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37392063
  • 上传时间:2018-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试论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摘要: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通过查阅统计资料、实际调查分析和多层面的数据整理、分析和研究,从多个经济指标分析了凉州区 2000—2005 年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并结合同一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概况,对凉州区 2006—2050 年的人口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 102.3 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 1 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 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 2006 年统计,流出人口 3.6 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

      流入人口 3.6 千,是流出人员的 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 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 21.52 万人,创收 7.36 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 45 516 人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2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 1990—2005 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03%增长到 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9.17%增长到 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29.58%增长到 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 2000—2005 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 427 607 万元增加到 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 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 4 310.12 元增加到 9 629.78元,年增长率 17.6% 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 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 2000 年的 17 236 万元增长到 2001 年的 20 086 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 2005 年的 9 106 万元,出现负增长。

      2000—2005 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 173.73 元下降到 89.80 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 295.62 元上升到 51 1.50 元 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 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 64 619 万元增长到 337 218 万元,年增长率 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 651.34 元增长到 3 325.62 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 2006—2050 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 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 CPPS 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 2001—2050 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3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 TFR=1.64 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 1TFR=1.64 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 1 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

      第一次小幅上扬在 2005—2012 年,在 2012 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 2030 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 2038 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 1 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 2022 年达到峰值 111.71 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 105.32 万;2015 年 109.28 万;2020 年人口 111.59 万 (二)2006—2050 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 年凉州区 0~14 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2TFR=1.64 0~14 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2 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 0~14 岁少儿人口数量和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 年凉州区 0~14 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

      0~14 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 2011 年达到一个低值 17.53 万,然后回升在 2019 年达到一个峰值 20.03 万人后再次回落,到 2034 年达到一个低值 11.96 万人,然后4再次回升在 2045 年达到一个峰值 13.56 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006—2050 年凉州区 15~64 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3TFR=1.64 15~64 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3 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 15~64 岁劳动适龄人口和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 15~64 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 2006—2012 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 年后一直到 2028 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 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 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 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 70%以上,数量在 80 万左右 2006—2050 年凉州区 65 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4TFR=1.64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 4 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 65 岁以上人口数量和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预测期内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 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3.14%;而 2027—2039 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 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 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 26.55 万人和 24.76%;2040 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 年的年均增速为 0.25% (三)2006—2050 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5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 65 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 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 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 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 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2.预测期内 19~64 岁劳动人口和 25~44 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 5TFR=1.6419~64 岁和 25~44 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 5 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 19~64 岁劳动人口数量和 25~44 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 19~64 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 年缓慢增加,2016—2026 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 岁青壮年人口,从 2006—2026 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 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 2040 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 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 8.68%,将近 88 000 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 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6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 2006 年统计,流出人口 3.6 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 3.6千,是流出人员的 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 2027—2039 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 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 2039 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 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 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 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7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 “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 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 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