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陶唐”读音考辩.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50531628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2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陶唐”读音考辩来源: 作者: 时间:2012-10-23 15:06:00 点击:110 今日评论:0 条 “陶唐”读音考辩□周戊丁 曾与友人丁洁君同游尧陵,在尧陵神道的照壁前,友人指着《竹书纪年》上关于帝尧出生的 一段记载告诉我,“陶唐”应读“遥唐”,理由是当年上大学时老师说过,至今记忆尤深仆 以为将“陶唐”读作“遥唐”没有根据,因为在帝尧唐地,几千年来“陶唐”的读音从没有 出现过异读现象,为厘清谜团,仆埋首书屋,搜求古籍,将“陶唐”读音的源流变化梳理一 番,以正其音陶在素命镈上书为,在《说文》中书为 ,陶陵鼎上书为 《说文》释曰:“陶,再成丘也, 在济阴,从阜,匋声邢昺疏:“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郝懿行《义疏》:“陶 从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可见“匋”是象形字,后假借为陶丘,在《说文》中“陶” 演变为形声字《夏书》“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尧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尔雅•释丘》:“一 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书•禹贡》:“导氵允 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荣,东出于 陶丘北《地理志》:“济阴郡定陶县,禹贡陶丘西南以上文献给我们的信息是:陶丘在 上古是山名,在济水南岸,在陶丘和济水间有一座定陶县城,又叫陶丘古城,即后人说谓的 尧城。

      至于定陶县城始建于何时,文献没有记载,只好存疑由于尧曾经居于陶地,后又移 徙于唐地,故后来称尧为陶唐,即是以地名称之的《史记•五帝记》“帝尧为陶唐”是也 这样,尧号为陶唐的因由就有了注脚《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孔传:“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史记•货殖列传》 曰:“陶,天下之中即是以定陶为天下之中、文明之源的尧作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后 世以陶唐称之,以尧为首的部落氏族则称为陶唐氏,而“陶”的读音在《广韵》中为:徒刀 切,平豪韵,定即陶丘、定陶、陶唐的“陶”读音应为tdOo 至于“陶”作姓氏,《通志》二八:氏族以技为氏,陶氏,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思为周 陶氏,亦为陶氏《急就章补注》卷二:陶氏,于事、巫、卜、陶、匠是也根据“陶”作 地名而产生“陶唐氏”,进而出现“陶”姓,可知“陶”作姓亦读tdOo“陶唐”被误读为“ydo tdng” (遥唐)可能跟“陶”的另一个读音有关《尚书》有《皋陶谟》, 皋陶为舜时名臣《改併四声篇海》引《余文》:,音遥,皋同皋陶,人名皋,皋陶正 字。

      即皋陶读“gdo ydo”(皋遥)只是“陶”是“”的异体假借而已现在只有“皋陶” 而无“皋”,故“皋陶”之“陶”为“遥”音陶”作“遥”音也许是将“陶唐”误读为“遥唐”的原因之一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陶,假借为窑《广韵》:余昭切,平宵以韵陶”通''窑” 窑灶也《集训》:陶,窑也,烧瓦器土窑也《考声》:瓦窑也,昆吾所作古作“窯”会 意也《诗•大雅•緜》: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郑玄笺:复者,覆于土上,凿 地曰穴,皆如陶然《毛传》:陶其土而复之,陶其壤而穴之是“陶”作“遥”声之又一佐 证陶(ydo)在作舜臣名“皋陶”和通假“窑”之外,于先秦典籍中还有一种用法,即作复叠音 节“陶陶”用《礼•檀弓下》“人喜则斯陶陶斯咏”《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左执翮,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郑玄笺注为“喜悦和乐貌”受此影响,后世如《晋书•刘 伶传•酒德颂》: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糠,无思无虑,其乐 陶陶元张可久《湘妃怨•德清观梅》曲曰:泠泠仙曲紫鸾箫,树树寒梅白玉绦,飘飘野客 乌纱帽花前相见好,倚春风其乐陶陶唐李咸用《晓望》:好驾觥船去,陶陶入醉乡宋 苏轼《观潮》: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汪洋《送芜安之京原韵》:并世交情谁落 落,遣生文酒得陶陶,以上所引皆“陶陶”作“和乐貌”之例证至今世人还有“乐陶陶” 常用,只是音为“遥”而不是“淘”另“陶陶”也有作“随行貌”讲的,如《礼记•祭义》: 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郑玄注: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孔颖达疏:孝子思念 亲深,及至祭后,想像亲来形貌,陶陶遂遂如,似亲将复反更入然陆德明《释文》:陶, 音遥在中国古代,“陶陶”常作“和乐喜悦貌”讲,但也有“陶陶”读“滔滔”的时候,只是作 “滔”音时,不表示“和乐喜悦貌”和“随行貌”讲,而是“广大貌”和“阳气极盛貌” 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四渎》:《诗》云:江汉陶陶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下》:江汉 陶陶,陶与滔古字通因此种用法极少,故于此存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 之赋其辞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王逸注:“滔滔,盛阳貌也言孟夏四月,纯阳 用事原因是《楚辞•怀沙》原作“滔滔孟夏”,故又有汉徐斡《答刘公斡诗》:陶陶诸夏 别,草木昌其繁明吴甡《五日寄王子象山》:冉冉时序侵,陶陶夏维午其实“陶陶”还有一个读音,由于只在先秦时期使用过,并且后世再无此例,故人们很少提 到《诗•郑风•清人》: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集韵•号韵》注:“陶陶,驱驰儿郑玄笺:陶陶,驱驰貌《集韵》:大到切,去号定韵即“陶陶”音为 “道道”综上所述,陶的读音有三个,即“tdo”(淘)、“ydo”(遥)、“ddo”(道)ddo”音在今天已 消失,“陶”通“窑”通“滔”之义在今天也只存在于古文献中皋陶仅是上古人名且是同 形字的假借只有复叠音词“陶陶” (音“遥” )在今天还有生命力,如叶圣陶《潘先生在难 中》: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最后就是“陶”作地名和姓氏以及和陶业有关的称呼,地名 如陶寺遗址、定陶古城等,和帝尧有关的如陶唐、陶唐氏、陶唐歌等,姓氏如商业祖师陶令 公、东晋诗人陶渊明、考古学家陶富海等,和陶业有关的如陶工、陶器、陶范、陶铸、陶俑 等,还有引申出的陶冶、陶醉、陶然等义项了附:拙文完成后,我在网上传给了丁洁君,丁先生读完后表示同意我的考证,不过很快又发 来消息:我把你的意见传给我的大学群,有一位搞古文字研究的大学同学斩钉截铁地肯定“陶 唐”的“陶”读“遥”我回信:学术问题只有争鸣才能辨明真相,希望你的同学能够拿出 令我信服的证据,我可以修正个人的观点至此我才确信正音“陶唐”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系襄汾实验高中总务主任)1.古帝名。

      即唐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初封于陶,后徙于唐2.古部族名3. 陶唐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4■指陶唐之世5■借指开明盛世6■指《击 壤歌》7.借指中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