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州市农业概况.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9092191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0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州市农业概况地理位置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汇处,地处东经108°32′~110°28′,北纬23°54′~ 26°03′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福县和荔浦县相连,西与河池市的环江县、罗城县和宜州市接壤,南与来宾市的金秀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通道县,贵州省的黎平县、从江县交界市区处柳江河中游,距离首府南宁约220公里行政区划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六县四区,共有86个乡镇,935个行政村2006年全市总人口360.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5.3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5.28%,全市聚居着汉、壮、苗、侗、瑶、回、仫佬等30余个民族地形地貌柳州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01%,其北部为云贵高原的东南缘,西北部处于九万大山区域,一般海拔在1000—1200米东部、东南部为架桥岭---大瑶山,中部和东南部为岩溶地貌、丘陵和河谷平原整个地势总体上是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按地貌形态、海拔高度和切割深度,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岩溶地区柳州境内山体主要有九万大山、摩天岭、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等,位于大苗山上的元宝山,海拔2081米,为境内最高峰,也是广西第三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融江—柳江、洛清江中下游河谷两岸,较大的平原有柳江平原、洛满平原、穿山平原、柳城(融水)平原和鹿寨平原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2005年柳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8686.05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01%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22822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8399公顷,旱地面积119825公顷园地面积25582公顷,其中果园面积19218公顷、桑园面积4106公顷、茶园面积2258公顷全市土壤种类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稻土、石灰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土类,其中以红壤和石灰土所占的比例较大红壤主要分布在柳城、融安、融水、三江县境内,土质一般比较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氮、磷、钾;石灰土以南部的柳江县分布最广;耕作性土壤以旱作土壤和水稻土为主,其中旱作土壤占50%以上在海拔150—450米的低山丘陵区,属于沙页岩红壤土PH值呈酸性,土体较厚、粘性,有机质含量低;在海拔80—150米的缓丘及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红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肥沃,旱地主要是红壤土,水稻土以淹育、潴育、潜育、盐渍型为主2、气候资源柳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

      太阳辐射率总量多年平均为102.52千卡/平方厘米,年有效辐射量为49.7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200--1635小时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年温差大,日温差小,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5℃,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则在16.5℃之间,1月通常为一年之中最冷月,历年平均10.3℃,极端最低温度-5.8℃,7月通常最热,历年平均28.8℃,极端最高温度39.4℃全年总积温>492.4℃,高于5℃的有359—360天,有效积温>453.5℃,≥10℃有290天,活动积温6688.2℃,≥15℃有236天,有效积温5879℃无霜期约29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600毫米左右,但全年降雨分配不均,多雨季节在5—8月气温特点:北部山区地区气温稍低,湿润、无霜期短;南部地区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天气灾害对农业收成影响较大,影响柳州市农业生产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干旱、雨涝、低温等3、水资源柳江流域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柳州市境内河流众多,径流丰富,主要河流有柳江、融江、贝江、洛清江、古宜河、沙埔河等其中,柳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04亿立方米;古宜河、都柳江每年径流量25.02亿立方米;融江河平均径流量180.37亿立方米;鹿寨县洛清江等河流年径量为25.33亿立方米;全市中小型水库344座,塘库1465座,总库容6.0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7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河流数量较多,集水面积较大,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生物资源全市有高等302科1232属3278种,特有物种主要集中在九万大山,稀有植物有16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融江流域和洛清江流域,为广西主要林区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有甘蔗、水稻、蔬菜、柑桔、油料作物、玉米、红薯、黄豆、香菇、木耳、梨、桃、李、柿、枇杷、番石榴、芭蕉、桑、药用作物等境内还有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和昆虫等多种动物资源和野生资源农业取得的主要成绩2002年,柳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实施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按照“稳粮、调蔗、扩经、优果、强菜、活商”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农业取得了新的发展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96%,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1.6%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17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98184公顷,总产量91.1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4469公顷,产量797980吨;玉米播种面积22807公顷,产量58826吨;豆类种植面积14145公顷,产量20292吨;红薯种植面积15253公顷,产量31922吨。

      甘蔗种植面积80251公顷,产量6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9.47%,其中糖料蔗种植面积78450公顷,总产量598.6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8900公顷,总产量132.2万吨,比上年增加5.4%;水果面积19218公顷,产量17.51万吨;鲜蚕茧产量6936吨,比上年增加17.3%;茶叶、食用菌、花卉、药用作物等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1:1.06调整为1:1.15柳江县农业概况柳江县位于广西中部,与柳州市西南面连接,是中外闻名的“柳江人”遗址所在地全县总面积 2504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81 万亩,辖 11 镇 2 乡, 2002 年总人口 53.0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5.25 万人柳江县境内呈岩溶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孤峰平原和峰林广谷地貌明显,山地面积占 51% ,平原面积占 29% ,丘陵面积为 11% 柳江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经济繁荣发展距柳州市中心仅 10 公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 8 公里,湘桂、黔桂、枝柳 3 条铁路及桂海、宜柳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设 9 个火车站和 2 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 322 路和 209 线贯穿境内 4 个乡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路;水运沿柳江河可达梧州、广州等地。

