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下的语文教学策略.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3877811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6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身心阶段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小学生具有显著的身心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以此制定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是整个小学教育学科的基础之重,如何应用身心发展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每个从事基础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和任务关键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语文教学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部分:一是生理的发展也称之为身体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即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具有一般规律和特点的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要求下,如何制定出有利于小学生教学的教学策略,特别是语文基础学科,问题还得回归到学生本身,我们的目光仍然是研究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而制定的教学策略才是科学的,可行的。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特点认知(一)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整个小学学段表现出一定的递增性、阶段性其中生理发展制约着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反作用于生理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般特点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这一时期,学生呈现出典型的阶段特点小学生思维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对知识的认知局限于表象肤浅的认识阶段他们的身心特点呈现出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上,对待新生事物有好奇欲,探索欲小学生的感性认识非常活跃,发散性思维明显,但多呈现出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还不能分角度,概括性的认知知识而且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处于初级阶段,自制力差,短时间精力充沛这些都是小学生阶段的身心特点三)发展的不平衡性显著小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主要呈现在发展速度不平衡不同的年龄段发展的方面有所不同小学生的特点在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受家庭教育和社会熏陶的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早熟,有的显得过于滞后在男女身心发展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发展小学阶段,女生身心发展相对于男生较快。

      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显著在每个小学学段的学生,甚至每个学生之间,他们的发展都会变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正如有100多花朵就有100种娇艳,100个叶子就有100个纹理同年龄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所处的教育影响不尽相同,他们的发展上就会有差异加之后天的影响,特别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和态度,更造就了这种个性化差异二、关于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自身因素所决定这种观点认为学生的的身心发展是自然决定的,是预定不可改变的,或者学者称之为生物遗传决定论所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班级里会有个别学生表现的极为“聪慧”,某些教师本能地认为这种聪慧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消极充满偏激的认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天之骄子”笔者认为把学生的身心发展片面的归因于人体内在机制,过分强调了内在因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外部因素所决定偏信这一观点的教师认为学生发展的好坏,特别是反映在成绩上,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在实际的调研我们也会发现,成绩好的小学生有很多家境殷实,家庭环境比较自由民主由此一部分人认为学生发展的好坏决定于环境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所谓的“孟母三迁”,人们更是觉得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观点中国古代的荀子就有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国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比如英国的洛克、斯金纳等,都认为环境是人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多重因素综合论按照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生作为发展个体它的发展是由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后天努力综合所致,其中内因是根本,也就是说自身后天的主观努力是关键因素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尤为关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属于外部环境,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发展因素三、基于身心发展规律下小学生语文策略(1)重视学校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广义上指代除了学生自身因素以外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照区域范围可分为大环境、小环境具体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所以说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环境是以上部分的综合环境的好坏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是很明显的之前论述我国古代著名的“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都是一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语文实际教学中首先我们注意学校环境的营造比如学校硬件文化,学校班级文化在基础设施上多应用国语文化宣传,教师从细节上注意对学生的言语听、写、读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比如故事会、作文比赛、书法大赛,形成体系化。

      只有这样,营造出良好的学校教学环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国语之唯美、汉字之精绝家庭教育上必须重视父母是孩子教育的天然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中父母教育至关重要,鉴于第一部分我们分析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配合语文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人物,这涉及到预习——练习——应用等每个教学的环节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依靠学校、依靠老师,心安理得地认为只要把学生按时送到学校,即完成了他们的教育角色实际上,这样的错误认知耽误了多少学生我们不得而知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方法、心理动态,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关心因为小学生首先是人,而且是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个体2)教师重视用“孩子”的角度设计教学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我们知道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性思维、强烈的好奇求知欲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发散性思维明显,因此我们应该用“孩子”的角度创新语文教学课堂增加课堂趣味性环节,设置启发式探索式语文教学情景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