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青铜器论文——论中国青铜器的重要价值.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1227238
  • 上传时间:2018-0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青铜器》课程论文1 / 3论中国青铜器的重要价值摘要:中国的青铜器的价值主要有两个:一、艺术欣赏价值;二、历史研究价值我国的青铜器拥有这两的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关键词:中国,青铜器,作用,价值青铜器的艺术欣赏价值是指它的造型价值很高超,如同字画古玩,它们能够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青铜器的艺术欣赏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形态上的巧妙构思、富丽精致的纹饰以及风格多样的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丰富、品种繁多加上用“合范法”铸造,每范只铸一器,很少有面目完全相同的两件青铜器,因此件件面貌各异,拓宽了艺术欣赏的视野尤其是其中精品迭出,看了之后使人叹为观止例如 1976 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通体高 68 厘米,长 103.7 厘米,重 138.2 千克,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间有箅以通蒸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陶甗,商代早期出现了铜甗,但数量很少,到商代晚期有所增加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这种甗不仅见于中原,边远地区也有发现还有上下两体分铸可以分合的甗,一般为一甑一鬲晚商出现了一鬲三甑甗,3 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 。

      这件三联甗,鬲身长如方案,面上有 3 个高出平面的圈口,体腔中空,平底下有六足甑敞口收腹,底有 3 孔以为箅全器花纹精美,上有夔纹、三角纹、云雷纹等此器出土时案面有丝织物残痕,腹、足有烟炱痕迹,可见为实用器这样的甗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商代晚期青铜器一向为世人所喜爱如 1975 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县狮形山的象尊,精美绝伦通体作象形,其腹部宽大结实,四足粗壮,踏地有声;象鼻卷起,略呈反 S 形既有凝重感,曲线仍然显得流畅而不呆板,活脱脱是一头现实生活中的象的形状更为难得的是象尊通体布满纹饰,主体部位是饕餮纹、夔纹,鼻上饰鳞纹,额上有蛇纹,简直是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西周时期也有很多艺术精品,其中以牛尊最具魅力1967 年陕西岐山县贺家村出土一件牛尊整体作牛形牛体浑圆,四蹄粗壮,头部前伸,双目圆睁,似在呜吼,造型十分传神尤其别致的是背上开一方口,口上加盖,盖与牛背以系环相连盖上铸一立虎,虎四足向前,后身微缩,俨然在捕食虎瘦劲而凶猛,牛庞大而憨实,两相对照,令人忍俊不禁有些器物由于自身用途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如此奇巧,但细细察看,仍然可以体会铸造者的一片匠心解放后出土的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器是墙盘,1976 年 12 月陕西扶风县庄白村出土。

      盘为方唇、浅腹、附耳、圈足造型大方而沉稳器身通体漆黑发亮,如同新铸的一般腹部饰一圈带状垂冠分尾长鸟纹,圈足饰宽扁的窃曲纹,纹饰的设计恰恰与器形的宽侈适应,因而给人以流畅、舒展的美感铭文共 284 字,铸于盘内底,共 18 行横竖成行,章法齐整,结构均衡,字形依笔划繁简略有错落,更显得活泼笔划圆润,起笔收笔皆藏锋,给人道劲秀美的艺术享受商周青铜器秀美多姿的形态、令人眼花缭乱的纹饰,不但为研究上古美术史和造型艺《中国青铜器》课程论文2 / 3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是现今装饰艺术很好的借鉴物青铜器的另一个价值是它的历史研究价值,而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体现我们知道,商周时代距今已很遥远,由于历史的变迁,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极少,只有《尚书》 、 《诗经》和《春秋》三传等书就是这仅有的一些书籍,经过历代传抄,已不是原来的面貌,因此要想根据这些资料对上古历史有比较真切的认识是很困难的而青铜器铭文,特别是篇幅比较长的铭文,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没有经过后世的修改,保留了当时的真实的面貌,因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印证重大历史事件1982 年在元氏县西张村西周軧侯墓出土的臣谏簋和叔父卣是石家庄市境内发现的最早记录当时历史事件的青铜器。

