同心,在新的一年中再创新业十四夜,吃麦搂麦搂即是将菜叶、香干丝、虾皮、番薯粉面丝一道放在水中煮熟, 然后把麦粉放下搅拌,成为薄薄的糊状,就叫 麦搂”这个典故跟戚继光有关,当时戚继光在宁海抗倭,为了让士 兵们御寒充饥,宁海人民就把小麦粉做成麦搂送给他们吃, 那一夜刚好是十四夜, 于是就流传下了十四夜,吃麦搂"的习俗清明节清明节间祭祖扫墓,宁海人称为 挂坟”。

      宁海人在清明吃 青麻糍”、青团”在清明时节 采青”捣麻糍、和 青团”以祭祖,是祭告先祖,一年一度的新春又到来了,后人将会抓紧这 宝贵时光,辛勤耕作,争获丰收宁海人在清明时还作兴 "吃蛳螺"因这个时节蛳螺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是采食的最佳时令,故有 清明螺,抵只鹅”之说一月一、三月三二月二,俗称 百花娘子生日”,又称花朝节,是花神的生日民间传说,唐太宗曾于花 朝节亲自在御花园主持挑菜御宴, 武则天每到花朝节便令宫女采集百花并和米一起捣碎, 蒸制成 百花糕”赏赐群臣故宁海也有制作百花糕的习俗三月三,俗称 上巳节”在宁海,三月三又称 孝娘节”是日,嫁出去的女儿要以 炒 粉桶”盛炒粉”送给娘家,以示对娘亲的孝敬立夏立夏,俗称 疰夏日”宁海立夏习俗以 蛋”为主题在立夏这一天大家都要吃蛋,认为蛋形如心,吃了蛋能 拄心”,补助精神立夏这一天,宁海还有尝 鲜”习俗,品尝新鲜的蚕 豆、青梅,竹笋故有 立夏日、采豆荚”之谚近海一带的民众,还有尝 腥”的习俗,专指 吃鱼有 立夏不吃腥,蚊子叮眼睛 ”之说四月八农历四月八,是传统的 牛生日”,或者叫做 耕牛节”在这一天,全体牛休息一天,牵回家喂以 乌饭麻糍”以及黄酒、鸡蛋、糯米粥等食品,补其力,壮其骨,养其神,让牛有更 加充沛的精力投入耕作。

      在宁海,这样的习俗被一直保留到今天,不过现在的 乌饭麻糍”早已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广受青睐端午节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与中华民族图腾及纪念名人有关,故有竞舟祭龙、包粽子祭屈原的传统在宁海的传统中, 这一天除了盛行吃粽子外,还要吃麦饼, 也有的作兴吃竹筒饭做的棕子形式多样,有狗头粽、横包粽等狗头粽是象形的称呼,包成四角锥 形;横包粽则是五花大绑包成长方形 粽子有纯米粽、红豆粽、番署粽、豆板粽、咸肉粽等,甜咸皆有,各具风味包粽子所用的材料粽叶,都是就地取材,选取毛笋壳或箬竹叶等天然 材料故粽子煮熟后,具有竹笋、箬竹叶等天然清香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半六月六,俗称 狗浴日”这一日,长辈为孩童洗澡,指望其健壮如畜牲妇女多翻晒衣服以防潮防霉,读书人亦翻晒书籍七月七为著名的 七夕节”,相传牛郎织女于此日 鹊桥相 会”七月半 宁海人作为 祭神节”,又称 鬼节”俗传阴间此时放鬼活动三日,故民间设礼 祭祖农村也有"施焰口 "以超度鬼魂的迷信活动在这些节日中,宁海的主要传统美食有前童麦饼、 桑洲肉麦饼、黄坛麦饼(干麦饼与苔 麦饼)、岔路麦糊头(麦锅贴)、紫色酥、捣碗花、烤玉米、烤南瓜等在前童、岔路一带, 当年因粮食不足而盛行的包芦糊(玉米糊),现在反而成为颇受欢迎的民间美味。

      中秋节全国各地中秋均为农历八月十五日, 只有宁海、台州、温州一带为八月十六日在这一天,月饼、特色糕点、桂花酒、白馍糍、锅灶(音同 卓”)糍、印花麦棵、烊糕等传统美食一应俱全,其中以印花麦棵和烊糕最具特色宁海民谣说, 八月初三树头敲,八月十六吃烊糕”,这里所说的 树头敲”,指的就是印花麦棵 烊糕”也叫方糕”,是用浸过的米和黄豆 用石磨磨出来再蒸的经过特制的磨粉方式和特色的蒸法,宁海的烊糕就具有独特的风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 六”定为阴数,把 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宁海民俗,重阳节还被称为 祭田头”因为在这个时节,往往是秋收已经结束,农民们要舂 "糯米麻糍",备花色菜肴,恭恭敬 敬地摆到田头田尾,先祭 "田公田母",然后自己食用,有庆丰收和感恩田地之意十月半农历十月十五,宁海称为 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称这 一天,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记载: 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在下元节,宁海还有祭拜祖先活动, 东南西北各乡村, 都备不同特色的菜肴作祭冬至冬至,宁海人也称 长至日”。

      按宁海风俗,冬至要吃汤圆或炒圆,用糯米粉做圆汤圆有带馅的和不带馅的,带馅的又有甜的和咸的之分长辈们为了鼓励孩子吃冬至圆, 经常说你几岁了就要吃几只冬至圆,否则年岁加不上 ”宁海有些地方,冬至作兴吃 冬至团”及特色糕点,同样是以糯米粉制作,辅以不同的馅料,花色繁多,风味独特宁海人在这一天还 有 晒冬米”的风俗,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冬至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 的人煮粥吃除夕除夕,俗称年三十、过年、过大年大年三十和翌年春节连在一起,为一年中最隆重繁忙的传统节日宁海习俗中,准备年货做法讲究,吃法讲究,寓意更讲究过年 "烧烧酒”、打米糖(宁海话叫 打米胖糖”、糕糖”)、炒年货、做豆腐、捣年糕、裹粽子,寓意天长地 久、年年高攀、来年纵得高,等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