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5572321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1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陈琦Summary: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相关论述散见于《资本论》第三卷各章中,主要从虚拟资本的生成逻辑、概念内涵、存在形态、内在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讨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虚拟资本不仅仅从属于产业资本的资本形式,其存在形态具有多样性研究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防止经济脱实向虚的必要性Key:马克思;虚拟资本;实体经济:F038.1  文献标志码:A  :1008-2991(2021)06-122-007马克思在分析19世纪已经出现的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时,就虚拟资本的概念、基本特征等作出了相应规定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虚拟资本的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期货期权等新的虚拟资本形式不断出现,马克思主义的虚拟资本理论由此也得到了发展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要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虚拟资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在这里,我们从虚拟资本的生成逻辑、概念内涵、存在形态和内在性质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进行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生成逻辑虚拟资本是由生息资本衍生而来的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资本通过剥削劳动带来比原价值更大的价值,即能够生产出利润资本的这种能够生产出利润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资本作为资本,变成了商品”[1](P378)因此,当拥有货币的人将货币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时,就能够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利息,这正是生息资本的形成过程生息资本特有的运动表现为当一定的原始资本额贷放出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原始资本额回流的同时,还带来了额外的增加额作为资本贷放的货币,也正是作为这样一个会自行保存、自行增加的货币额贷出的,它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带着附加额流回来”[1](P385-386)在生息资本的独特的运动中,职能资本的中介运动看不见了,仿佛资本能够自行生出更多的资本,仿佛这是资本自身的性质生息资本独有的运动形式使得每一笔收入都能够计算出为得到这笔收入而对应的生息资本的数额生息资本的形式造成这样的结果:每一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个资本的利息,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一个资本生出[1](P526)进而也就产生了虚拟资本,即在取得每一笔收入时,都能够按照收入额和利息率计算出相应的并不实际存在的、幻想的资本额。

      其虚拟性体现在,为了在一定时期得到一定的收入,也即为了获得一定收入的索取权,人们往往愿意为得到这种索取权支付一定的价格然而,将收入看作利息,进而从收入反推出为获得这种收入索取权而需要支付的价格本身就是一种颠倒的行为,由这种颠倒赋予给收入索取权的资本价值是纯粹幻想的,只是收入资本化的结果,这种资本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代表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因而,虚拟资本的生成遵循这样的逻辑: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通过生产过程取得利潤,作为资本执行职能的货币由此具有了产生利润的使用价值,资本成为商品并且具有其独特的贷放形式,由此形成了生息资本生息资本的存在使得每一笔收入都能够计算出其对应着的生息资本额,即收入资本化,这使得汇票、国债、股票等代表一定的收入索取权的凭证具有了资本价值,然而这是虚幻的价值,这就是由生息资本衍生出来的虚拟资本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了信用的发展,收入资本化(例如汇票贴现、国债买卖和股票交易等)成为普遍的现象,虚拟资本的规模也由此不断增长二)虚拟资本的内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集中论述了虚拟资本,但并未对虚拟资本这一概念给出明确定义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中对虚拟资本的内涵进行探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虚拟资本”中论述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且用大量例证对在这种信用制度下如何产生了大量的虚拟资本作出了说明具体而言,商业信用使得商人能够以商品作为担保取得贷款,这助长了一种趋势:商人往往只是为了获得贷款而制造商品;同样地,商人为了弥补之前的贷款,往往通过购买商品来签发可以贴现的汇票总而言之,汇票已经不再是便利交易的手段,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交易的目的一旦如此,经由众多商人、投机家纷纷签发汇票后,经过多次抵押担保的商品,是否仍然存在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正如马克思的例证材料所指出的那样:“某人在国外购买那种在英国兑付的汇票,并把它送到英国的一个商行从这种汇票,我们看不出来它签发得适当还是不适当,是代表产品还是只代表风”[1](P46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同一宗商品而言,多个商人投机家签发多次汇票,这使得汇票的规模多倍扩大汇票作为货币来执行职能,不断签发和获得汇票是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虚拟资本的规模也由之不断扩大起来除此之外,马克思在第二十九章论述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时,对虚拟资本进行了更为清晰的阐释在这里,马克思将资本化作为虚拟资本的本质特征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

      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会提供的收益,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1](P529)按照这一逻辑,马克思阐述了银行资本的大部分都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这种虚拟资本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收入资本化,债权、股票等都具有了其资本价值,然而这一资本价值必然具有幻想的性质即使在债券—有价证券—不像国债那样代表纯粹幻想的资本的地方,这种证券的资本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1](P529)国债和有价证券(如股票)都具有一个共性,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会得到一定的收入,而这构成收入资本化,进而构成它们成为虚拟资本的基础就股票而言,股票的资本价值只是来源于股票能够为所有者带来收入,然而,当股票持有者最开始买入股票时,他的资本就已经作为铁路、采矿、轮船等公司的现实资本,作为资本来使用了,因而,股票的资本价值是除去这个现实资本之外的具有虚幻性质的虚拟资本这个资本不能有双重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另一次是作为在这些企业中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它只存在于后一种形式,股票不过是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一个相应部分的所有权证书[1](P529)综上所述,无论是汇票、国债、股票,都代表着对未来收入的索取权,这是形成收入资本化的基础,进而是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原因。

