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doc

8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12418030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4M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 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 (中心)、开头段(观点) 、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 筛选组合,定向表述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在首段 ---- 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

      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 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 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3、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 ----为了什么 ----- 做了什么 ---- 结果怎样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 ---- 关键要答出“变”来,如:他从以前 变得 5、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 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 ,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

      ”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 “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7、景物描写的作用 ----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8、“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 ----在文中指的是 9、“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 。

      10、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11、写作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示范举例:1.是什么?我们在回答“是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持问题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是”前面的语句都该保留 (例:《养花》的最后一句)2.为什么?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原因,再讲结果讲清原因时,要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问题时,要加入“因为 所以 ” “由于 因此 ”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3.怎么样?我们在回答“怎么样”这类问题时,一般要着重讲清过程或状况 (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五壮士是怎样痛歼敌人的?”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描写五壮士如何引敌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的过程进行回答,回答时还要把五壮士的神态、语言以及杀伤敌人的情况讲具体。

      )三、巧妙借助 "原话 " ,确定解题空间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就要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理解,体会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作答四、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所谓 "言之有理 "就是让我们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或谓之 "自圆其说 " 只要我们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我们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寻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现举4例: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 ; 找近义词、反义词等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五、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 (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答题时间,先易后难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

      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五大方法巧妙运用,希望不要让阅读题成为你的难题飞人 —— 刘翔小时候的刘翔是个顽皮的男孩,“胆子大 ”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看到他比别的孩子更顽皮,家长才把他送到少年体校体校的道路走得并不很顺利,他几乎决定放弃,但一件事情改变了年少的刘翔的决定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已经70岁了,此前老人家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但70 岁那年突然就想学,而且学会了,老人说自己学会了去哪儿都方便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骑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呢?现在回想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这个行动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开始的时候,刘翔练的是跳高,他很自信地说:“如果我的身高能够达到两米,我在跳高项目上将会很有作为 ”他当时已经拿过上海市少年跳高冠军了,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跳高人才但是就是那一年,他现在的跨栏教练孙海平看上他了用孙海平的话说,跨栏选手需要胆量,很多人看到1 米多高的栏横在眼前就不敢过,而刘翔有这样的胆量,再就是从他练跳高看,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很好2000 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