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潜能生转化问题.doc
6页浅析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潜能生转化问题斜桥镇红卫小学 卢丽钱之亮教授在讲座《回到原点看教育》中提到:有些孩子学习不好,在校表现不佳,并不是孩子的错,他们也是无辜的,他们自己也不想这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一定的潜能异而这种潜能异是多方面的,可能来自孩子父母的遗传,从孩子一出生就存在了就像人的一只手的五个手指一样,有长有短,不可能每个手指都一样长不管我们采取什么办法,我们的小指怎么也不能变成大拇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而应该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该是不同的特别是对那些潜能生,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们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是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而努力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六年级数学潜能生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基础潜能;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自控力潜能;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因此对潜能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潜能生;二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潜能生同时,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潜能生克服困难,来提高学习成绩,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我试分析六年级数学“潜能生”的原因,探求转化“潜能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 一、六年级数学潜能生的形成原因1、基础潜能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阶段,所有的问题在此都暴露无疑有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知识掌握得就不是很牢固,这样,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深,更是抬不起头来2、学法不当,缺乏信心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潜能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潜能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潜能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3、贪玩好动,自控力差 一般来说,潜能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和督促潜能生4、师生情感,不够融洽 潜能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潜能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
因此潜能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5、家庭教育,重视不足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根本听不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潜能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潜能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二、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潜能生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潜能生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潜能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有些潜能生学习成绩不好,但却有其他的优点。
比如,有的潜能生体育很好,有的潜能生很爱打扫卫生,有的潜能生特别喜欢关心他人等等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我们教师应当看到:潜能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潜能生,不一定明天还是潜能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潜能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特别是若干年后,你更是会发现当年的“潜能生”如今在社会上生活得却是如此的好,对教师是如此的尊重相对而言,当年的“尖子”,可能看到你还会装作没看见三、教学中潜能生转化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对于因学习困难造成兴趣缺乏的潜能生,为他们补知识,从最基础的入手教给他们方法,并在战胜题目的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适当降低要求,帮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这类学生的表情,将简单的问题或是学生表现出很有信心解题时,把机会留给他们2、授之以渔对于那些学法不当,而失去信心的潜能生,教师应该介绍他们适合的学法例如,可以让他们在课前先预习,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课上着重听,如果课上还是没听懂,课后再请教教师或学生,直到弄懂为止。
当天的内容当天必须全部弄懂,不可拖至第二天3、借助集体力量,潜移默化获感染 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在集体中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要求个人,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并对个人产生影响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发现一个具有一定学习目的和团结一致的学习集体,能有效地约束潜能生的行为,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使潜能生的转变产生奇迹般的效果例如,我的一个教学班上约有4个潜能生,我从计算入手,应用题一两步教学循序渐进,科学系统地教学,使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数学的轨道班级的学数学、用数学气氛浓,数学成绩理想,这对那4位潜能生也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常常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别人的数学都能学得好,我也应该学好4、融洽师生情感,提升潜能生信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潜能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潜能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如果错怪了学生,要坦诚说明;如果批评错了学生,要承认错误并道歉;如果歧视、厌恶学生,要改变态度,转变观念。
5、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利用家长会、面谈或、短信,与家长交流,对学生在家中的学习、品德、表现如实反映,不隐瞒,不护短;让家长不以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言行影响学生,不支持学生去做有损于国家、集体、他人的事;在家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要求,口径要一致,不唱对台戏、不宠爱、不打骂;让家长多与孩子交流,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大人如果有烦心事,尽量不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特别是父母吵架,应该多为孩子着想,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之,在对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最终把合格的人才送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当然,更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以良好的人格素质与人合作,共同构建人类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