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课文档.ppt

145页
  • 卖家[上传人]:就爱****影
  • 文档编号:285068945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36MB
  • / 1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学习要点直肠、肛管解剖直肠和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的概念,发病特点,治疗原则左右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直肠癌淋巴转移途径、临床表现、直肠指诊和其他特殊检查的临床意义、手术治疗方法及其选择的依据和病人整体护理第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结肠的解剖和生理】 介于小肠与直肠之间,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正常成人的结肠总长约150cm第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这是结肠的三大特征,也是与小肠的重要鉴别点第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结肠左、右侧的血液供应不同:右半结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分出回结肠动脉、结肠右动脉和结肠中动脉;左半结肠由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分出结肠左动脉和数支乙状结肠动脉结肠的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分别经肠系膜上、下静脉汇入门静脉第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淋巴引流 分为 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四组 中央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周围,再引致腹主动脉周围的腹腔淋巴结第七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神经支配右半结肠由迷走神经支配左半结肠由盆腔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来自肠系膜上和肠系膜下神经丛第八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还能吸收部分电解质、葡萄糖和部分胆汁酸,但不能吸收蛋白质和脂肪; 吸收功能主要在右侧结肠结肠能分泌碱性的粘液以润滑粘膜 结肠内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能发酵、利用肠内物质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复合物和短链脂肪酸等,供体内代谢需要第九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直肠肛管的解剖和生理】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cm以腹膜反折为界,上段直肠的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前面的腹膜返折成直肠膀胱陷凹或 直 肠 子 宫 陷 凹 第十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矢状面两个弯曲冠状面三个侧曲3条直肠横襞(Houston瓣)缺少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及完整肠系膜第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毗 邻第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肛 管解剖学肛管: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成人平均长2.5cm外科学肛管:指肛缘到肛管直肠环平面的部分,成人平均长4cm平时管腔紧闭成前后纵裂,当粪便通过时,被扩张成管状,管径可达34cm向下向后与直肠成90至100的角度称直肠角(或肛直角)肛管皮肤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第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肛柱肛管内面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肛瓣各肛柱下端之间呈半月形的粘膜皱襞,612个肛窦肛柱与肛瓣围成的小隐窝,窦口向上,深约35mm,底部有肛腺的开口第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肛乳头是肛管与肛柱相接区隆起的小圆锥体或三角形的小隆起乳头多为14个,数目、形态和大小因人而异,存在着个体差异出现率为1347,多数人没有肛乳头若肛管处有感染、损伤及长期慢性刺激,譬如肛裂,肛乳头可增生变大,脱出肛门外,形成肛乳头炎或肛乳头肥大有的可呈乳头瘤状,该乳头瘤为纤维性息肉第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肛 垫肛管上皮下由粘膜下肌、扩张的血管及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较厚的组织板,其特性与海绵体或勃起组织相似,故有人称此部粘膜为“直肠海绵体”或“肛门血管衬垫”(简称肛垫)肛垫以“Y”形裂沟分为右前、右后和左外3块第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正常情况下,肛门关闭时,它像环状气垫一样,可协助括约肌密闭肛管内脏,有维持肛门自制的作用 如果粘膜下支持组织变性或过度用力排便,则可引起肛垫的部分或全部下移而成痔 原发性内痔的好发部位多呈右前、右后及左外位,是与三分叶状肛垫的位置是一致的(3、7、11点)第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外科学肛管的4个界限肛门缘括约肌间沟(肛白线,Hilton line)齿线肛管直肠线第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齿线齿线,在肛白线上方皮肤粘膜交界处,距肛缘约2.5cm有一环锯齿状的线叫齿线齿线和肛白线之间表面光滑,光泽发亮,叫肛门梳(栉膜带)肛门梳(栉膜带)第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肛管直肠线肛管直肠线:在齿线上方约1.5cm肛门指诊时所触及的坚硬肌肉环,上缘即是肛管直肠线的位置第二十页,共一百四十五页齿状线解剖及临床特点齿状线以上(直肠)齿状线以上(直肠)齿状线以下(肛管)齿状线以下(肛管)覆盖上覆盖上皮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动脉来动脉来源源直肠上、下直肠上、下A A肛管肛管A AV V回流回流直肠上直肠上VV肠系膜下肠系膜下V V 门门V V直肠下肛管直肠下肛管VV髂内髂内V V 下腔下腔V VN N支配支配自主神经,无疼痛感自主神经,无疼痛感阴部内神经,疼痛敏感阴部内神经,疼痛敏感淋巴回淋巴回流流向上:腹主动脉淋巴结向上:腹主动脉淋巴结两侧:髂内淋巴结两侧:髂内淋巴结向下:髂外淋巴结向下:髂外淋巴结向下:髂外淋巴结向下:髂外淋巴结周围:髂总动脉旁淋巴结周围:髂总动脉旁淋巴结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肛管直肠环具有控制收缩肛门的功能肛管直肠环具有控制收缩肛门的功能肛管内括约肌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的下部耻骨直肠肌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在直肠与肛周有数个间隙,其内充满脂肪结缔组织,是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肛周脓肿的常见部位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坐骨肛管间隙;肛管周围间隙骨盆直肠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坐骨肛管间隙肛门周围间隙肛门周围间隙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直肠肛管血液供应直肠肛管有两个静脉丛: 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上动脉直肠中动脉直肠下动脉骶正中动脉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直肠上、中静脉直肠下静脉:直肠下静脉阴部内静脉髂内静脉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上、下静脉是门静脉 系统与体静脉系统之间的 侧支循环,故门脉高压症 的病人进行痔手术会造成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恶果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淋巴回流齿状线以上向上肠系膜下血管根部LN向两侧直肠下血管LN 髂内LN向下坐骨直肠间隙髂内LN齿状线以下向外腹股沟LN 髂外LN坐骨直肠间隙髂内LN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神经支配躯体N阴部N( S2S4 )直肠下N(齿状线以下)会阴神经(会阴部)植物神经交感神经(脊髓腰段)副交感神经( S2S4 )组成下腹下神经丛,分布于盆腔脏器和生殖器官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便,也能吸收少量水、电解质、葡萄糖和部分药物,还能分泌粘液以利排便。

