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资料全.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386582251
  • 上传时间:2024-0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以下属于条件反射的是〔信号反射〕  3.以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谈梅生津〕  4."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根基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设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高级神经系统的 根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 根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顿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他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他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不仅可以感知、记忆各种事物,由情绪,能运动,而且还会说话,能运用一定的词与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抽象地思考问题和稳固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交往承受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历,从而形成极为丰富多彩的包括新年、观点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即个体意识。

      人有了意识就会对外界事物产生越来越多的理解、情感与态度,并且可以觉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意志与性格,表现出个人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实中有个性的能动的主体  2.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答;  1〕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开展规律假设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  3〕预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6.以下不属于知觉的 根本属性的是〔知觉的规律性〕  7.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方案的、主动的〔知觉〕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习惯成清晰的映像,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历无关  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只是经历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正确观察是有目的、有方案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知觉的 根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历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直观教学的 根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  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符合清理的夸大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四、论述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那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那么,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那么,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方案、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展个别知道,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根基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连好的观察品质。

        第三章 注意 一、 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 根本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2.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属于〔不随意注意〕  3.属于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的是〔时间〕  4.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的是〔注意的敏捷〕  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6.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7.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作到眼、耳、手并用,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配〕  二、辨析题  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正确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严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误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错误注意分配是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这是一种效率方面的特征实践和实验证明,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错误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能较长实践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  三、简答题  1.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它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与活动,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与活动上,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  2.注意有哪些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大拿跟前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影响  2〕保持功能 即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较长时间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到达目的为止  3〕调节与监视功能这种心理机制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准确地进展,也有利于对错误活动进展及时调节和矫正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刺激物本很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易被人注意,新异的刺激或熟悉内容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结合易为人们所注意  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如强光、巨响、奇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注意  ③刺激物比照的差异性。

      对象与背景比照差异越答,越易被注意  ④刺激物突然出现与统治,增强与减弱,空间位置变化和运动等都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①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凡适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刺激,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儿童对玩具的注意;学生对书籍的注意等  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激发情感活动引起的刺激都能引起不随意注意过分忧愁与疲倦那么会降低人的好奇心  ③知识经历的影响例如对一个正在专心学习的人,外界无关的刺激往往不会被他注意,而和他的经历有关的刺激〔如有人用很小的声音叫他的名字〕,那么可能被他注意  4.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的合力组织:  ①智力活动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4〕个性特点:随意注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表达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一个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日呢,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5.注意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1〕注意广度〔范围〕注意广度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2〕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注意的特征  3〕注意分配是指根据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  4〕注意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注意特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随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不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随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展;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