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利与弊.doc
2页浅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利与弊黑龙江省大庆乘风二小学:范桂丽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是现代语文课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辅助教学的边缘科学手段但它一出现,就以更广泛的用途,惊人的速度,高效率,凸现出非同一般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其中的弊端也就显示出来下面,就其利弊,分析一下一)、语文学科同信息技术整合,从知识的蕴涵量上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使远隔重洋的通信对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也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教师为自己上课,而且能够互相对答;同时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查阅世界各地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整合,显而易见,会使学生增大阅读量,更广泛地接触以往所无法了解的知识,开拓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空间二)、它图文并茂不但给人以直接的知识感受,也能给人以近距离形象的接触使用整合技术,更具形象性能将学生的思维,由形象诱导进抽象世界里,客观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三)、能解放教师的双手,使教师的查找资料时间缩短,课堂上采用实物和影像投影技术,也可以减少粉笔字书写量,客观上起到了绿色无污染的教学新景象四)、具有超强吸引力,富生动感和趣味性,更易于使学生接受、理解。
五)、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后,还能随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质疑性学习,使学生更有学习意识这样,学生会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出不同于教师抽象讲解的感情和意识,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进入了生命领域有了这种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它使学生亲身参与,同时也重视自己的直接经验,使其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使学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质疑,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整合后的技术也有不尽人意处:(一)、设备使用不配套,在运行中,有时弊大于利比方说,课堂上使用的显示屏太小,屏上数据信息模糊,使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网上内容,尤其是距离远的学生长期观看会造成近视上升;近处学生又会受到静电辐射,长期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班级后排有些学生又会因为距离较远,会急于找班主任串座位,造成班级管理上的波动,课堂上秩序混乱二)、有些网上软件的制作,粗糙乏味,只是简单的数据排列,或单一图片展示,并未给学生以知识的全貌,甚至使知识更抽象比方说古文言文的讲解,使用信息技术总有生拉硬拽的迁就感,实虚词用法只能是陈列,历史资料有时短缺,甚至不科学,这样则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反应。
三)、信息技术还能使一些学生养成迷恋网上游戏的不良习惯学生总是趁老师不在班级偷偷摸摸玩上几分钟,之后觉得不够劲,慢慢便偷偷跑到校外的网吧中去寻找感官上的刺激长此以往,危害不亚于吸毒,会使学生不务“正业”四)、有些教师在使用上会养成一种依赖后遗症这样会造成教师走入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盲区从而忽略钻研教材教法,放弃许多简洁而易行的好的讲课方法比如,语文教师写板书一事,有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有些教师为增强课容量和讲课速度,可以将生字生词打在软盘上,粘贴在网络中,看起来简洁明快,殊不知,这样不但不能给学生以条理化,科学地传授字词知识,尤其是不能从字体上给予学生美育上的潜在影响,这样下去,学生不知笔顺先后,错字连篇:老师板书差些的更不知去改变现状,而一味用信息技术去敷衍,这样的后果将可想而知总之,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整合应得到科学的运用,而绝非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