      粪便贮存于乙状结肠直肠下端是排便反射的主要发生部位,是排便功能中的重要环节第三十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二节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多见于青壮年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病因】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多数由肛腺感染引起,也可由肛周皮肤感染、损伤等引起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 腹泻腹泻1. 1. 肛窦炎肛窦炎 肛腺感染肛腺感染 便秘便秘2. 2. 肛周皮肤感染肛周皮肤感染3.3. 损伤损伤4 4. . 肛裂肛裂5 5. . 痔疮药物注射痔疮药物注射 6. 6. 骶尾骨骨髓炎骶尾骨骨髓炎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临床表现】 因脓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具特点 肛门周围脓肿 ( 最常见) 以肛周皮下脓肿最多见,位置表浅,全身症状常不明显肛周可有持续跳动性疼痛,排便时加重病人行动不便,坐卧不安局部红肿,有压痛,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比较常见 因坐骨肛管间隙较大,形成的脓肿也较大,症状较重脓肿开始即有全身感染性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

      局部从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显著性跳痛,有时排便时疼痛加重,里急后重或有排尿困难直肠指诊,患侧有明显压痛或扪及有压痛性肿块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较为少见 此间隙位置较深,空间较大,因此全身性感染症状更为明显而局部症状不明显病人可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恶心等,严重时有脓毒症表现局部表现为直肠坠胀感,便意不尽,常伴排尿困难直肠指检可扪及局部肿胀、压痛,可有波动感诊断主要靠穿刺抽得脓液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辅助检查1 1. .直肠指诊直肠指诊2.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 3、B B超超: :深部脓肿深部脓肿4 4、诊断性穿刺、诊断性穿刺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处理原则】 发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理疗,热水坐浴;口服缓泻剂以减轻病人排便时的疼痛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1、疼痛、疼痛 与肛周脓肿及手术有关与肛周脓肿及手术有关2 2、便秘、便秘 与疼痛惧怕排便有关与疼痛惧怕排便有关3 3、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与全身感染有关与全身感染有关第四十页,共一百四十五页护理措施1、有效缓解疼痛体位:舒适,避免局部受压热水坐浴:1:5000高锰酸钾3000ml,温度4346,23次/日,2030分钟。

      2、保持大便通畅饮食:多喝水,摄入促进排便的食物,鼓励排便缓泻剂:根据医嘱麻仁丸、液体石蜡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肛瘘(anal fistula) 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之间形成的感染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 多见于青壮年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病因及病理生理 1、大部分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以化脓感染多见内口多在齿状线上肛窦处,外口在肛周皮肤上外口常假性愈合,又反复破溃 2、外伤、继发感染 3、直肠肛管恶性肿瘤溃破感染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典型单纯性肛瘘瘘管内口外口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肛瘘肛瘘(复杂复杂)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临床表现 1 1、病人常有肛周脓肿的病史; 2、肛周外口反复流出少量分泌物; 3、肛周皮肤瘙痒; 4、肛门检查:肛门周围可见1个或多个外口,排出少量脓性、血性或粘液性分泌物,部分可有湿疹; 5、外口数目越多、距肛门越远越复杂;反复发作反复发作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辅助检查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样瘘管;内镜检查:肛门镜检查发现内口;特殊检查:探针、美蓝溶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碘油瘘管造影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四十五页。

      探针探查:了解瘘管走向及内口位置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美兰造影及染色试验:帮助确定内口位置/支管及有无残腔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注意:瘘管不能自愈,原则是切开或切除瘘管,敞开创面,注意:瘘管不能自愈,原则是切开或切除瘘管,敞开创面,促进愈合促进愈合1 1、肛瘘切开术:适用于低位瘘管肛瘘切开术:适用于低位瘘管2 2、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瘘管肛瘘切除术:适用于低位单纯性瘘管3 3、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单纯性瘘管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单纯性瘘管第五十页,共一百四十五页探查内口探查内口 显示探显示探针尖部针尖部 切开瘘管切开瘘管 切除瘘管切除瘘管 敞开创面敞开创面 肛肛瘘瘘切切除除术术肛肛瘘瘘切切除除术术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四十五页挂线疗法的原理挂线疗法的原理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四十五页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引流挂线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四十五页常见护理诊断或问题1.便秘 与疼痛惧怕排便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肛周皮肤瘙痒有关3.潜在并发症: 伤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四十五页u 护理措施1.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清淡,忌辛辣食物,多进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必要时服缓泻剂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四十五页2.加强肛周皮肤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温水坐浴;挂线后护理:每57天到门诊收紧药线,至药线脱落3.并发症的护理定期肛门指诊,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术后510天食指扩肛,防止肛门狭窄;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