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222.docx
5页关于城乡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222 关于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的调研 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织专人对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情况如下: 一、全县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现状 (一)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ﻫ 目前,县XX县区日产生活垃圾130吨;根据市政局测算标准,各镇(街、区)(不包括开发区、城关街XX县区XX县区部分)日产生活垃圾约334吨.全县城乡日产生活垃圾464吨 ﻫ 一是县XX县区生活垃圾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处理县XX县区主次干道通过招投标方式纳入专业队伍统一保洁,经县固体废弃物转运服务中心垂直压缩后,转运至XX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处理县XX县区环境卫生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ﻫ 二是镇(街、区)驻地实现垃圾收集全覆盖.各镇(街、区)驻地及所辖部分社区、行政村已纳入专业队伍保洁,并配备了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垃圾运输车辆,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ﻫ 三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全县大多数行政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由各村自行定期、不定期清理 (二)全县城乡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县XX县区日产生活污水7.4万m3,据环保局测算,各镇(街、区)日产生活污水约1。
37万m3,工业污水约155万m3 ﻫ 一是县XX县区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县XX县区已建成污水管网约254公里,中心XX县区排水管网部分已实现雨污分流排污,现有污水处理厂2家,其中实康水业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m3,实际日处理能力为35万m3,污水处理后排入丹河城西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5万m3,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城西污水处理厂投运以后,城南街道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全部进入城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XX县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有能力处理XX县区的全部污水 ﻫ 二是镇(街、区)污水处理取得一定成效.朱刘街道,已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实际日处理量约0.6万m3红河镇,已建成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m3,实际日处理量约13万m3乔官、鄌郚、营丘、高崖三镇一区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未对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所产生的工业污水经企业自行处理后排放. ﻫ 三是畜禽养殖业污水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截至目前,我县规模化养殖企业共有106家,主要从事养殖肉鸭、肉鸡、奶牛、肉牛、猪等畜禽,畜禽粪便能够综合利用,日污水排放量约0。
15万m3,多数养殖企业建有简易污水沉淀池等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但处理后氨氮浓度仍旧超标 二、存在问题 ﻫ -2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加大了环境整治工作的难度 五是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不明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我县城乡生活垃圾均为混合收运,没有事先分类,难以做到资源化利用近几年,虽在县XX县区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由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回收运输渠道不畅,分类收集效果不明显. ﻫ (二)全县城乡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ﻫ 一是配套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偏低县XX县区污水管网设施陈旧,排水系统杂乱,雨污不分流,缺乏系统的排水规划,朱刘街道由于所需铺设管网太长,污水如何进入城东污水处理厂成为一个难题,城南街道、红河镇由于居民和企业布局分散,管网建设未覆盖周边农村及所有企事业单位,管网覆盖率偏低,导致污水实际收集率不高,污水处理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足产生污水量的30% ﻫ 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处理难度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超标.近年来,随着我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不仅给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而且影响到农村饮用水水源和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水质安全,我县重点企业所属养殖厂数量众多,养殖规模大,布局分散,缺乏必需的污水污染治理设施白浪河上游潴河断面,由于镇区生活污水、洗沙、畜禽养殖产生污水较多,且直排河流,造成断面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水质要求. ﻫ 三是农村生活污水尚未有效处理目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渗入地下,对水源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ﻫ 三、几点建议 ﻫ (一)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建议 县XX县区生活垃圾处理、管理比较完善,问题主要存在于各镇(街、区)驻地及农村地区建议在城乡全面推行“户集、村(居)收、镇(街、区)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解决“垃圾围村”问题 ﻫ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建设思路,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县里应尽快确定垃圾填埋厂厂址,并落实相关用地指标,开工建设各镇(街、区)应因地制宜,建设垃圾中转站.各试点行政村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池),距离镇街较远的村庄设立垃圾中转站或简易式垃圾中转站.村庄及镇(街、区)设专人进行垃圾收集、转运,配备垃圾中转车,送县垃圾填埋厂统一处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因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在全县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 ﻫ —56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简易氧化塘和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处理生活污水 四是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园区.各镇(街、区)应严格控制在重点流域、区域、生态敏感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饲养,加快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在城镇下风向和污水处理厂周边规划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园区,以便于畜禽养殖污水的收集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