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比较.doc
7页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比较 2010 年 01 月 16 日 20:22 新浪农业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夏英: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际上是替代常规市场交易的组织创新,关联企业之间是一种准企业组织的关系各国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其基本组织模式及与其相关的组织载体的构造又是一致的本节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一、农业一体化的两种基本组织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一体化,按其涵盖程度划分,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发展类型:完全的一体化和不完全的一体化一般地说,完全的一体化是以入股入社形式或者以完全一体化合同形式出现的,按章程和合同规定,农民参与者生产的产品一定要交售给他所属的一体化公司不完全的一体化是仅有合同关系的松散型一体化完全的纵向一体化,是将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不同部门纳入一个统一的经营体系之内,一切决定均由组织这个综合体的工商企业集中做出,农场主只是按照一体化决策进行操作,实质上成为综合体的农业生产车间不完全的松散型一体化,多半是由食品加工工厂或农产品销售商与农场主签订销售合同,按双方商妥的价格、数量、时间收购农场的产品。
为了保证收购产品的质量和规格划一,有些合同也对农场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手段做出规定,公司并对农场供应一定的生产资料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合同销售是一种现代销售制度自从 50 年代美国创办农工综合体以来,农业一体化一直是解决产供销问题的最好形式产供销纵向联合形式多种多样,有私人公司、农业运销合作社和跨国公司由一体化的产前和产后部门,尤其是食品加工部门构成的市场部门,通过合同或者入股关系指导农业部门,把家庭农场纳入纵向联合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克服自由市场经济非计划性的缺陷,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一体化的合同销售类似期货交易,签订合同与交货不同时发生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这种合同已经规范化,规定商品的数量、质量、交货时间、地点、交货方式和付款方式,其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所而直接进入一体化加工厂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私人食品加工厂牵头组织的一体化生产,保证收购农场的农产品,在其农业市场上已占最大比重美国谷物的一半,法国牛奶的二分之一,由私人加工厂按合同收购其次,是农民组织的供销合作社或食品加工合作社,它们收购农产品的比重也相当大例如,1990 年由合作社加工的牛奶,法国占 50%,比利时占 65 96,卢森堡占 80%,丹麦占近 90%,荷兰占 90%。
根据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部门为参与一体化的农场提供贷款、技术指导、信息、品种、饲料及其他服务,农场则为前者提供高质量的原料产品这样,农业一体化不仅保证了购买和销售渠道的畅通,减少了流通环节和中间商的剥削,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过剩危机,堪称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流通体制改革的最大成就 无论采用农业一体化两种基本发展模式的哪一种,其组织载体都离不开最基本的企业形态选择:个人所有制、合伙制、公司企业制(股份制)、合作制结合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式和企业形态选择,我们根据投资主体资本类别划分,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一体化的企业载体通常有以下 4 种:1.非农资本直接兴办的农业公司由国有或者私有的工业、商业、金融资本直接开办的农工商综合企业,是二战后新出现的工厂式的农业生产单位一般均为大型专业化饲养厂,如养禽厂、养猪工厂,是典型工厂化了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与农业有关的农产品加工业或饲料加工工业公司为了直接获取农业原料,便到农村直接开办农场,根本动因是投资于竞争性农业,可以赚取高额利润这种农业公司大多数没有土地,只有厂(场) 房,其发展历史较短,为数不多这种形式的农业一体化在美国较流行,早在1978 年就占到销售额的 22 96。
2.多种资本控股型的混合联益公司由工业、商业、金融资本和农业企业以互相控股投资形式组成混合公司,其中包括由多个农场主合作组成的公司农场以这种公司法人团体联合的企业涉及面较广,但一般以一两个控股企业为核心,其运作机制是,由持股人拥有,控股人管理,由客户利用公司,并由持股人按股份拥有比例分红这种形式在法国很流行如法国的国有矿化公司所组织的综合体共有工矿企业、商业运输公司、银行服务等 50 多家及 400 多个农业合作社经营范围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采购、贮运、销售、出口,直到矿产品、化肥、农药、机械制造及科研服务等,样样均有,可谓复合式多种经营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刚果都有它的分公司这种“内容丰富的联合体”式联益公司,实际上是农业合作社的一种形式,与一般销售合作社不同的是,它可以收购和销售非社员的产品同时,这类联合体多元主体的资本互相渗透,而且比例很大,超出传统意义上合作社的劳动联合性质公司农场,实际上是农场主互相控股组成的农业资本家集团它们把农业的产供销的全过程或其中几个环节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不但供应物资和销售产品,并把农业生产垂直结合在自己的企业内除进行食品加工外,还经营饲料厂、肥料厂、农药厂、种子加工厂等。
公司农场在美国极受关注,然而公司农场在美国就其数目而言,并非是重要的经营形式,1982 年为 7140 个,但其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资源的集中控制可能引起的诸如垄断等经济后果在美国一家大的公司农场年销售额达数 10 亿美元,拥有数百个地方合作中心不过,这种公司农场在美国目前尚不多见3.合同式农工综合体农业有关部门以合同形式联结起来,组成农工综合体,也叫利益综合体,是西方发达国家农工一体化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综合体大多数都以一两家私人工商企业为核心,少数以合作社或者大农场为核心组成,利用合同把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联成一体参加合同的单位除农场外,主要是食品、化学、机械工业企业或者该类合作社居多,还包括运输公司和超级市场例如,法国拖拉机制造业、化肥工业、配合饲料工业、塑料工业等一系列大公司都分别组织了农工综合体专业化大农场基本上都签订合同或参与上述控股公司参与合同的农场必须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使农场内部管理满足合同要求参与合同的工商企业则有权监督和参与改进农场的经营管理,提高农场的营运效率合同经营和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在美国农业一体化中占居主导地位,尤其以合同经营更为发达,美国农场基本上都参加这种农工综合体。
