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复制课件v教学案例.ppt
71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第四章 DNA的复制 Chapter 4 DNA Replication第四章 DNA 复 制DNA Replication1 引言-基因组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2 复制子3 DNA复制的几种形式4 DNA聚合酶5 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6 真核生物DNA复制7 DNA复制的调控8 小 结n重点内容: 几个重要概念:DNA的复制、复制子、复制眼、复制叉、DNA聚合酶、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的先导链、DNA的后随链、冈崎片段;不同生物基因组复制子数目;线性DNA复制末端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复制、滚环复制及D-环复制的机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II、 III 的性质比较,DNA聚合酶与缺口平移法制备探针;DNA复制的起始、延伸及终止n了解内容: 基因组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复制叉移动方向的确定;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各自的功能;DNA复制的调控 2 复制子(replicon)2.1 复制子的定义2.2 不同生物复制子的数目2.3 复制眼概念2.4 复制叉概念及其移动方向的实验确定2.5 复制的模式-起点、方向和速度2.1 复制子的定义DNA中发生一次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 。
复制子是根据它含有复制所需的控制元件来定义的,在复制启动位点具起始点(origin),在复制终止位点具终点(terminus)起始点仅作用于所在复制子 注:在每个细胞周期中,每个复制子发生一次复制,且只发生一次n质粒一般是一个自主环状的DNA基因组,构成一个独立复制子;n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一般只含一个复制子,在唯一的起始点启动就会引起整个基因组复制;n真核生物基因组含多个复制子(一般40-100kb/个) 2.2 不同生物复制子的数目2.3 复制眼概念 复制眼:在一个长的未复制区域内DNA已经复制的区域Replication eye复制叉:双螺旋DNA两条亲本链分开使复制能进行的部位2.4 复制叉的概念及其移动方向的确定复制叉移动方向的确定放射性自显影法:对于大基因组内的不确定区域,两次连续的放射脉冲可以用来标记复制的移动如果一个脉冲比另一个脉冲强,我们可以用相对的标记强度来区分,这些可用放射自显影观察单向复制:在复制眼的一端,一种类型的标记后紧跟着另一种标记;双向复制:在复制眼的两端产生一种(对称的)模式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2.5 复制的模式-起点、方向和速度单起点、单方向多起点、单方向单起点、双方向多起点、双方向3 DNA复制的几种形式3.1 线性DNA双链的复制3.2 环状DNA双链的复制 3.1 线性DNA双链的复制3.1.1 线性DNA复制的具体表现3.1.2 线性DNA复制时末端问题的提出3.1.3 线性DNA复制时末端问题的解决方案3.1.1 线性DNA复制的具体表现 3.1.2 线性DNA复制时末端问题的提出 所有已知的核酸聚合酶,无论是DNA聚合酶还是RNA聚合聚合酶都只从5端向3端移动,新链的合成方向与聚合酶移动方向一致,即只能是5 3; 而对于DNA的合成必需一段引物的存在,体内DNA复制时,由一段RNA引物起始DNA合成,起始后它必须切除,切除后,5端如何起始呢? 这就提出了线性DNA末端复制的问题。
复制能在新合成链的3端结束,它如何在5端启动呢? 3.1.3 线性DNA复制时末端问题的解决方案(1)通过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分子如噬菌体:滚环产生多聚复制子);(2)某种蛋白质可能会介入,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几种线性病毒核酸具有与5端碱基共价结合的蛋白质,其中了解最清楚的例子是腺病毒 DNA )3)DNA可形成特殊的结构,如在末端形成发夹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草履虫(Paramecium)的线性线粒体DNA的复制中就形成了一种交联;(4)末端是可变的,而不是精确确定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DNA末端的短重复序列的拷贝数改变(如端粒的复制);(1)通过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分子The rolling circle replicates DNAPhage A rolling circle appears as a circular molecule with a linear tail by electron microscopy. Adenovirus terminal protein binds to the 5 end of DNA and provides a C-OH end to prime synthesis of a new DNA strand.(2) 某种蛋白质介入而在真正的末端启动复制Adenovirus DNA replication is initiated separately at the two ends of the molecule and proceeds by strand displacement. (3 3)DNADNA末端形末端形成特殊结构成特殊结构A typical telomere has a simple repeating structure with a G-T-rich strand that extends beyond the C-A-rich strand. The G-tail is generated by a limited degradation of the C-A-rich strand.(4) 末端长度可变A loop forms at the end of chromosomal DNA.The 3 single-stranded end of the telomere (TTAGGG)n displaces the homologous repeats from duplex DNA to form a t-loop. Watching flash3. 2 环状DNA的复制3.2.1 -复制3.2.2 滚环复制3.2.3 D-环复制3.2.1 -复制 replication by -structure3.2.2 滚环复制replication by rolling cycles structurenX174噬菌体由一个单链环状DNA组成,这条链称为正(+)链;合成的互补链称为负(一)链。
