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3-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doc
3页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2.识记幼儿园环境3.熟悉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要求4.运用相关原理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一个适合儿童的环境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环境是除了学前儿童、教师以外的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广义: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狭义: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需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园舌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一类的物质要素,还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精神要素2.类型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分,可分为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维度分,可分为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和交往环境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分,可分为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游戏环境。
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可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三、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标准1.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2.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我国的标准)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一、内涵与特点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等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二、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热爱、尊重儿童、学会赏识儿童2.发展性原则: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建立友谊、提供支持、给予理解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独立性的倾向日益明显)两方面3.参与性原则:避免教师中心主义,培养学前儿童的主体意识4.开放性原则:教师应具有开放的心态来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涉及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承认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3.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第三节 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可分为广义的物理环境和狭义的物理环境。
广义的物理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质要素的综合狭义的物理环境是指 幼儿园为满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一、幼儿园户内环境的设计户内环境包括幼儿园内各种房舍建筑,如教学活动室、办公室、观察室、厕所、盥洗室、保健室、餐厅、卧室、储藏室、传达室、接待室等,也包括各种室内的设备,如桌椅、装饰品、玩具、各种各样的图书、教具等等教学活动室是重点1.空间设计:教学和游戏是活动室最主要的两个功能活动室的空间设计一般有两种,开放式的和区隔式的开放式的空间有利于便于进行团体规则性活动以及动作延伸性活动;区隔的空间便于儿童开展多种组群的合作性活动,以及通过操作进行的探索性游戏不同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学前儿童教学活动的开展兴趣角”是教学活动室布置的重点常见的兴趣角包括:娃娃家、积木角、图书角、自然角、工艺角等2.教学设备:除兴趣角中所涉及的专门的教学设备外,还包括基本的用具,包括桌椅和教学用具等二、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主要是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环境,主要包括户外场地、游戏设施、庭院绿化和建筑小品等几个部分1. 户外场地:户外场地大致包括三块区域: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
开辟户外场地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充分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锻炼儿童的身体2.游戏设施大型游戏器材可移动的游戏器材沙水3.庭院绿化铺设一块绿地;种几棵大树;设几处花坛4.建筑小品指的是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具有美化环境和为学前儿童提供游戏活动或休息场所的作用,通常包括喷泉、假山、雕塑、凉亭、围墙、坐凳等应考虑实用性的特点、适用性问题、多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