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民歌教学探索.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1654226
  • 上传时间:2021-1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4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统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民歌教学探索 顾萍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音乐课堂不仅注重学生基本音乐常识教学,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展示出传统民族音乐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对初中音乐课堂展开创新,利用视听联觉、多元示范、恰当音乐活动等方法,唤起学生对民歌的全面认知,自身音乐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学生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歌教学;文化传承;策略民歌能够引领学生感知和认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多元音乐的冲击,我国传统民族音乐面临逐渐被遗忘的局面初中音乐教材涉及音乐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对音乐学习也不再停留在简单学唱儿歌层面为使民族音乐走进学生内心,加深学生对民歌认知,教师对课堂教学展开积极探究,通过创建视听联觉,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传承意识;进行多元示范,使学生感知民族音乐内涵,深化学生学习、传承民歌认知;采用新颖、灵活的音乐活动,提升学生音乐体验,强化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品质,进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一、创建视听联觉,激活民歌学习传承意识单一的感官体验很难聚集初中学生的关注力,为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民歌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教学中,产生正向的共鸣。

      教师针对教学诉求,改变教学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或者实物,为学生创建视听联觉的环境,学生边听边看,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进一步学习民歌的兴趣高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歌的意愿在教唱《无锡景》时,教师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速度、旋律等,学生体会到歌曲婉转的旋律接着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播放方言演唱视频,不仅给学生呈现无锡地方的美景,鼋头渚、锡山、惠山等,还引入方言演唱,学生感觉更加柔美、亲切,立刻活跃起来,学唱动力十足接着师生接唱,学生全神贯注,给出积极回应,课堂教学展开顺利二、创优多元示范,深化民歌学习传承认知教师示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形式,民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为使学生更具体、生动地认识民族音乐,教师创新示范形式,使用弹唱结合、融入舞蹈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民歌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教师的多样引导,积极示范,很容易感染学生,学生主动去模仿,使学生对民歌的认知得到深化,从而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民歌的情感,利于传统文化传承在教唱《青春舞曲》前,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新疆舞蹈,背景音乐同样是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播放合唱版本的《青春舞曲》,让学生听辨与自己演唱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听出了“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这句速度变慢了,教师让学生模仿合唱范唱也将此句速度变慢,学生觉得这种速度的对比,更能表达要珍惜时光的情感学生还听出了“别的那样哟”一句采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学生试着用轮唱形式唱最后一句,体现了你追我赶,不浪费青春时光的情绪最后学生欣赏了舞蹈版本的《青春舞曲》,教师示范新疆舞蹈转手腕、扭脖子、拖帽等动作,学生也将这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加入了歌曲演唱中去学生还听出了打击乐器手鼓,教师拿出手鼓示范并演奏基本节奏型,学生用手模仿拍打最后,将演唱、舞蹈、打击乐加入表演歌曲,学生积极性很高,全身心投入歌曲表演中去整堂课,教师根据不同需要变换示范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强劲内驱力,学生学习效果显著这就深化学生对民歌认知,自然给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带来重要助力三、创新音乐活动,塑造民歌学习传承品质在音乐的实践环节,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和体验音乐,才有利于开发自身音乐潜能因此,为推进民歌教学,教师侧重設计教学实践环节,利用有效的音乐活动,比如音乐创编、综合演奏等,激活学生主动性,让民歌在学生心中自然形成这就增进学生音乐素养,为传承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上册《茉莉花》,这首歌曲属于小调类民歌,律动流畅委婉,具有代表性,适合对学生进行民歌教学。

      上课伊始,教师带来许多的茉莉花实物,让学生说说对茉莉花的感觉,学生从直观上感知花的美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歌曲视频,学生边欣赏着视频中美丽、淡雅的茉莉花,边听优美、柔和的音乐,视听感官被聚集起来,初步感知歌曲的情感,纷纷沉浸在音乐之中之后,一部分学生演唱《茉莉花》,另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口风琴《茉莉花》,人声与器乐完美结合教师接着播放江苏民歌和山东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地区的小调民歌的不同风格再次欣赏《图兰朵》选段,学生听出了《茉莉花》的旋律,教师介绍作品,早在100多年前,这个小调旋律就已经传到了意大利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2008年奥运会颁奖仪式上,都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最后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学生体会到民歌走向世界,《茉莉花》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纯真、善良的本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使学生意识到传承民族音乐的价值教师创建视听联觉效果,使学生对歌曲的学唱充满期待,特别是《茉莉花》不同表现形式的介绍,使学生总结出作品中茉莉花的高贵品质,更感知到民歌的魅力,传承的必要教师认真分析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综合使用听、看、动、唱、编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音乐潜能,使学生全方位感知和体验民歌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这样学生自身音乐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产生源源不断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参考文献:[1]吴跃芳.趣味性民歌教学研究[J].当代音乐,2018(6).[2]张洁夫.浅谈民歌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音乐天地,2010(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