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流体输配管网-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91348649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0M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2 2章章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与水力计算 2.12.1气体管流水力特征气体管流水力特征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v竖管内的重力流竖管内的重力流例例1 1:如右图示:如右图示管内气体由管内气体由1 1流向流向2 2断面,能量方程为:断面,能量方程为:其中:其中:P Pj1j1=0=0,, P Pj2j2=0=0,, v v1 1=0=0,上式,上式变为:变为:2.1 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 *结论:结论:Ø流动损失的压力来源于进出口之间的流动损失的压力来源于进出口之间的位压Ø位压动力大小取决于管道进出口高差位压动力大小取决于管道进出口高差和内外气体密度差和内外气体密度差Ø当密度小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上;当密度小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上;当密度大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下当密度大于室外空气密度,流动向下 vU U形管内的重力流形管内的重力流例例2 2:如右图示,假设管内气体由:如右图示,假设管内气体由1 1流向流向2 2断面,断面断面,断面1 1和和D D间能量方程为:间能量方程为:以上两式相加得:以上两式相加得:断面断面D D 和和2 2之间的能量方程为:之间的能量方程为: * *结论:结论:ØU U型管道内的气体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型管道内的气体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ρ1 1-- ρρ2 2))和管道高度(和管道高度(H H2 2—H H1 1)之积。

      之积Ø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v闭式环型管内的重力流闭式环型管内的重力流例例3 3:如把例:如把例2 2图变为右图,形成图变为右图,形成封闭循环管道,其能量方程为:封闭循环管道,其能量方程为: * *结论:结论:Ø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ρ1 1-- ρρ2 2)和管道高度()和管道高度(H H2 2—H H1 1)之积Ø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 *结论:结论:Ø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于两竖直管段内的气体密度差(ρρ1 1-- ρρ2 2)和管道高度()和管道高度(H H2 2—H H1 1)之积Ø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密度相对较大的竖管内气体下流,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小的竖管内气体上流 气体压力管流水力特征气体压力管流水力特征 当管道内部、管道内外不存在密度差,当管道内部、管道内外不存在密度差,或是水平管网,则有:或是水平管网,则有: g g((ρρa a-ρ-ρ)()(H H2 2-H-H1 1))= 0= 0即位压为零,则式:即位压为零,则式:变为:变为:即:即: 结论结论1 1:: 位压为位压为0 0的管道中,两断面之间的的管道中,两断面之间的流动阻力等于两断面间的全压差。

      流动阻力等于两断面间的全压差对公式:对公式:变为:变为: * *结论结论::Ø当管段中没有外界动力输入时,下游断面的全当管段中没有外界动力输入时,下游断面的全压总是低于上游断面的全压;压总是低于上游断面的全压;Ø 当当 下游断面的静压低于上游断下游断面的静压低于上游断 面的静压;面的静压;Ø 当当 两断面的静压相等两断面的静压相等Ø 当当 下游断面的静压大于上游断下游断面的静压大于上游断面的静压面的静压 压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的气体管流水力特征压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的气体管流水力特征由由 得得:12 H2H1压力作用重力作用 结论:结论:§第一项两断面之间的全压差反映压力作用;第第一项两断面之间的全压差反映压力作用;第2 2项位压反映重力的作用;二者综合作用,克项位压反映重力的作用;二者综合作用,克服流动阻力服流动阻力ΔPΔP1~21~2,维持管内流动维持管内流动二者的综二者的综合作用并非总是相互加强的。

      合作用并非总是相互加强的§若压力驱动的流动方向与位压一致,则若压力驱动的流动方向与位压一致,则二者淙合作用加强管内气体流动,二者淙合作用加强管内气体流动,§若驱动方向相反,则由绝对值大者决定若驱动方向相反,则由绝对值大者决定管流方向;绝对值小者实际上成为另加管流方向;绝对值小者实际上成为另加流动阻力流动阻力 2.22.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和方法ü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管径或阻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管径或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设备准备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或者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管道尺寸或者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管道尺寸 ü*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理论依据: 流体力学一元流体流动流体力学一元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和能能量方程量方程及及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动力设备动力设备提供的压力等于管网总阻力,串联管路总阻提供的压力等于管网总阻力,串联管路总阻力等于各段管路阻力之和力等于各段管路阻力之和。