      城区交通发达,柳州市内开有 3 路公共汽车直达县城,市区与县城连为一体,县城周边设有 5 个经济开发区工业以汽车配件、建材、制糖、农产品加工、机械配件、印染和食品加工为主 2002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29.41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 15.13 亿元,财政收入 2.6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67 元柳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20.4 ℃,光照充足,年平均无霜期 330 天,年日照 1621 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400~1700 ㎜之间,适合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县内盛产水稻、玉米、爪果、甘蔗、蔬菜、桑蚕、花卉苗木,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秸杆养牛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广西商品粮基地县和柳州市“菜篮子”基地柳江县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坚持走城型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道路,实施了粮食自给工程、种子工程;建立了优质谷生产基地 30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2 万亩,双季莲藕生产基地 6 万亩,生姜生产基地2 . 5万亩,高产高糖原料蔗基地 30 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0.4 万亩,桑蚕养殖基地 1.5 万亩,水果生产基地 4.5 万亩。

      2003 年优质谷产量达 1.5 亿公斤,无公害蔬菜上市量 9 万吨,进厂原料蔗产量 178 万吨,果蔗上市量 16 万吨,花卉苗木可供量 50 万株,草皮可供量 300 万平方米,鲜蚕收获上市 660 吨,莲藕上市量 8 万吨,其中有 0.5 万吨精藕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柳江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引进外资成立的柳江县桂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有 2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有 300m 3 冷库一座,产品直接供应柳州市场和出口国外还引进民营企业成立汇利丰茧丝公司,建设年烤干茧 1000 吨烤炉和 10 条茧丝抽丝生产线,是全区最大的茧丝加工企业县内农产品流通组织和经纪人活跃,农村经纪人 8000 多人;建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 28 个集贸市场,大宗农产品还在田间地头交易,购销秩序良好,信誉可靠政府部门建设了经济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信息中心和农业信息中心,无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加上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柳江县的农业生产、农副产品交易将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前景柳江将成为新世纪农业发展的一块热土柳城县农业概况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50'之间。

      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融水两县交界系柳州市辖县,距柳州市51公里全县总面积2123.7平方公里,折合318.55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03.34万亩,占95.23%,水域面积15.21万亩,占4.77%全县辖9镇5乡,人口40.6673万人, 耕地面积6.89万公顷,森林面积2.13万公顷主要农产品有稻米、蔗糖、桑蚕、水果、淮山、烤烟、玉米、黄豆、花生、木薯以蔗糖业为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原料蔗250万吨以上,有三家糖厂,日榨蔗1.2万吨,年产“网山牌”白砂糖17.5万吨以上、酒精1.5万吨以上,实现税利9000多万元全县为低丘谷地与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融江自北向南将县境划为东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西北部地势较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海拔200米以下全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年日照总时数1300-1700小时,年平均气温20.2℃,年均降水量1344毫米,年无霜期334天。

      全县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粮食、甘蔗、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水产业是支柱产业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59万亩,糖蔗面积46万亩,水果面积9.78万亩,桑蚕面积2.3万亩,蔬菜面积15.6万亩水果品种主要有柳城蜜桔、早熟温州柑、桃形李(萘李)、脐橙、砂糖桔、杂交柑、葡萄等柳城蜜桔以其化渣、口感好,闻名区内外,早熟温州柑每年8月底上市,产品销往山东、武汉、广东等地,远销东南亚国家;外销大宗蔬菜品种有:淮山、香芋、辣椒、西洋南瓜、韭薹、韭黄、西瓜等鹿寨县农业概况鹿寨县位于广西中部稍偏北,位于东经109°28"—110°12′30",北纬24°14′20"—24°51′20",南连工业城市柳州,北近著名旅游名城桂林,县城距柳州市35公里,距桂林市115公里,东邻荔蒲、金秀,西与柳州市隔河相望,南邻象州、柳江,北邻永福、融安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322、323国道纵贯南北县境,水路直达梧州、广州,交通十分方便鹿寨县下辖雒容、鹿寨、寨沙、中渡、平山五镇以及黄冕、江口、导江、龙江、拉沟、四排六个乡,共1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