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ppt
39页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土壤孔度土壤孔隙量• 土壤孔性土壤孔隙的大小和大小孔隙的分布土壤孔性当量孔径(有效孔径)(比较当量粒径)假想圆管的直径,用以描述具有相似性质土壤 的孔隙大小(与一定的水分吸力[或张力]相对应的孔径)茹林公式 d=3/h d:当量孔隙直径,mmh:土壤水分吸力,cm水柱高,或mbar土壤孔度的计算利用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薄片观察(土壤微形态)--偏振光显微镜土粒密度(比较土壤比重、土壤相对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 的质量(g/cm3 或t/m3) 与土壤组成有关,常用土壤密度值2.65 g/cm3 • 土壤密度的用途:计算土壤孔度计算土壤三相组成用于机械组成分析计算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的质量(g/cm3 或 t/m3) 土壤容重的范围1.0-1.5 g/cm3 理想0.1mm毛管孔隙 0.001-0.1 (0.06) mm(毛管传导孔隙 0.03-0.1mm贮存孔隙0.001-0.03mm)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50% (壤土和粘土)通气孔隙 8-15% (旱作) 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体土粒(单粒和复粒)互相团聚和排 列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 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土壤结构体块状结构和核状结构柱状结构和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板状结构团粒结构和微团粒结构无结构形状,大小,产生部位 第二节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体土 壤 团 粒 体土壤结构的形成粘结团聚过程:凝聚作用胶结作用(有机,无机)土壤动物作用切割造型过程:根系切割干湿交替冻融交替耕作土粒土粒土粒Ca2+腐 殖 质土粒土粒土粒Fe2+腐 殖 质Fe3+Al3+单个土粒团聚体微团粒砂粒砂粒粉粒粉 粒 粘粒腐殖质土壤结构的肥力意义(与质地比较)水、气肥 热耕性与作物生长 土壤结构的改良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合理耕作结构改良剂 第二节 土壤结构土壤耕性(soil tilth)• 土壤耕性是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 特性,也是一系列土壤物理性质和物 理机械性的综合反映。
(1)耕作难易程度 (2)耕作质量的好坏(3)宜耕期长短 土壤物理机械性• 土壤物理机械性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 统称,它包括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 胀缩性以及其它受外力作用后(如农机具 的切割、穿透和压板等作用)而发生形变 的性质 粘结性和粘着性 • 土壤粘结性是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 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 土壤粘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 ,土粒粘着外物表面的性能 影响土壤粘结性和粘着性的因素有: • 土壤质地 • 土壤含水量 • 土壤结构 • 土壤腐殖质含量 土壤塑性(soil plasticity)塑性(plasticity):指土壤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 ,当外力撤消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 称可塑性 土壤塑性是片状粘粒及其水膜造成的塑性值(plastic index):上塑限和下塑限的差 值,又称塑性指数(plasticity number)上塑限(upper plastic limit):土壤呈现塑性的 最大含水量,又称流限(liquid limit) 下塑限(lower plastic limit):土壤呈现塑性的 最小含水量,又称塑限(plastic limit )。
塑性值愈大表示土壤塑性愈强上塑限、下塑限 和塑性值均以含水量%表示之,它们的数值随 着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 水分含量 • 土壤质地 • 代换性阳离子 • 土壤有机质 土壤胀缩性• 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称 为土壤胀缩性• 植物根系发生机械损伤 • 2:1矿物土壤土壤耕性利用改良• 注意土壤的宜耕状态和宜耕期 • 改良土壤耕性 • 防止压板土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