双链体的复制以滚环复制方式进行The A protein is cis-actingPhage X174Phage X174The replication The replication by rolling cycle by rolling cycle structurestructure3.2.3 D-环复制Replication by displacement loop structur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3535D-环复制(Replication by displacement loop structure)4 DNA聚合酶4.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其功能4.2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其功能4.3 DNA聚合酶所具有的共同结构4.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其功能SOS 修复性 质质聚合酶I聚合酶II聚合酶III35外切+5 3外切+-新生链链的合成-+生物学活性10.0515生物学功能切除引物修复DNA修复DNA复 制4.1.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II、 III 的性质比较(1)DNA聚合酶 I 103 kDa的单链多肽,可以被蛋白酶切成两段,C端的2/3包括聚合酶活性位点;N端的1/3包含核酸外切酶校正活性(一次可切除1-10个碱基)。
2) 利用DNA聚合酶 I 进行缺口平移法制备探针的基本原理4.1.2 DNA聚合酶 I 与缺口平移法制备探针Nick translation replaces part of a pre-existing strand of duplex DNA with newly synthesized material. DNase 4.2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种类及其功能真核生物由不同DNA聚合酶分别负责起始和延伸三种细胞核DNA复制酶具有不同的功能: nDNA polymerase 起始新链合成nDNA polymerase 延伸先导链nDNA polymerase 可能与后随链合成有关,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 4.3 DNA聚合酶所具有的共同结构n许多DNA聚合酶有一个由三个结构域组成的大裂隙,类似于手形The common organization of DNA polymerases has a palm that contains the catalytic site, fingers that position the template, a thumb that binds DNA and is important in processivity, an exonuclease domain with its own active site, and an N-terminal domain.5 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基本过程5.1 DNA复制的起始5.2 DNA合成链的延伸5.3 DNA复制的终止5.1.1 单链DNA的产生5.1.2 3-OH引发末端的产生5.1.3 复制复合体的形成 5.1 DNA复制的起始5.1.1 单链DNA的产生解旋酶(helicase): 使DNA的两条链分开,它通常利用ATP水解来提供必需的能量;拓扑异构酶 (DNA Topisomerase )n拓扑异构酶的种类分为型和型。
n原核拓扑构酶: MW=100kD,单肽链,含34个Zn 作用是暂时切断一条DNA链,形成酶-DNA共价中间物而使超螺旋DNA松弛,然后再将切断的单链DNA连接起来每次改变一个连环数原核拓扑构酶原核拓扑构酶作用机作用机制:制:酶与酶与DNADNA结合使双链结合使双链解旋;解旋;使一条链切开,但酶使一条链切开,但酶与切口的两端结合阻止与切口的两端结合阻止了螺旋的旋转;了螺旋的旋转;酶使另一条链经过缺酶使另一条链经过缺口,然后再将两断端连口,然后再将两断端连接起来;接起来;酶从酶从DNADNA上脱落,两上脱落,两条链复原,得到的条链复原,得到的DNADNA比原来少一个负超螺旋比原来少一个负超螺旋n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也称旋转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使正超螺旋转化为负超螺旋,每次改变两个连接数Replication machineryreplicationPositive supercoilBreak DNATopoisomerase IIpass DNA through the breaknegative supercoil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单链DNA结合,阻止其再形成双链体状态X174 噬菌体的DNA在三种功能蛋白先后作用下分开成为单链:在复制起始点,噬菌体A蛋白使病毒(+)链产生缺口。
Rep蛋白提供解旋酶活性,它使两链分离SSB包绕单链形成稳定的单链形式Three proteins unwind X174 DNA5.1.2 3-OH引发末端的产生多种方法可以产生3-OH末端1)3)2)起始需要解旋酶、单起始需要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引发酶链结合蛋白和引发酶5.1.3 5.1.3 复制复合体的形成复制复合体的形成5.2 DNA合成链的延伸5.2.1 半保留复制合成两条新的DNA链5.2.2 DNA的合成是半不连续的5.2.3 连接酶将冈崎片段连接在一起5.2.4 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协调合成 5.2.5 DNA复制忠实性的控制 (1) 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DNA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