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大象运木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大象运木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幼儿在情境中,能够理解并掌握以下数学知识和技能:1. 认识数量词“三”、“四”、“五”并能正确读出;2. 能在情境中运用数量词进行计数;3. 能够理解并运用“多”的概念;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形状,能够简单比较大小二、教学内容1. 口号三只大象,运木头,运了多少,一起数!2. 教具准备1. 木头块若干;2. 大象模型三个(大小不一);3. 数量词卡片三张(分别印有“三”、“四”、“五”);4. 多、少卡片各一张3. 教学过程3.1 导入1. 出示三只大象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中、小三只大象的体形大小,让他们感受大小概念;2. 出示一堆木头,让幼儿自由玩耍,让他们通过手摸、眼观察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同时还要观察木块的数量;3. 引领幼儿发现问题:三只大象要把这么多的木头搬走,要搬多少?3.2 活动1:数数木头1. 将三只大象模型放置在教学区,并将数量牌“三”卡片固定在第一只大象身旁;2. 让第一只大象代表着搬走3个木块,让第二、三只大象成为检查员,监督第一只大象是否完成任务;3. 让幼儿逐个数出三个木块,放置在第一只大象的位置,完成任务。
3.3 活动2:多、少游戏1. 将数量牌“四”、“五”牌依次固定在第二、三只大象旁边;2. 教师提出问题:第二只、第三只大象要搬走多少木头?让幼儿通过观察数量牌和手上的木块数,比较大小;3. 教师请幼儿数木块,找到符合要求的数量,放置在相应大象的位置上,完成任务;4. 如果有幼儿数错了,老师引导全体幼儿对其进行纠正,巩固大家对数目的认识3.4 活动3:多人合作游戏1. 将所有木块摆在教学区,让幼儿自由搬运;2. 老师选择1-2名幼儿担任“大象”,其他幼儿自由搬运木块;3. 老师指示大象需要搬运的数量和大小,让其他幼儿在大象的带领下一起运输木块(如第一个大象搬走3个木块,第二个大象搬走5个木块等);4. 完成任务后,让幼儿自由玩耍,探索木块等物品的数量、大小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通过三只大象搬木块的情境,掌握了数量词“三”、“四”、“五”的读法、基本计数方法和用数字指代物品的基本能力同时,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简单分辨比较物品大小活动本身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通过合作游戏,幼儿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数量概念的教育,但教材没有设置太多难度,对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上还有一定待加强。
下一步,可针对性增加教学难度并且在任务和要求上加强一定的挑战,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