      因此,虚拟资本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素:信用制度、收入索取权、可以转让、与现实资本运动过程无关由此可将虚拟资本定义为是这样一种凭证,即在信用制度发展起来的基础上,持有这种凭证代表着具有对未来收入的索取权,同时可以将凭证转给其他人,这种凭证的转让和运动过程与现实资本的运动过程无关三)虚拟资本的存在形态通过对虚拟资本内涵的界定,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论述的虚拟资本的各种存在形态第一,汇票汇票是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产生的债券凭证,它基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衍生而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得商品的买和卖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商人卖出商品,但并未取得货币,而是取得一种代表对买方债权的凭证,这种凭证就是汇票由于这种汇票既是信用制度的产物,又代表对未来收入的索取权,可以贴现(转让),并且与现实资本无关因此,汇票是虚拟资本的存在形态之一第二,国债国债是公众购买的一种凭证,国家承诺为拥有这种凭证的人定期提供收入例如,某人购买了100镑年利息率为5%的国债,那么凭借这张国债,他每年能够获得5镑的收入正因为有5镑年收入的索取权,他能够将这张国债以100镑的价格转让给别人,100镑形成了这张国债的资本价值,但这是一种虚拟资本。

      因为他原来的100镑早已被国家用掉了,而之所以能够以100镑卖出,只是因为他具有5镑年收入的索取权第三,股票企业发行股票的目的是为其现实资本运动筹集初始资本,购买股票的公众能够凭借股票所有权,从企业所实现的利润中分得一部分,即为股息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也是代表对未来收入索取权的一种凭证而且,股票能够转让股票价格实际上也是收入资本化的资本价值,这种资本价值是完全虚拟的因为在购进股票时,资本已经作为现实资本发生作用,而股票之所以能够具有价格,是因为其所有权代表着对未来收入的索取权,其资本价值是收入资本化的结果,因而股票也是虚拟资本的存在形态之一四)虚拟资本的内在性质从虚拟资本的内涵及其存在形态,我们可以归纳虚拟资本的三大性质,分别为虚拟性、投机性和欺诈性第一,虚拟性意味着虚拟资本所具有的资本价值完全是幻想的和虚拟的价值,其价值变动也与国家的真实财富水平变动无关上文已经论述了虚拟资本的资本价值来源于收入资本化过程,收入之所以能得出一笔资本,源自生息资本这一表现形式,所以马克思说“生息资本一般是一切颠倒错乱形式之母”[1](P528)然而,虚拟资本仅仅只是收入索取权的凭证,它决不能代表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其价值变动也不能代表现实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只要这种证券的贬值或增值同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一国的财富在这种贬值或增值以后,和在此以前是一样的[1](P531)第二,虚拟资本这种资本形式的存在,给予投机家更大的投机空间这种投机的可能性来源于虚拟资本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虚拟资本的资本价值是收入资本化的过程,其大小取决于这种凭证能够索取的预期未来收入额的大小,以及现有利息率的大小以股票为例,当在某一时点上,由于企业采取了新技术,或者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预期企业的盈利效应将会增加,预期股票能带来更高的未来收入,那么股票的资本价值就将上升这种证券的市场价值部分地有投机的性质,因为它不是由现实的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预先计算的收入决定的1](P530)由于经济形势好转,利息率降低,也会导致股票的资本价值上升,例如利息率从5%下降到2.5%,那么股票的资本价值就将增加一倍第三,欺诈性是与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及其可能引致的危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欺诈性在汇票这一虚拟资本的存在形态上最为明显这是因为相对于取得国债和股票,取得匯票更为简单,只需要制造商品或者出卖商品,因而在汇票形式上,虚拟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然而一旦这些汇票同时要求转换为金(货币),那么就将出现金(货币)不足进而引致贴现率上升、货币紧缩和支付停滞。

      可以依法要求兑换为金的总额是15 300万镑,而用来满足这种要求的金只有1 400万镑”[1](P451)这种欺诈性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为了获取能够抵押以获得贷款的汇票,企业不断地制造大量商品之所以制造这么多的商品,并非是因为市场上的需求旺盛,而完全是因为通过制造商品以获得汇票能够获得贷款,商业界充满的这种欺诈就造成生产过剩以及经济危机于是就产生了为换取贷款而对印度和中国实行大量委托销售的制度这种制度……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1](P459)二、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的新发展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虚拟资本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处于刚刚兴起的状态随着虚拟资本的不断发展,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一)虚拟资本所处地位的改变虚拟资本由生息资本衍生而来,马克思关注到了这一资本的新形式,并对其作出了系统论述然而,马克思语境下虚拟资本这一资本形式只是处于从属地位,而产业资本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形式,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本论》的核心是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因此马克思研究最为深入的是产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相比较而言,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论述是相对不足的。

      第二,在马克思所处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产业资本的覆盖面是最广泛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