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锁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探索.doc
5页连锁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探索 何永权(广西职业技术学院530226)【摘要】现代连锁商业模式是新时代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尤其连锁餐饮企业在信息化技术全面普及的背景下,连锁企业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成为主要管理方式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连锁企业管理模块和信息技术的功能模块动态匹配度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运行效率,信息技术功能不能及时满足连锁企业动态管理的需求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连锁企业经营和管理结构特点,提出连锁企业信息技术模块化从连锁企业动态管理的角度去完善管理系统,为连锁企业管理系统软件供应商提供借鉴关键词】连锁企业;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一、引言企业连锁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零售业快速形成组织规模的商业发展模式,我国自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了如麦当劳等快速知名食品餐饮进入中国后,连锁商业模式在餐饮、超市、教育、房地产中介等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连锁企业管理无疑都是用信息技术作为系统管理平台,连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未来连锁企业核心管理方法笔者深入到连锁超市、餐饮等企业调研和考察后发现,信息化管理系统核心是管理模块信息化,信息模块和连锁企业管理功能的匹配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核心关键就是如何缩短管理功能开发环节,使得信息化模块更符合连锁企业管理要求,在实践应用中提高连锁企业管理效能。
为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连锁企业需要考虑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与连锁企业管理组织架构及动态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味着连锁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功能模块是符合连锁企业组织结构与动态业务管理一致性的要求,这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是连锁企业需要的管理系统但是,在实践应用中,这三者并没有保持一致,有些信息系统管理模块甚至是缺位状态,这就直接导致连锁企业出现管理效能低下和决策错误等问题出现,因此对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与连锁企业动态管理匹配度需要重视和及时修正二、连锁企业经营网络分析解决信息系统功能不匹配性问题,首先要对连锁经营企业经营网络结构分布进行全面了解和界定连锁企业与其他非连锁企业的分于布区别在连锁企业主体间呈网络化分布,企业经营规模以企业的网络节点数量来界定,其组织管理结构属于多层级的经营管理结构,连锁企业以星型网络分布结构为主要分布类型在连锁企业管理网络层级分布中,根据连锁企业分布区域范围划分,主要划分为总部一区域总部一网点三个网络层级,或是总部一网点二个网络层级从网络层级结构形式来说,无论是三层级或二层级组织结构,都是呈现星型结构组织形式所以,连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结构首先要符合连锁企业的星型网络结构要求,在组织结构中采取星型的接口网络形态,这样的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连锁企业管理的匹配度更高。
在组织管理功能上,与物流系统、金融系统、人员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连锁企业管理功能结构三、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分析根据连锁企业经营网络结构和管理功能特点,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内向外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连锁企业网点(消费者终端)信息系统,包括POS系统等;第二层级为后台计算机系统,包括配送中心系统、MIS系统、总部管理系统;第三层级为总部与外部连接管理系统,包括EDI、EOS、EFT等电子网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层级分布如下图所示信息化管理是由连锁企业业务内容确定的,是为连锁企业运营而设立的三个信息系统层级这三个层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具有双向性、动态化、网络化的特性,尤其是动态化特性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完善的过程就是连锁企业业务管理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实践操作中,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完善程度往往滞后于连锁企业的业务发展水平和管理要求,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滞后或缺位的原因,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管理运营效能,从而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决策四、信息管理系统改善效能分析信息管理系统是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技术服务手段,意味着连锁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发挥企业管理的加速器作用,而不是减速器作用。
在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管理系统供应商必须要熟悉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上具备前瞻性和动态管理特征,从而提高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效能建议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措施去改善提高信息管理系统效能:一是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符合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功能要求,具有星型网络分布的信息化管理功能;二是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致性和前瞻性,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要求时,必须做到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与企业管理业务保持一致,信息管理模块扩展要以二次开发为主,预留业务管理功能模块;三是信息管理系统更新定期化,尤其数据库更新和功能模块更新,以2-3年作为系统更新周期相信通过上述措施,将提高了信息管理系统与连锁企业管理的匹配度,更好实现连锁企业动态管理的目标五、连锁企业信息化的保障措施及建议提高连锁企业信息化管理效能,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意味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更新换代,在这一更新换代工作中,从企业角度出发,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方能确保信息管理系统成功更新换代具体保障措施为:(一)连锁企业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给予支持经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和标志,更是企业管理效能的表现。
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也意味着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长期需要经费支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于信息管理系统在经费上的投入要给予支持,让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更新发展,促进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二)连锁企业全员配合,动态跟踪管理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在连锁企业管理实践中,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分工合作,将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跟踪及反馈,让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得到及时完善,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更新的目标三)信息及时沟通,基层作业需要定期调查及反馈信息要保持沟通通畅,基层作业需要定期调查和反馈,提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与业务管理匹配度,在实践操作中,对于基层作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定期调查和反馈到软件服务商,这可以降低信息管理系统的二次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时间,提高连锁企业管理效能四)积极推广信息新技术,企业人员培训到位信息管理系统更新后,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让工作有关人员在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技能,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效率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员工掌握信息管理系统的熟练程度是企业管理效率的体现,更足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根本保障六、结语对于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来说,掌握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分布和管理功能动态特征,是开发出优秀的连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在电子商务和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一个高效、稳定的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它是连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企业利润的有利工具,也是企业维持长期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1]赵越春.连锁经营管理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6[2]伍海平,于湛波.现代连锁经营理论与实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3]赵丽炯.连锁经营与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