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某乡宣传工作调研汇报材料.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69543232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乡宣传工作调研汇报材料一、基本情况七宝山乡位于 XX 市东部,与小河乡、张坊镇、官渡镇、永和镇、高坪镇、中和镇等乡镇相邻辖 8 个行政村, 125 个村民小组, 3422 户,总人口 15630 人,总面积 17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2 万亩,山林面积 22 万余亩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磺、碱石等 “七宝 ”而得名境内土地肥沃,主要以种植水稻、中药材、花卉为主,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今年以来, 我乡宣传思想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科学发展、优化环境为主题,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委、市政府及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组织开展宣传工作,为我乡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社会经济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 依托大讲堂, 推进理论教育 结合今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在全乡上下开展 “幸福七宝 ·乡村大讲堂 ”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通过组织 “五老 ”等社会知名人士和专业技术人员下村到组,选定主题进行宣讲,达到宣传政策、形成共识,加强教育、提高素质,组织活动、 凝聚人心的目的。

      我们通过发放补助讲课和将学习活动纳入联组干部考核等措施保证学习活动组织的常态化、规范化今年上半年, “乡村大讲堂 ”共下村开展宣讲活动10 多场次,邀请专家为乡村组干部开展十八大精神、交通安全法规、森林防火、乡村文化礼仪、群众工作业务等知识培训 5 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继续开办机关青年干部学习班,利用周一集体住乡的机会,组织干部夜校学习,开展干部讲课、调研成果展示、即席演讲等活动,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机关干部素质二)依托各媒体,丰富新闻宣传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成立专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群众工作站、宣传车、短信、村级广播、政务及村务公开等平台,大力推介我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收集了 2000 多个群众号码建立短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信息, 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及时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加强与《长沙晚报》 、《浏阳日报》、浏阳电视台等媒体合作,上半年共推介重要新闻信息 9 条加强政府网信息公开工作,上半年共公开信息 29 篇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收集信息源,特别强调紧急信息上报工作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 制定舆情管理应急方案, 明确专人进行监管, 及时处理,保障了我乡发展氛围的和谐稳定。

      三)依托党小组,深化文明创建继续开展 “幸福农家、幸福小区 ”创建活动,幸福农家创评实行按季申报、半年检查,根据党小组申请情况进行验收,进一步明确了村、协会、党小组、联组干部创建工作中的职责组织已创建成功的 “幸福农家、幸福小区 ”群众进行免费体检加强机关文明创建,制定了规划措施,明确了创建目标,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干部素质严格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及时督促干部自查自改,完善了机关管理,美化了机关环境,改善了工作条件四)依托大舞台,带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 “幸福七宝 ·乡村大舞台 ”文体活动各村利用元宵、五 ·一、七 ·一等重要节庆组织开展了群众文体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支持博隆矿业公司组织员工排练歌舞节目, 学校组织 “青春作伴好读书 ”的主题班会活动 组织“五 ·四环保毅行 ”宣传活动、机关趣味运动会等,调动了干部职工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和向上力下阶段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宣传工作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完善宣传工作机制, 加大对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 把宣传工作切实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扎实开展中心组学习、机关干部周一学习和党员干部理论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积极探索学习新载体、新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3、继续加大舆情引导力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共同研究宣传方案,积极应对舆情突发问题,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新宣传方式,讲求宣传实效,扩大宣传影响,提高宣传质量,开创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一、基本情况刘家镇位于南溪区中心地带,全镇总人口32560人,辖 17 个村、 1 个社区,幅员面积 56.74 平方公里,村道公路共33 条 54.81 公里,其中水泥路 29.31 公里,泥结石公路25.5 公里,另有社道公路 47 公里二、工作措施(一)领导重视,狠抓养护管理工作从2007 年公路建设大会战以后,公路越建越多,如何管好养好公路的矛盾突出镇党委、政府在当时的县委县府及交通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2007 年 9月率先成立了镇交通管理站,把 “建、管、养、运、安 ”融为一休进行综合管理,并确定了交通管理站的组成人员,落实了办公场地,解决了工作经费,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夯实了基础二)成立村道养护机构 镇交通管理站成立后, 在各村成立了村道养护工作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文书任副组长,各社社长为成员,具体组织和实施本村公路养护工作。

