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回澜职业中学2022年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6页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回澜职业中学2022年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ω>0,函数f(x)=sin(ωx+)在(,π)上单调递减,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 )A.[,] B.[,] C.(0,] D.(0,2]参考答案:A【考点】H5: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分析】由条件利用正弦函数的减区间可得,由此求得实数ω的取值范围.【解答】解:∵ω>0,函数f(x)=sin(ωx+)在(,π)上单调递减,则,求得≤ω≤,故选:A.2. 已知全集为,集合,,则=( ).A. B. C. D. 参考答案:C略3. 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参考答案:D4.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取得最小值时的值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A略5. 设a=2,b=In2,c=,则( )A. a,或=表示) .参考答案:略16. 如右图,在正方形内有一扇形(见阴影部分),扇形对应的圆心是正方形的一顶点,半径为正方形的边长.在这个图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它落在扇形外正方形内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参考答案:略17. 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则的范围是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f(x)=loga(1﹣2x)﹣loga(1+2x)(a>0,a≠1).(1)求f(x)的定义域;(2)判断f(x)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3)求使f(x)>0的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分析】(1)根据对数函数成立的条件即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2)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进行判断和证明.(3)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f(x)的定义域为.…(2)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又∵f(﹣x)=loga(1﹣2x)﹣loga(1+2x)=﹣f(x),∴f(x)为奇函数..…(3)f(x)>0?loga(1﹣2x)﹣loga(1+2x)>0?loga(1﹣2x)>loga(1+2x).…当a>1时,原不等式等价为:1+2x<1﹣2x?x<0.…当0<a<1时,原不等式等价为:1+2x>1﹣2x?x>0.…又∵f(x)的定义域为∴使f(x)>0的x的取值范围,当a>1时为;当0<a<1时为;.…19. 已知函数f(x)=﹣x2+2x+2(1)求f(x)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g(x)=f(x)﹣mx在[2,4]上是单调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先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2)先求出g(x)的解析式,求出函数的对称轴,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解出即可.【解答】解 (1)∵f(x)=﹣x2+2x+2=﹣(x﹣1)2+3,x∈[0,3],对称轴x=1,开口向下,∴f(x)的最大值是f(1)=3,又f(0)=2,f(3)=﹣1,所以f(x)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是3,最小值是﹣1.(2)∵g(x)=f(x)﹣mx=﹣x2+(2﹣m)x+2,函数的对称轴是,开口向下,又g(x)=f(x)﹣mx在[2,4]上是单调函数∴≤2或≥4,即m≥﹣2或m≤﹣6.故m的取值范围是m≥﹣2或m≤﹣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是一道基础题.20.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xm,且f(4)=-.(1)求m的值;(2)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参考答案:(2)f(x)=-x在(0,+∞)上单调递减,证明如下:任取0<x1<x2,21. 已知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若函数,利用上述性质,(Ⅰ) 当a=1时,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只需判定单调区间,不需要证明);(Ⅱ) 设f(x)在区间(0,2]上最大值为g(a),求y= g(a)的解析式;(Ⅲ) 若方程恰有四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Ⅰ)当时, 2分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4分(Ⅱ) 1 当时,, 5分2 当时,,, 6分3 当时,,, 当,即时, 当,即时, 8分综上所述 10分(Ⅲ) 时,方程为,且; 所以对任意实数,方程有且只有两正解 12分时,方程为 14分所以时,恰有四解 15分22. 如图,圆x2+y2=8内有一点P(﹣1,2),AB为过点P且倾斜角为α的弦,(1)当α=135°时,求|AB|(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AB的方程.(3)求过点P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参考答案:【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分析】(1)过点O做OG⊥AB于G,连接OA,依题意可知直线AB的斜率,求得AB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OG即圆的半径,进而求得OA的长,则OB可求得.(2)弦AB被P平分时,OP⊥AB,则OP的斜率可知,利用点斜式求得AB的方程.(3)设出AB的中点的坐标,依据题意联立方程组,消去k求得x和y的关系式,即P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过点O做OG⊥AB于G,连接OA,当α=1350时,直线AB的斜率为﹣1,故直线AB的方程x+y﹣1=0,∴OG=∵r=∴,∴(2)当弦AB被P平分时,OP⊥AB,此时KOP=﹣2,∴AB的点斜式方程为(x+1),即x﹣2y+5=0(3)设AB的中点为M(x,y),AB的斜率为K,OM⊥AB,则消去K,得x2+y2﹣2y+x=0,当AB的斜率K不存在时也成立,故过点P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x2+y2﹣2y+x=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