早在 1980 年美国的合同销售就占到种植业销售额的 14%,牲畜产品的 38%,甜菜、加工蔬菜、柑桔分别达到 98%、85%和65%,鲜奶和肉鸡高达 89%法国小农场参加合同经营的比例较小,专业化大农场参与合同集团的比例高达 60% 4.农民兴办的产销服务型组织——合作社合作社是发达国家很流行的一种农业一体化组织形式以合作社形式组织的产供销联合中,农民既是农产品生产者,又是加工或销售合作社社员这类农业合作社包括农民自我组建的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和资金、技术、智力等服务领域的合作社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合作社或农村中私人的食品加工厂,把农产品纳入产供销纵向一体化,推动家庭农场实现生产社会化在西方,农业合作杜是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网点有一半以上控制在农业合作社手里1990 年,法国仅在销售合作社就业的人口就相当于农场主总数的五分之一,供销合作社年营业额超过当年农业总产值服务性合作社就业人口更多,仅农业信贷合作社就有 3 000 多家,办事处 13 000 个,地方农业“互助银行”26 000 个农业合作社的活动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合作社与地区发展的进程表明,合作社作为农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媒介,也是农村发展的因素,起到将城市与乡村、农民与其它行业相联结的中间作用合作企业纵向地把农场空间和产前、产后的地区发展空间紧密地结合起来,向农民提供商品、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成为地区、国家和国际市场上更为有效的职业实业家合作社收购和加工社员的产品,使农业得到市场保证合作社作为乡镇企业,也为乡村社会提供服务,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及其他部门一体化,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在西方,合作社又是农产品和食品的最大出口者,占法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带动了一批基层社转向国际贸易,使农村地区直接同国际市场接轨,不仅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而且也推动了农业经贸国际化以上各类农业一体化组织载体中,虽然各类农工商综合体在产销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投资和业务解决了农民许多产销问题,但各国政府的政策倾向是加强农民合作社的地位,促进对合作社的发展和利用,其要害问题在于鼓励农民来获得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保护农民组织在市场中的议价地位,使其成为改善许多农产品市场竞争状态的有益势力(或平衡力量)另外,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在选用组织载体发展农业一体化中,也各有侧重,各具独到之处,但总的来说,仍然大同小异。
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就此作国别比较,在此提请读者加以注意,能够始终意识到经济组织制度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其规律性二、美国农业一体化的组织形式美国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农业综合企业这种农业综合企业,大多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商业企业随着本身经营业务的扩大,为确保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逐步向上游方向扩展而形成的这种综合企业由于把农产品的产供销的所有环节或其中的几个环节置于统一的领导之下,被称之为垂直结合的综合企业,因此它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首先,由于农产品的产供销属于同一个公司领导,便于根据需要来安排农业生产,从而使农业生产能够及时地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而且,由于这种组织安排减少丁农产品流通中的许多环节,因此加快了农产品加工和投入市场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在竞争中的竞争力其次,农业综合企业的资本比较雄厚,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往往采取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办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串,有益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由于上述两个特点,农业综合企业的专业化和工厂化程度高于其他农场,在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控制方面具有更大的能力,因此,比其他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力由于在农业产业链中,农业生产始终是风险较大的环节,因此,把农业生产环节包容在内的美国垂直联合农业综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想。
于是,相当多的农业综合企业,不把农业生产环节吸收在内,而是靠生产合同和销售合同来保证企业对农产品原料的数量和质量的需要,以此来实现农工商一体化,避免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可能遇到的风险为了分散因自然和社会因素所带来农业生产中的风险,美国出现了专营农业的股份公司制农场这些由股东集资组成的公司农场,虽然仍由家庭来经营,但规模要大于一般的家庭农场,而且万一破产,可以由股东共同分担他们既可以利用合同与农产品加工及运销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也可以从农业生产向产后部门发展而形成农业综合体在美国农业一体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家庭农场通过生产合同和销售合同被垂直地结合到农业综合体中参加一体化经营,不仅可以使农场主从产前准备和产后加工与销售中脱身出来,而且不会因“买难”和“卖难”而贻误农时或导致产品腐烂在市场导向的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带动下,家庭农场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必须有很大的提高,否则,将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三、德国农业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德国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就是农一工综合体参加农一工综合体的,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门、农产品加工工业部门以及食品和其他农产晶批发与零售贸易部门,而且还包括从事农业原料和食品运输,储存和包装的企业,农业信贷和向农业提供资金的系统,同农业有关的社会保险机构,以及各种各样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科学咨询的组织。
农一工综合体决不是以上这些部门和组织的简单拼凑,而是由契约或资产关系连接的、具有输出大于输入效果的有机系统参加农一工综合体的各部门之间,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中的上下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