      铜簋 2 件铭文 8 行,行 9 字,共 72 字,现存 59 字内容记载:“戎人大举出兵于軧地邢侯对戎作战,命臣谏率领亚旅驻居于軧” 铜卣 2 件,大小不同但形制纹饰相同盖内和腹底铸有完全相同的铭文,其大意是:叔父年老体弱难以管理政事,嘱幼弟攸谨饬自身,并为他制酒器,以宴飨君上軧侯,招待使臣这两种酒器的铭文证明此地是西周时期邢侯的封地西周成王时,据文献记载,曾有迁宅洛邑一事如《书序》曰:“成王在丰,欲室洛邑 ”《史记·周本纪》曰:“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屯四方入贡道里均 ’作《召诰》 、 《洛诰》 ”不过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则认为当时成王仍都丰、镐,未迁洛邑但《吕氏春秋》等书也说成王营居于成周1964 年陕西宝鸡出土成王时铜器何尊一件,铭文开头便说“唯王初迁宅于成周证实成王确实迁居到洛邑尽管目前学界还有不同看法,但何尊的问世,毕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二)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西周师酉簋上记载着“吴大庙公族入佑师酉立中廷王呼史册命:‘师酉,乃祖嫡官邑人、虎臣、西门夷、夷、秦夷、京夷、身夷、薪赐汝赤、朱黄、中、攸勒敬夙夜勿废朕命。

      ’师酉拜,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命,用作朕父考乙伯、究姬尊簋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是:在周王元年正月,王在吴地,到吴的太庙官为公族的作为册命典礼的佑者带领师酉进入太庙,站立于院中王召史官宣读册命书:“师酉,管理你的祖上世代管理的城市官员邑人和王的近卫部队,部队中包括西门夷、夷、秦、京、身等地的夷人和薪卒赐你大红色的围裙,配有红色的带子,中间是色的带子,一套马笼头日夜恭敬其事,不要荒废我的任命 ”师酉拜,叩头为报答和宣扬天子伟大而美好的任命,因而做了祭祀其死去的父亲乙伯、母亲究姬的簋酉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件簋这段文字记载周王任命作器者师酉管理城市官员和王的近卫部队,赐给他官服等事为我们很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很重要的文献资料三)印证古代分封制度有些文献资料上记载在中国3000年前的古代有一个应国,但是仅仅存在于少数文献中,却缺乏实物印证后来在平顶山出土了“匍”鸭形盉,终于解开了应国的存在之谜《中国青铜器》课程论文3 / 3出土“匍”鸭形盉的平顶山应国贵族墓地的等级大致相当于卿大夫一级,而在此出土的鸭形盉,正好对应了史书《仪礼·士相见礼》所文:“下大夫相见以雁……上大夫相见以羔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上大夫相见时的礼仪是互赠羊羔,下大夫则用雁,而当时所说的雁,一般为舒雁,包括鹅类的水鸟。

      它是根据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制造,像匍这种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只能用鸭、鹅之类造型的器物由此可见这件鸭形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亦是研究西周时期礼仪制度的实物资料,器盖内的铭文还是了解应国历史和揭开西周分封制之谜的重要史料呢四)印证商周军制与战争据金文可知,西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军队有殷八师、成周八师、西六师将领出征,其族人随同出战敌方以淮夷、玁狁为主攻打淮夷的目的之一是收取那里的赋税战争的规模很大据小盂鼎记载,两次战役共生擒鬼方酋长四人,馘五千一百余人,第一次俘人一万三千八十一人推算双方投入兵力在两万人以上胜利之后,要向祖庙献俘这些细节都只能靠铭文来获知青铜器的价值其实远远超过我上面介绍的哪些价值青铜器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像司母戊鼎那样上好的青铜器,乃是国之瑰宝,价值连城,任谁也不舍得卖的以上就是我这个学期通过学习《中国青铜器》这门充满丰富内涵的课之后的一点想法,现在写成课程小论文交给老师作为本学期的一个小结,请老师指正参考文献:[1]李学勤.青铜器入门之五[J][2]胡永贺,崔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J][3]百度百科[4]万世吉昌.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作用与价值.百度博客,2007-09-0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