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短期):金融危机.doc
11页2010 届高考历史热点:金融危机模块:时事热点材料+ 历史考点分析+ 高考真题选编+原创试题演练热点资料类型:短期热点(特约稿件)热点资料作者: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 胡佳伟一.时事热点材料以“全球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全球智库峰会,在完成各项议程后,2009年 7 月 4 日在京闭幕峰会通过的《北京倡议》说,为了降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早日实现复苏,我们提议智库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及公正的公共政策分析及建议,为公众提供科学及易懂的政策分析及信息,并提供客观的政策实施评估及新政策效果预演 《北京倡议》提议,智库应针对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国界的、为促进人类共同及长远利益为宗旨的战略研究,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全球危机预防及解决方案拥有近百万中小企业客户的美国大型商业信贷机构(CIT 集团)未能躲过金融危机的冲击,被总额高达 649 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逼到死角,于 2009 年 11 月 1 日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之一CIT 也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一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后仍未摆脱破产命运的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CIT 的破产虽然会增加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但系统影响有限,这也是美国政府拒绝再度救援的原因。
二.历史考点分析(古今中外的金融问题、货币状况及金融政策)(一)大纲版1.中国古代史:(1 )先秦:商朝人以贝为货币2 )秦汉:秦朝废除六国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是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钱(圆形方孔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秦朝以“九卿” (虚指)中的“治粟内史”专管财政汉武帝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3 )隋唐:隋唐时期,由尚书省下属机构户部主管赋税隋朝仍铸五铢钱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从此,开元通宝(开元:开辟新纪元;通宝:流通的宝货)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代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城市中固定的交易场所“市”中有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的银币“和同开王尔” ,反映了日本同唐朝频繁的贸易往来4 )宋元:北宋初,在中央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在各路设转运使把大部分地方赋税转运到中央王安石变法时,在理财方面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的货币5 )明清:1581 年,明朝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采取纳银代役、赋役征银(货币地租)- 2 -的办法,直接促进了白银成为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后期) 2.中国近现代史:(1 )半殖半封形成时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2 )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于 1935 年实行“法币政策” ,主要是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实行白银国有,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有一定作用;但它也是四大家族聚敛财富的一种手段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金融方面,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开设 20 多家金融机构,滥发没有准备金的伪币,还印制大量“军用票” (供日军在沦陷区使用的纸币)在沦陷区流通国民政府还独占了全国金融,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4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面增加苛捐杂税,一面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财产时,许多官员大发“劫收”横财,利用政治特权搜刮人民,造成经济崩溃、物价暴涨,广大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5 )过渡时期: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三反”运动、在私营企业中开展“五反”运动经过“银元之战” (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 (经济手段),到 1950 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中央决定把解放区时以地方为主的财经管理办法,改为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赎买政策) 6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1980 年,决定在经济特区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开放的目标3.世界近现代史:(1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价格革命 ”(金银多,价值降,物价涨,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在本国转化为原始资本(购买英法的奢侈品) 2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当政时期,1789 年“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 (即“八月法令” )规定“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 ;吉伦特派统治后期,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城市贫民要求国民公会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但吉伦特派认为规定粮食的最高限价是侵犯了私有财产;雅各宾派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短期来看违背了资产阶级经济自由原则,但长远来看有利于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3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使英国工业革命具备了资金条件自由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倡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1825、1857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集体化;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原因分析、特点归纳、影响综述) ;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银行休业整顿,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及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5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确立及崩溃(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73 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滞胀”的含义) ;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之一就是引进外资和技术6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外资和国外市场) ;1999 年欧元成功启动(标志着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课标版1.古代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趁机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4.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扩大这些城市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权限,对来投资办厂的外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1990 年,中央决定以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6.开辟新航路: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被称为“价格革命” 7.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许多荷兰人外出从事商业活动,来往于世界各地,赚取了许多钱财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8.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9.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5 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 4 -员国提短期货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1947 年,美国、中国等23 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10.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992 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 ,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 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 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1994 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 15 年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1989 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1 年,亚太经合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