      管段中的流动阻力包括管段中的流动阻力包括沿程阻力沿程阻力和和局部局部阻力阻力 摩擦阻力的计算摩擦阻力的计算其中:其中:λλ为摩阻系数,为摩阻系数, l为管长,为管长,d d为管径或流速当量为管径或流速当量直径(直径(4R4Rs s,,R Rs s=f/x=f/x),),R Rm m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对高中压燃气管网(对高中压燃气管网(P P>>10KPa10KPa)由动量方程、气体状)由动量方程、气体状态方程和连续方程得:态方程和连续方程得:(2-2-1) λ摩阻系数的确定:摩阻系数的确定:1 1、层流区、层流区R Re e<<200020002 2、临界区、临界区R Re e=2000-4000=2000-40003 3、紊流区、紊流区R Re e>>40004000 对低压燃气管网(对低压燃气管网(P≤10KPaP≤10KPa)式)式2-2-12-2-1可简化为:可简化为: 谢维列夫公式1、新管公式、新管公式v新钢管公式新钢管公式v新铸铁管公式新铸铁管公式v综合公式综合公式2、旧管公式、旧管公式v旧钢管公式旧钢管公式v旧铸铁管公式旧铸铁管公式v综合公式综合公式 局部阻力计算局部阻力计算<流体输配管网流体输配管网>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 *1 1、、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的风道流速(经济流速)经济流速) ,然后根据风道内的风量来确定风道断面尺寸和阻力损失)*2*2、、压损平均法压损平均法(风管系统的风机压头已知或对分支管进行阻力平衡)*3*3、、静压复得法静压复得法(特别适合于多条主风道,而每条主风道又有很多分支道,出风口或末端装置均有相同的静压) 水力计算步骤(假定流速法)水力计算步骤(假定流速法)v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Ø绘草图,编号绘草图,编号Ø确定流速确定流速Ø确定管径确定管径Ø计算各管段阻力计算各管段阻力Ø平衡并联管路平衡并联管路Ø计算总阻力,计算管网特性曲线计算总阻力,计算管网特性曲线Ø根据管网特性曲线,选择动力设备根据管网特性曲线,选择动力设备 水力计算步骤(平均压损法)水力计算步骤(平均压损法)v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确定流量分配Ø绘系统图,编号,标管段绘系统图,编号,标管段L和和Q,定最不利,定最不利环路。

      环路Ø根据资用动力,计算其平均根据资用动力,计算其平均RmØ根据根据Rm和各管段和各管段Q,确定其各管段管径确定其各管段管径Ø确定各并联支路的资用动力,计算其确定各并联支路的资用动力,计算其Rm Ø根据各并联支路根据各并联支路Rm和各管段和各管段Q,确定其管,确定其管径 水力计算步骤(静压复得法)水力计算步骤(静压复得法)v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计算前,完成管网布置Ø确定管道上各孔口的出流速度确定管道上各孔口的出流速度Ø计算各孔口处的管内静压计算各孔口处的管内静压Pj和流量Ø 顺流向定第一孔口处管内流速、全压和管道尺寸顺流向定第一孔口处管内流速、全压和管道尺寸Ø计算第一孔口到第二孔口的阻力计算第一孔口到第二孔口的阻力P1·2Ø计算第二孔口处的动压计算第二孔口处的动压 Pd2Ø计算第二孔口处的管内流速,确定该处的管道尺寸计算第二孔口处的管内流速,确定该处的管道尺寸Ø以此类推,直到确定最后一个孔口处的管道断面尺寸以此类推,直到确定最后一个孔口处的管道断面尺寸 2.3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v首先完成管道布置、设备和各排送风点位置的确定;首先完成管道布置、设备和各排送风点位置的确定;v排送风点风量和各管段风量的确定排送风点风量和各管段风量的确定v计算步骤见计算步骤见管道流速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管道流速和管道断面尺寸的确定((1 1)绘制系统图)绘制系统图((2 2)确定管内流速)确定管内流速 一般采用经济流速,表2-3-1~3(3)根据确定流速确定风管管径,计算阻力(包括摩擦阻力(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摩擦阻力计算选最不利环路计算阻力uλ值的确定 uRm值的计算和修正制成图表,已知制成图表,已知流量、管径、流速、阻力流量、管径、流速、阻力四个参数中四个参数中两个,可查得其余两个,是在一定条件下锝出两个,可查得其余两个,是在一定条件下锝出Rm值的计算和查取(标准状态下): 返回 R Rm m值的修正:值的修正:((1 1)密度、运动粘度的修正)密度、运动粘度的修正((2 2)温度、大气压和热交换修正)温度、大气压和热交换修正式中 ((3 3)管壁粗糙度的修正)管壁粗糙度的修正 <流体输配管网流体输配管网>u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主要考虑当量直径的确定,有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1)流速当量直径例2-1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有一表面光滑的砖砌风道(K K==3mm3mm),断),断面面500×400mm,L=1m3/s,求Rm 解:解:v==1÷(0.4 × 0.5)=5 m/s Dv=2ab/(a+b)=444mm查图查图2-3-1 得得Rm0==0.62Pa/mKr=(3 ×5)0.25=1.96Rm=1.96 ×0.62=1.22 Pa/m((2 2)流量当量直径)流量当量直径 例2 同例1解:v=1÷(0.4 × 0.5)=5 m/s DL=1.3(ab)0.625/(a+b)0.25=478mm查图2-3-1 得Rm0=0.61Pa/mKr=(3 ×5)0.25=1.96Rm=1.96 ×0.61=1.2Pa/m 局部阻力计算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1 1)目的:管路风量达到预期值,力求各支路)目的:管路风量达到预期值,力求各支路阻力相等,各管路阻力差小于阻力相等,各管路阻力差小于15%15%,含尘风管小,含尘风管小于于10%10%((2 2)平衡的方法:)平衡的方法:§调整管径调整管径§阀门调节:阀门调节:ζ 通过查手册获得 2.3.1.5 2.3.1.5 计算系统总阻力和获得管网特性曲线计算系统总阻力和获得管网特性曲线(1)系统总阻力: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阻力之和。

