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常识与自救.docx
5页地震常识与自救之震后心理手册一、灾后的身心反应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 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够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处还能适时 鼓励别的受灾人群,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 延长复原的时间1、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象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 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 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每 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在灾难后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人对于非 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大多数人在灾难过去数月之内这些反应都会自己缓解,这些心理反 应与身体症状包括:(1)心理反应恐惧和担心•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 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重复回忆• 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2)身体症状•疲倦 •发抖或抽筋•失眠 •呼吸困难•做恶梦 •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 •恶心•记忆力减退 •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 •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 •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 •反胃、拉肚子二、面对地震专家教你消解心理恐慌遭受震感的人,可能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是抱怨,地震了,为何事先没预报;二是恐慌, 担心在下楼或乘电梯时发生意外,尤其对高层建筑避险心有余悸。
这些都是正常心理因为 不确定性和应急性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心理医生关注的是,公众在恐慌后,如 何调整心态,增强预防理性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面对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 于事,也于事无补这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 伤亡和损失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 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否则凶多吉少日本曾有 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和好心态就是逃生力和减 灾力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 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 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素胆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不知赶快逃离,最终遭致危险尽管每一个人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 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 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设 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专家认为,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训练有关,平素加强人 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 的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还是全国的防灾日,都要组织 大规模的防灾演习而我们安全预防教育则相对匮乏,比如许多高层建筑职员不掌握自救知 识,没经过逃生演练,由于无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实,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优于 普通建筑,并且设有若干应急楼层,知道这些,自然就能冷静应对了1、 纾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交流•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 己•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休息•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让时间抚平创伤•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2、 如何疏导恐慌情绪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大胆说出你的恐慌。
这时最好选择、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 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 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 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 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 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 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 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 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3、如何应对痛失亲人哀伤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沉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 那么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 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而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 如此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 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等。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救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 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 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 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 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 是极不利的三、危机心理干预据采访调查,许多灾民在地震后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地震造 成的心理阴影,例如噩梦连连,“闭上眼睛,就是房屋倒塌情景或者是整天头晕,眼 前所有的东西都在晃动,双腿无力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 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 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 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 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回顾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 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亲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
震后余生 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数 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 • 28” 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 群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 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1、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 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 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 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 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 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地震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 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 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 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 与支持等。
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2、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 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 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 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 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 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 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四、八招教你震后自我情绪调整1) 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2) 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3)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用抗焦虑剂或助眠药来协助,这只是 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4)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多点准备可让自己多一 份安心5) 近期少安排些事务给自己,一次处理一件事情。
6) 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心理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 和他们谈谈感受7) 规律运动,规律饮食(尤其青菜、水果),规律作息,照顾好身体注意这段时间 免疫力容易变差,小心感冒8) 学习放松技巧,如听音乐、打坐、瑜珈、太极拳或肌肉放松技巧(可请心理专业人 员教导)我们怎样帮助自己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难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以 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我们要:•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我们不要:•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 之一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 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灾后心理援助时如何避免套话不应该说的应该说的时间能治愈一切。
你一定会感到这痛苦永远无法忘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想开点儿这真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你深爱的人可以安息了你深爱的人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