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姓来源-]段姓的来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H
  • 文档编号:232179402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苏姓来源:]段姓的来源 苏姓来源: 一:「苏」出自「己」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时,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称为苏忿生,春秋时,苏国被狄族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氏 二 :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苏」氏 苏姓名人 苏氏受姓后至西周时期,苏氏出现苏忿生〔司寇〕,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周公、召公齐名战国时代,东周洛阳出现苏秦,他用合纵之说拒秦,拜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汉平陵侯分为六个派系 苏健,封平陵侯,居长安,葬武功其后代遂居家于此苏氏至此称武功人,武功成为苏姓总派系今世界各地苏氏皆宗武功,后分为六派: 赵郡苏氏 东汉冀州刺史苏章,其后人在邯郸做官定居,赵郡〔今河北赵县〕始有苏姓,苏味道最为显赫 襄阳苏氏 魏都亭侯苏则,其后人迁徙于襄阳,这支苏姓,苏灌最为知名 武邑苏氏 前燕那公苏青之后,为信都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之苏氏,显赫者为苏礼、苏克忠、苏列。

      武疆苏氏 魏卫少卿苏备,为长乐武疆〔今河南安阳以东〕之苏氏,出名者为苏琼 蓝田苏氏 唐刑部尚书苏珦之后,自武功徙蓝田〔今陕西〕,苏晋、苏瞻、苏弘最出名望 河南苏氏 后魏恒州刺史苏强,迁徙于河南〔今洛阳〕,显赫者为苏孝慈、苏康 苏秦 〔前?~前317〕 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后客于齐,被杀 苏武牧羊典故中的 苏武 苏武 〔前143?~前60〕 字子卿,西汉杜陵人〔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武帝时出使匈奴,单于胁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汉节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始得还,拜典属国宣帝立,赐爵关内侯,图形麒麟阁其著作流传于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苏建是苏武的父亲曾经担任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有功被封1100户,为平陵侯 唐派三苏 蜀派 苏瓌,〔唐中宗景龙年间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许国公,谥“文贞〞〕其长子苏颋六世孙苏传〔荆州刺史〕避广明乱,迁徙四川盐泉〔今川南筠连县西一带〕苏传长子苏振为铜山县〔今四川中江县〕令,孙苏协〔刑部侍郎〕定居开封。

      苏协长子苏易简〔宋太宗年间,参知政事、礼部尚书〕,其长子苏寿〔知歙州〕,这一支派为新安派 闽派 苏瓌〔唐许公国〕第三子苏诜六世孙苏益〔隰州刺史〕定居闽〔福建〕中,幼子苏光诲〔屯卫大将军〕世代为泉州同安县人,故称为闽派苏光诲三世孙苏绅〔魏国公〕, 葬润州〔今镇江市〕京口〔今丹阳〕苏绅之子颂〔宋元佑时宰相〕定居京口,这一支派为京口派 眉派 苏味道〔唐凤阁侍郎后贬为眉州刺史〕留一子苏份居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其后人苏序生苏东坡父子宋元佑期间的宰相苏颂曾与文安公苏洵叙宗盟有诗曰:“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又曰:“源流知自子卿孙〞三派都是平陵侯苏建的后代,这一支派为眉阳派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洵与二子苏轼、苏辙皆有文名,世称为「三苏」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诗四首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舌问三苏」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天下称他兄弟,谓之二苏称他父子,谓之三苏」 苏轼 〔1038~1101〕 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为苏洵长子诗、词、文、书、画均出名,为文雄浑奔放,诗亦清疏隽逸,为北派大宗。

      王安石倡行新法,轼上书痛陈不便,得罪安石,被连贬数州在黄州时,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累官至端明殿侍读学士卒谥文忠着有东坡集、东坡词等 还有苏洵的女儿 苏小妹 〔因为是男权社会所以不是太知名〕 苏杲〔公元944年——994年〕, 生于晋少帝开运元年,卒于宋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岁苏序之父,苏洵的祖父,苏轼的曾祖父娶妻宋氏《湛渊静话》载:“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之,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苏杲以曾孙苏辙登朝赠太子太保,夫人宋氏追封昌国太夫人 苏序〔公元973——1045〕,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卒于庆历五年,享年七十五岁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娶妻史氏,生子三人:苏澹、苏涣、苏洵苏洵《族谱后录下篇》载:“先子〔序〕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灵敏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

