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心理学研究综述.ppt
30页视觉艺术心理学研究综述视觉艺术心理学研究综述 “艺术是心灵之事,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是心灵之事,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M菲里德兰德M菲里德兰德几个主要学派:•一 、实验美术心理学;•二 、精神分析派美术心理学;•三 、格式塔美术心理学;•四 、认知派(图像阐释派)美术心理学• “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你可以将一个有机体拆开来分析,但是,这样一来它就不再是有机的,或是整体的东西它的碎片在你手里,但那个活生生的东西却死了理解这个活生生的东西的唯一方法是让它到处自由地漫游,观察它的习惯,看它如何生活,它干些什么,等等所以,语言只能在其实际发挥功能之中去理解……” ——[英]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的理论要点弗洛伊德的理论要点•一 、潜意识问题;一 、潜意识问题;•二 、泛性论;二 、泛性论;•三 、死本能说;三 、死本能说;•四 、文化态度的把握四 、文化态度的把握“力比多”(libido) libido :在早期著作中专指性欲,后含义逐渐泛化,泛指种种意图和愿望,其实质就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
在“libido”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专著:«梦的解析»(释梦) “天才是人的病态,好比珍珠是蚌的病态一样 ——巴尔扎克格式塔派美术心理学格式塔派美术心理学 美术作品是人的观念、情感的物态化形式(纸,布,石,颜料……等等),这种形式是经由我们的视觉器官把握的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视知觉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一词已不能完整、准确地界定我们面前(确切地说是我们眼前)这些形、色构造出来的人工制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艺术 ”(visual art)一词比”美术“(fine art)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能科学地概括这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实质在美术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尽管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诸方面都直接介入这一过程,但视知觉却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艺术家与创作对象、观者与作品之间首先是一种直接的视觉关系,美术作品(包括基本元素:形、色、光、影等等)首先是作为视觉的对象而存在着的因此,从视知觉的角度入手去研究造型艺术及其心理规律,便不失为一种最直截了当的做法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
格式塔心理学派于1912年在德国创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等人这一派心理学家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一个知觉的明确特点,就在于它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经验它不是把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看成是各构成要素的单质的简单相加之和,而是看成在系统的复杂关系的体质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的新质和功能,即“格式塔”鲁道夫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 )的主要观点阿恩海姆(1904- )的主要观点•一 、“力”及“力场”的概念 “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种力的式样正如对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来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仅仅通过距离、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描述……在视觉感受中,任何一条划在纸上的线条,或是用一块泥巴捏成的最简单的形体,都象是抛入池塘的石头,它打乱了平静,使空间运动起来,因此,观看就是对于活动的知觉 —— 鲁道夫. 阿恩海姆•二 、“异质同构说”。
•三 、明确提出“视觉思维视觉思维”概念,把视知觉提到思维的高度思维的高度来认识 “被称作思维的认知活动不是超乎知觉之上,并处于知觉之 外的精神过程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这 里指 的是诸如积极的探索、选择、本质的把握、简化、抽象、分 析、综 合、完成、改正、比较、解决问题……等等活动在这一 方面,即 一个人直接观看直接观看这个世界时发生的情况,与他坐下来闭 着眼睛‘思考思考’时的情况没什么差别 ——鲁道夫•阿恩海姆• E•H•贡布里希(Gombrich,1909-2001)原籍奥地利,后移居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学家、美术心理学家,被誉为“当代苏格拉底”、“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主要著作有:«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理想与偶像»、«图像与眼睛» 、 «艺术的故事»等• “预成图式”(schema)• “脑似探照灯理论”[searchlight theory of the mind ] “艺术家不是从他的视觉印象,而是从他的观念或概念开始他的活动的。
“没有任何中性的自然主义艺术家,正如作家一样,在他能够‘摹写’现实之前,他需要一套词汇 —— E • H • 贡布里希中国陕西民间艺术:凤翔挂虎 几点启示: 一 、根据“视”取决于“知”的原理自觉否定所谓的“纯真之眼”(即“纯中性”的自然主义),调动知觉中所具有的主动探察与积极建构功能,在基础训练阶段即确立起独具个性的创造意识 “我们所观察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用我们提问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 ——海森堡 二 、根据“预成图式”原理,引导学生从视觉艺术的构成规律上去研究前辈大师的艺术图式,使他们的前在经验化为艺术的自觉体验,形成高屋建瓴的审美眼光,去释读周围的世界 “不是我们的生活缺少美,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 ——罗 丹 三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组织原则”、“场相互作用”及“异质同构”理论,自觉认识和把握视知觉的组织规律,并将它们运用到现代设计艺术中去。
如视觉传达设计,等 四 、了解艺术图式的历史传承性,建立起正视传统的睿智眼光,既从传统图式中借鉴语汇、汲取营养;又能批判地对待传统图式,从而在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中把握好自己的方位,葆有独立、清醒的创造意识 谢 谢 !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欣 赏!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