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滩片区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327页目录目录 概述概述.1 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1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2 3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3 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4 5 主要评价结论主要评价结论.6 1 总则总则.7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7 1.2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11 1.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20 1.4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28 1.5 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点.37 1.6 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48 2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62 2.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62 2.2 围填海项目回顾及生态问题分析围填海项目回顾及生态问题分析.66 2.3 项目历程项目历程.74 2.4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及目标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及目标.81 2.5 植物生态修复方案植物生态修复方案.94 2.6 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方案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方案.114 2.7 工程产污环节分析工程产污环节分析.127 2.8 施工期污染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污染环境影响分析.132 2.9 工程环境非污染因素分析工程环境非污染因素分析.138 2.10 运营期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140 2.11 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的分析与识别环境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的分析与识别.140 3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143 3.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区域自然环境概况.143 3.2 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概况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概况.153 3.3 区域海洋资源和海域利用现状区域海洋资源和海域利用现状.155 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62 4.1 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62 4.2 地质地貌和冲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质地貌和冲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71 4.3 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173 4.4 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186 4.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91 4.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30 4.7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230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2 5.1 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海洋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2 5.2 冲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冲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4 5.3 海洋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海洋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45 5.4 海洋沉积物环境响预测与评价海洋沉积物环境响预测与评价.249 5.5 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49 5.6 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分析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分析.253 5.7 主要环境敏感区和海洋功能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主要环境敏感区和海洋功能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55 5.8 陆域环境影响分析陆域环境影响分析.261 5.9 对通航安全的影响评价对通航安全的影响评价.264 6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266 6.1 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识别.266 6.2 事故概率与源项分析事故概率与源项分析.268 6.3 海洋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海洋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评价.270 6.4 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276 6.5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风险事故应急预案.281 6.6 环境风险综合分析评价环境风险综合分析评价.290 6.7 环境风险评价相关表格环境风险评价相关表格.291 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293 7.1 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污染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93 7.2 生态保护对策措施生态保护对策措施.296 7.3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设施一览表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设施一览表.298 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02 8.1 环境损益分析环境损益分析.302 8.2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社会经济效益分析.305 8.3 环保投资估算环保投资估算.305 8.4 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306 9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308 9.1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308 9.2 环境监理计划环境监理计划.309 9.3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311 9.4 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313 9.5 环保竣工验收建议环保竣工验收建议.314 10 结论结论.316 10.1 工程概况结论工程概况结论.316 10.2 工程分析结论工程分析结论.316 10.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317 10.4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320 10.5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322 10.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322 10.7 区域规划和政策符合性分析结论区域规划和政策符合性分析结论.322 10.8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公众意见采纳情况.323 10.9 环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结论环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结论.323 1 概述概述 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为珠江口西岸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区成立于2006 年 4 月,位于广东省珠海市西南端、珠江鸡啼门至虎跳门出海口之间,是依托华南沿海主枢纽港高栏港而设立的经济功能区,由高栏港和南水、平沙两镇组成,开发总面积 380km22007 年 11 月,国家海洋局批复同意实施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批准规划填海面积 3405.95hm2,其中西滩填海区 2072.78hm2,规划定位为高栏港经济区石化仓储基地2012 年 3 月,经济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高栏港经济区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南海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和广东省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等重大机遇,努力构建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港口物流为主导的“3+1”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定位,奋力打造珠海的产业引擎和能源引擎2018 年 2 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同意高栏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国函201815 号文)2021 年 1 月,珠海市进行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区域整合,将金湾区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一体化运作,实施“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经济区各机构并入了金湾区,高栏港经济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西滩片区位于经济区东部,南水-高栏连岛大堤(高栏港大道)以东至东大堤之间的区域实际填海时序为 2006 年 12 月开始实施东大堤建设工程,2007 年底东大堤基本完成(留有宽约 510m 口门 1 处),2008 年 12月2011 年 12 月整体实施西滩填海工程随着 2019 年岸线修测成果正式发布,西滩片区内部岸线已正式确定,西滩片区内部修测存在 13.1km 人工岸线这些岸线部分岸段存在生态功能底下、防灾减灾标准不达标等问题,亟需修复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本工程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为原则,及西滩片区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在调整方案生态修复措施的基础上,开展西滩填海片区岸线生态化修复、南场村、红鱼湾岸线保育修复、2 东大堤岸滩生态修复、沙滩修复、湿地生态修复与鸟类栖息地修复等工程,在修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发挥滨海湿地调节区域小气候、调控自然灾害、维持物种多样性等多项生态功能,提高岸线防灾减灾功能、建立高栏港石化工业区自然生态屏障的同时,为当地居民及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以上修复项目命名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滩片区生态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西滩填海片区岸线生态化修复、南场村、红鱼湾岸线保育修复、东大堤岸滩生态修复、沙滩修复、湿地生态修复与鸟类栖息地修复、海洋生物资源恢复等工程,总投资 25493.1 万元,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工程(增殖放流)1160 万元,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24333.1 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2017 年国务院第 682号)等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需对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项目为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项目属于“五十四海洋工程 158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工程量在 10 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清淤、滩涂垫高等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建设单位珠海联港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组成项目组,对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对项目工程内容的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 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滩片区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图 2-1评价单位于 2022 年 6 月 9 日接受委托任务书,环评单位成立项目组,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导则与标准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本项目及区域社会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开展了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工作,20223 年 6 月 10 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2022 年 6-8 月期间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2022 年 8 月 5 日-2022 年 8 月 18 日进行了征求意见稿的公示,公示的方式有网络平台公示、现场张贴公示、报纸媒体,2022 年9 月 21 日开始报批前公示在上述工作期间,建设单位还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图图 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3 工程特点工程特点 本项目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周边海洋生态环境,本项目环境4 污染及生态破坏主要体现在施工期。
施工过程环境影响表现为海床扰动产生的悬浮泥沙对区域水质和水生生态产生的影响环境影响预测重点针对施工行为,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通过减少扰动面积减轻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项目施工完成后,其不利影响在一定的时间内可得以自然恢复,并随着项目实施,其正面生态效应将体现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4.1 环评文件类别的判定环评文件类别的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本项目属于“五十四海洋工程 158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工程量在 10 万立方米及以上的清淤、滩涂垫高等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2 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 1、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线一单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评2016150 号)文件,“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1)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为生态修复工程,主要资源消耗为施工机械及船舶燃油消耗,占地区总体资源能源消耗比例不大,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2)与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分析 根据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本工程不占用陆域生态红线区,施工用海范围未占用周边划定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根据水质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施工对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