      2)管网特性曲线:A)B)或其中: 计算例题计算例题例2-3 如图所示通风管网风管用钢板制作,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气体温度为常温除尘器阻力为1200Pa,对该管网进行水力计算,并获得管网特性曲线返回 [解]: 1 1 1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 2 2 2.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选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选择1-3-5-1-3-5-除尘器除尘器-6--6-风机风机-7-7为最不利环路为最不利环路 3 3 3 3.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及选定的流速,确定最不利环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路上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根据表根据表2-3-32-3-3,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时,风,输送含有轻矿物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12m/s12m/s,水平风管,水平风管14m/s14m/s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风,取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风,取 5 5%的漏风系数,%的漏风系数,管段管段 6 6及及 7 7的计算风量为的计算风量为 6300*1.056300*1.05== 6615m6615m3 3//h h。

      管段管段1 1 水平风管,初定流速为水平风管,初定流速为14m/s14m/s根据 Q Ql l== 1500m1500m3 3/h/h((0.42m0.42m3 3/s/s)、)、v v1 1= 14m/s= 14m/s所选管径按通所选管径按通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D D1 1==200mm200mm;实际流速;实际流速v v1 1==13.4m/s13.4m/s;由图;由图2-3-12-3-1查得,查得,R Rm1m1=12.5Pa/m=12.5Pa/m 同理可查得管段同理可查得管段3 3、、5 5、、6 6、、7 7的管径及比摩阻,的管径及比摩阻,具体结果见表具体结果见表2-3-52-3-54 4 4 4. .确定管段确定管段2 2、、4 4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力,见表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力,见表2-3-52-3-55 5 5 5. .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例如:例如: 800380500380 420800400420410*315420 返回6 6.计算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见表2-3-5)7. 7.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继续 图 <流体输配管网流体输配管网>返回8. 8.计算系统总阻力,获得管网特性曲线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路1-3-5-6-7阻力之和。