      〞苏序因苏涣登朝赠大理评事,后累赠职方员外郎,夫人史氏,赠蓬莱县太君庆历八年二月,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莹之侧 苏迈〔1059——1119〕字伯达,苏轼长子苏轼前妻王弗生于眉山迈历任饶州德兴尉、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县令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迈居宜兴轼卒,迈居颍昌1107年出任嘉禾令,1112年罢归颍昌,卒年约六十岁,葬郏县娶妻石氏〔中书舍人石昌言孙女〕,生二子:箪、符女一:阿巽,嫁范石禄之孙范潩 苏迟,字伯充,号涌泉先生,苏辙长子小名梁,生年不详,卒于绍兴二十五年〔1115〕,享年约八十岁娶妻梁氏〔宋状元梁颢之曾孙〕绍圣元年〔1094〕苏迟留居颍昌苏辙晚年闲居颍昌同苏迟颇多唱和建炎初,累官尚书右司员外郎,直秘阁,知婺州〔今浙江金华〕,有政声,婺州父老为立碑祠后召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文字,知泉州,太常少卿集贤殿修撰,知处州权刑部侍郎,权工部侍郎绍兴五年告老,充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葬南溪灵洞山 苏适〔1067——1122年〕字仲南,小名罗生于治平四年眉山老家娶妻黄氏,为龙图公黄寔之女以苏辙郊恩授承奉郎,任郊社局令后改陈州粮料院苏辙北归,苏适复出守太常寺太祝。

      D祸复起,罢、领宫祠六年不止一次回蜀祭先坟后监西京河南仓,授信阳军司录事中山帅赵公述荐判广信军,卒于任,年五十五岁生男:籀、范、筑 苏远〔又名苏逊〕字叔宽,又名虎儿随父苏辙至雷州娶妻黄氏,也是黄寔之女大观元年,苏远出监淮西酒,曾回蜀通判泸州潼川府卒于靖康元年〔1126〕,年仅四十八岁 苏过〔1072——1123年〕字叔D,后妻王闰之生于杭州苏轼贬岭南,苏过始终随侍身边苏轼去世后,苏过闲居颍昌十年40岁时出监太原税,三年后知偃城县,1123年权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今正定〕行道中,年五十二岁娶妻范氏,范镇孙女,范百嘉之女苏过能文,有《斜川集》二十卷行世亦能书画苏轼把他的画与文可的画相提并论:“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宋徽宗曾宣召苏过入宫作壁画葬于河南郏县生男七人:龠、籍、节、笈、簟、篴、竺;孙男二人:峤、岘 苏符〔1086——1156年〕字仲虎,苏迈之妻石氏所生,苏轼之孙苏符自幼力学,负大志,随侍苏轼十五年苏辙去世,以遗恩授假将仕郎后改宣教郎,擢国子丞,改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今崇庆〕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除尚书司勋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充贺金正旦使,携陷金之苏过孙苏峤、苏岘归宋。

      十年,权礼部尚书十二年,提举江州长太平观,除知遂宁府十六年,复敷文阁待制,乃还蜀,以后就再未出川二十六年七月丁未卒,享年七十岁有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特赠左中奉大夫,累封眉山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苏符娶妻王氏,一子苏山幸存 苏箕〔1088——1150年〕又名苏绍箕,字嗣良,号晴川,苏迨之子生于广东南雄珠玑巷二十岁入武举,历经抗金,为宋高宗南渡护驾,官至太尉后岳飞遇害,便以伤残为由回乡养病绍兴二十五年,苏绍箕卒于白云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岭侧,享年六十二岁墓前建有碧江苏公祠 苏峤,字季真,苏过长子苏龠之子曾为江东从事,湖北宪曹司属官,右朝奉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历谏省,给事黄门,待制显谟阁乾道九年,宋孝宗曾作《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赐苏峤序云:“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辉,至是而大成矣〞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苏岘〔1018——1183年〕字叔子苏龠之子,苏峤之弟苏迨继室欧阳氏生一子无后,苏岘过继于苏篑苏岘初为海陵县丞,后为太常寺主簿,知邠州,福建转运使,秘阁修撰等淳熙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苏岘娶曾氏〔宰相女〕,赠 人生男六人苏岘学有家法,喜作诗,有《绮语编》三卷。

      葬于宜兴县芙蓉山南平原上,曾夫人同葬于此 苏简,字伯业,苏迟长子以祖恩补承务郎宣和初调郑州司刑曹,监华州钱监,改京兆府漕建炎年间,充江浙制置书写机宜文字,通判宣州,饶州除守严州,知处州,直秘阁,帅广东,转朝议大夫,封眉山县男升直徽猷阁,寻除直龙图阁帅洪州,转中散大夫,复龙图阁致仕乾道初,封中大夫乾道二年卒,赠少保有《山堂文集》二十卷 苏籀,字仲滋,苏适长子苏辙归颍昌至去世,苏籀随侍九年后以祖荫官陕州仪曹椽,太府监丞、将作监丞、参议会稽,请祠归卒终年当在六十五岁以上著有《双溪集》十五卷、《栾城遗言》一卷行世 苏谔,字伯昌,苏迟之孙,苏简长子以苏迟恩,初任浙东帅属,知台州仙居县,知柳州、邵州、韶州除宁国通判,直秘阁,迁江西提刑后奉祠、卒官,赠朝议大夫,累赠至政议大夫有《拙斋集》 苏诩,苏适之孙,苏籀之子宋孝宗淳熙六年权知筠州,曾刊家藏本《栾城集》又刊其父苏籀的《双溪集》 当然,还有商朝的苏妲己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