      村工作组下设村道养护队, 队长由村委会主任兼任, 每条公路确定一名公路养护员,由村委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确定具体人员,并报镇交通管理站备案三)采取多种办法落实养护经费 要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经费落实是关键,刘家镇经过了几年的探求过程最初方案是向受益村民每年收取 2—3 元公路管护集资款,加上县上补助款来解决养护人员的工资、工具、除草剂等费用,但行不通,村民人人都出钱,外出务工人员多,难以收齐,所交款项连养护人员的低工资都不能兑现 后来我们通过探索, 农村农户建房需要以农村公路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为何不可以通过 “一事一议 ”程序,经群众代表讨论后,让建房户自愿捐资还有农村农户每年都要购买几百车摩托车, 还有长安车、 农用车等, 这些车辆都要使用农村公路,同样可通过 “一事一议 ”程序,让购车人捐资按照此思路,由各村委会自已组织讨论,都通过了捐资办法, 具体是新购摩托车入户后, 每辆捐资 100 元,新购长安车以上的每台车捐资 300 元,农户建房每户捐资 200 元,农户在公路两边 30 米以内建房的,每平方米加收2 元按照此办法, 2010 年全镇收入捐资款 12 万余元, 2011 年 11 万余元,捐资款由各村委会委托镇交管站代收,存入各村专户进行专款专用,并由镇上进行监管。

      按照水泥路养护人员工资每公里 1500—1800 元,泥结石路 1600— 2000 元的标准, 加上区上补助, 可基本满足开支需要,部分村还有节余 (四)坚持每月对公路养护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奖惩逗硬兑现从 2008 年起,刘家镇坚持把公路养护作为常态化来抓,坚持按月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每月 25 日至 30 日为考核期考核得分多少直接和区上下拨养护经费的划拨相结合,严格按得分情况分别在半年和年终兑现奖惩 总之,刘家镇公路养护工作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努力, 但我们还在继续总结经验教训, 查找不足, 对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还要提高,为养护人员购买意外保险,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做实,让群众满意 一、学校基本概况XX 市第一中学校园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长白山麓、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占地面积 34875 平方米,建筑面积 18375 平方米学校始建于 1922 年,初始名为 “临江师中学校 ”, 1927 年经奉天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立,陈宠键被正式委任为校长;校址由张学良将军委派其秘书选定 XX 市第一中学是白山地区教育的始发地,从这里走出了国家原乒乓球队总教练、 世界乒乓球冠军许绍发; 辽宁省原副省长林声; 著名作曲家吕远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2001 年被省教育厅列为重点高中管理序列在八十八年的辉煌历程中,在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教学工作连续创新高学校现有 38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100 余人,教职工 156 人,其中特级教师 2 人,高级教师 34 人,中级教师 66 人,初级教师 45 人;省级学科带头人 12 人,市级学科带头人 23人,连续九年被评为 “XX市高中教学优秀单位 ”,连续九年被评为 “XX市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二、主要成绩和工作特色(一)教育事业发展一年来,我校以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为宗旨,科学有效地推进教育文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措施得力, 学校精神文化体系进展明显,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学校教育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以创建有形的校园标志文化, 生成文化氛围为建设目标 在学校启动 “园林化校园 ”创建活动, 成立了专门机构, 挖掘校园文化内涵, 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学校绿化美化都精心设计,学校雕塑寓意深刻象征性文化标志的创建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1922 年建校,如今已走过 88 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高起点高标准的跨越式发展之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学校飞快发展, 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已发展成为 XX 市领军学校, 学校的校史展室、 南极科普知识展室、天文科普知识展室远近有名,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军区生源基地和正在申报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文环境的创建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校长率先垂范,以德服人,人性化管理,班子成员密切协作,广大教职工心平、气顺、劲足以管理上衍生出的 “依法治校 ”长效机制为建设目标我校确立了XX 市一中发展规划,制定完善了各项制度,以 “法治 ”置换 “人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教育的 “法治 ”也是教育文化元素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依法治校, 依法治学, 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是我们办学的原则,有效地激活了师生遵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