      继续 返回1返回2 均匀送风管道设计均匀送风管道设计一、设计原理继续静压产生的流速为:静压产生的流速为:空气在风管内的流速为:空气在风管内的流速为:空气从孔口出流时的流速为:空气从孔口出流时的流速为:如图所示:出流角为如图所示:出流角为α:: 返回孔口出流风量:由上式得f0上的平均流速v0为:继续 返回v风口的流速分布如图风口的流速分布如图::(矩形送风管断面不变)(矩形送风管断面不变)v*要实现均匀送风可采取的措施(要实现均匀送风可采取的措施(如图如图)) 1、设阻体;、设阻体; 2、改变断面积;、改变断面积; 3、改变送风口断面积;、改变送风口断面积; 4、增大、增大F,减小,减小f0继续 返回 二、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二、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保持各侧孔静压、流量系数相等保持各侧孔静压、流量系数相等, 增大出流角增大出流角1、、保持各侧孔静压保持各侧孔静压Pj相等;相等; 2、保持各侧孔流量系数μ相等; μ与孔口形状、流角α以及L0/L= 有关,当α大于600, μ一般等于0.6 3、增大出流角α,大于600,接近900 返回三、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流量系数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流量系数1、、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由直流三通局部阻力系数:由L0/L查表查表2-3-6;;2、侧孔、侧孔流量系数流量系数μ=0.6~0.65;;四、四、均匀送风管道计算方法均匀送风管道计算方法确定侧孔个数、侧孔间距、每个孔的风量计算侧孔面积计算送风管道直径和阻力继续 返回五、计算例题计算例题如图所示:总风量为如图所示:总风量为8000m3/h的圆形均匀送风管道采的圆形均匀送风管道采用用8个等面积的侧孔均匀送风,孔间距为个等面积的侧孔均匀送风,孔间距为1.5M,确定,确定其孔口面积、风管各断面直径及总阻力其孔口面积、风管各断面直径及总阻力。

      继续解:1、确定孔口平均流速确定孔口平均流速v0,, 注意:注意:把每一段起始断面的动压作为该管段的平均把每一段起始断面的动压作为该管段的平均动压,并假设动压,并假设μ、、λ为常数,将产生一定误差,但在为常数,将产生一定误差,但在工程实际是允许的工程实际是允许的 (2-3-24)2.3.1.8 中、低压燃气管网水力计算l低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低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 对低压燃气管网(对低压燃气管网(P≤10KPaP≤10KPa)由式)由式2-2-12-2-1’’’可得:可得:1、层流区Re<21002、临界区Re=2100~3500λ摩阻系数的确定: 1) 钢管2) 铸铁管3、紊流区Re>3500,并与管材有关水力计算水力计算图表图表编制条件:编制条件:分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分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密度、运动年度、温度为常数密度、运动年度、温度为常数 l中、高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中、高压管道摩擦阻力计算公式(2-3-30) 对中压燃气管网(对中压燃气管网(P≥10KPaP≥10KPa)由式)由式2-2-12-2-1’’ 可得:可得:λ摩阻系数的确定:1) 钢管2) 铸铁管l中、高压管道水力计算中、高压管道水力计算图表图表 §室内燃气管道计算 在室内燃气管运计算之前,一必须先选定和布置用户燃气用具,并画出管道系统图。

      计算步骤: 1.将各管段按顺序编号,凡是管径变化或流量变化处均应编号 2.求出各管段的额定流量,根据各管段供气的用具数得同时工作系数值,可求得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3.由系统图求得各管段的长度,并根据计算流量预定各管段的管径 4.算出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求出其当量长度,可得管段的计算长度 5. 用水力计算图查得各管段比摩阻,计算阻力,并修正 6.计算各管段的附加压头(重力压头)7.求各管段的实际压力损失10.求室内燃气管道的总压力降,对于人工燃气计算压力降一般不超过80~100Pa(不包括燃气表的压力降) 9.以总压力降与允许的计算压力降相比较,如不合适则何改变个别管段的管径例 2-5】试作五层住宅楼的室内燃气管道的水力计算,每家用户装双眼灶一台,额定用气量为l.4Nm3/h,燃气密度为0.46kg/Nm3,运动粘度为 25 x 10-6m2/s. 返回 返回 低压管网计算压力降返回继续燃气种类单层建筑多层建筑人工煤气150Pa250Pa天然气250Pa350Pa液化石油气350Pa450Pa低压管网总计算压力降ΔP=0.75Pn+150Pa人工燃气Pn=1000Pa天然气Pn=2000Pa液化石油气Pn=3000Pa干管:0.5Pn,庭院管: 0.15Pn室内管 习题作业一: 有一炬形断面的均匀送风管,总长L=12m,总进风量L0=9600m3/h。

      均匀送风管上设有4个侧孔,侧孔间的间距为3确定该均匀送风管的断面尺寸、阻力及侧孔的尺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