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峪小学课题立项申报书(格式样).doc
10页栾川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书学 科 分 类 小学数学 课 题 名 称:《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 题 主 持 人 杨春江 课 题 组 成 员 王从新 周雪峰 冉玉营 宋红星 王战军主持人工作单位 栾川县合峪镇中心小学申 请 日 期 2015 年 4 月 立项编号 学科代码 042栾川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3填 表 说 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乡镇中心学校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限 1 人;主 要 参 与 者 不 包 括 课 题 主 持 人 ,至 少 2 人 , 最 多 5 人 三、本表报送一式 3 份,请用 A4 纸 双面打印、复印 ,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 1 份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五、栾川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通信地址:栾川县君山西路实验四小院内 栾川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邮政编码:471500联系人:杨发旺 :13014772206E-mail:yfw13014772206@4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主持人 姓 名 杨春江政治面貌 党员 性别 男 年龄 46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职称 小学高级 学科专业 数学 学历学位 大专起止时间 2015 年 4 月 6 日至 2016 年 4 月 6 日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邮政 编码 471514固定 66678162移动 13015569695E-mailLixiaoliang68@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 职称 学科 专业 学历学位 工作单位王从新 男 47小学高级 数学 本科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周雪峰 男 37小学高级数学 大专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冉玉莹 女 33小学一级数学 本科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宋红星 男 33小学一级 数学 本科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主要参与者王战军 男 53小学高级数学 大专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 预 期 成 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5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研究的背景1.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国内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在这一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叶澜、裴娣娜、余文森教授,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我校是洛阳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配备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在全县是一流的我校数学教学在全县处于领先水平,因此,我们确定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强校,特色亮校”二、研究的目标61.总体目标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有效地应用,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
通过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师在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2.具体目标(1)学生方面:通过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2)教师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信息化意识,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水平,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使广大教师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逐步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3)学校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实现学校优质、科学、和谐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构建我校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三、研究的内容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7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资源利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4.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四、研究重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资源利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5、突破难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8三、课题研究程序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研究的思路(一)研究对象:本校1—5年级实验班级二)研究时间:2015 年 4 月——2016 年 4 月三)研究关键概念界定: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四)研究途径1.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公开课,深入课题研究学校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5节公开课,平时利用多种媒体上课要成为自觉的行动,并能熟练地运用录音、幻灯、录像和课件上课,上电教课的节数达到上课总时数的95%以上2.定期组织课题专题学习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研讨会,加强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3.举办对外大型课题研讨观摩活动对全县举办课题研讨观摩活动,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观摩研讨课,课题负责人作课题研究中期汇报,组织开展全县有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论文竞赛9(五)研究人员分工课题组组长:杨春江,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包括立项申请,课题设计论证,制定实施方案等课题组副组长:王从新,协助课题组长工作,包括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课题组成员:王从新,周雪峰,冉玉营,王战军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实验的具体实施和分析工作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指导课题研究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3.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测试、抽样调查等及时发现并收集实验过程中有关材料进行分析,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出成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经验三、研究步骤(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4——2015.8)1.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聘请专家,构想总体课题实验框架,制定研究方案2.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及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对10比分析,做好课题的研究理论准备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交流相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8——2016.1)1.在各年级教学中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实践,不断完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2.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促进课题的深入研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3.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县电教站组织的课题中期评估4.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1——2016.4)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优秀论文、汇集课件2.展示研究成果,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四、研究预期成果1.研究报告2.优秀论文3.典型课件 2015 年 4 月 6 日1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同意立项负责人签字(盖章):2015 年 4 月 6 日乡镇中心学校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 月 日专家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年 月 日栾川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意见(盖章) 年 月 日9四、课题立项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