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doc
4页2009 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评析安徽霍邱二中 邱寒通过对实施高中新课程后的安徽首次新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认真研读分析, 可以看出试 卷的整体设计注重将 “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 ”这三个方面的课 程目标有机整合在真实的问题中, 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 以能力和科学素 养立意,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 “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 变化及化学与社会发展 ”等五个主题进行全面地考查,试题典型,立意新颖、突出新材料、 新情景,凸显试题的 “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的特点与 08 年相比,今年的化 学试卷结构稳中求变, 试题难度总体下降,对稳定考生情绪和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和安徽高 考新方案的实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试卷结构1.总题量减少由原来理综化学卷的 “8+4”模式,即 8 道单项选择题和 4道非选择题 共 12 题,改变为 “ 7+4”模式,即 7 道单项选择题和 4 道非选择题共 11 题选择题减少 1 题2.化学科总分值降低由原来的总分 108 分降低为 100 分选择题从第 7 题到第 13题,每小题 6分,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 48 分降为 42分;非选择题从第 25题到第 28题,其 中第 25 题 17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7 分,非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 60 分降为 58 分。
3.非选择题题型题序有较大变化往年理综化学卷中有典型的无机框图推断,今年没 有出现;往年理综化学卷中有机化学考题为化学卷最后一题, 今年为非选择题部分的第二题 具体来看, 09 理综化学安徽卷第 25 题为原子结构与元素推断题,涉及元素周期表结构、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第 26 题为有机合成题,涉及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 有机反应类型判断、 有机方程式书写、根据有 机物结构进行性质推断等;第 27 题为研究性学习实验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 写及简单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间沉淀反应等;第 28 题为探究实验题,涉及实验 方案的探究设计(控制变量思想)、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验现象的解释与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反思、实验中发现的问题的思考与交流等二、内容特点1.突出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体现基础性试题的内容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分析真实问题,渗透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凸显科学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基 本科学素养例如:选择题第 7 题“石墨烯” 问题,主要考查同位素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以及价键结构;第 8题“-诱抗素的分子结构”问题,主要考查有机分子结构分析主要为官 能团判断;第 9 题“按实验要求选择实验仪器 ”问题,主要考查基础化学实验基本仪器和基本 操作;第 10 题“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和分子 ”问题,主要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分子) 间的沉淀反应、气体反应、氧化还原以及结合成弱电解质反应等; 第 11 题“化学平衡图像分 析“问题,主要考查有气体体积差的正反应放热的平衡体系中温度改变和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分析; 第12题 电解制取CU2O'问题,主要考查电解装置中的电极反应和电子转移和物质变化的关系; 第13题“CHCOOH和KOH溶液混合反应 ”问题,主要考查水解电离及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
试题均侧重于考查化学 基础知识,所考查的内容均为主干知识中的核心知识,考查重点突出2.突出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探究性 2009 年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尤其实验题不仅注重考查掌握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而且突出对分 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例如:第 27题以处理C「2O72-的酸性废水为载体,第(2)问考查“ pH式纸的使用”,侧重基础实验操作技能,第(3)问考查 滤渣成 分”,侧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 28题以“Fenton法处理工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 为依托考查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 含“实验设计 ”、“数据处理 ”、“解释与结论 ”、“思 考与交流 ”等问题,第( 1)问考查的是通过控制变量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第( 2)问考查的是通过图像和数据分析完成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第( 3)问和第( 4)问考查的是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处理和结论,第( 5)问考查的是问题的深入思考即实验 中涉及的问题的延伸可见 “能力立意 ”是高考命题的方向,而倡导探究是实验试题的特征 在探究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分析解决问题3.突出对化学科学知识与 STSE 问题的考查,体现实践性。
09安徽理综化学试题大量 选取与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环境有关的素材进行考查例如:第 7 题、第 8 题、第 11题、第 12题、第 26题、第 27题、第 28题等都是以简洁的语言创设了问题赖以展开的情景, 而这些情景涉及科学事实、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工业生产等众多方面例如:与新材料有 关的石墨烯问题,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相关的盆栽鲜花 的使用制剂问题, 有利于环保的汽车尾气净化问题,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问题,抗凝血药的中间体的合成问题, 工业废水的变废为宝处理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问题等, 这些情景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试题的内涵, 赋予试题以积极的人文特色和教育意义, 突出体 现了化学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实践价值这些正面的化学科学应用 情景的呈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 要多关心生活、 生产中的化学常识, 能用所学化学知识 解释实际问题, 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新闻、科技、 发明创造等,特别关注日益突出的环保问 题4.突出对新课程的理念下化学知识的学习方式的考查,体现开放性试题涉及内容不 拘泥于传统的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尤其不取材于 “一标多本 ”情况下的任何一种教材。
而 是在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框架内灵活设计, 注重对考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等能力的考查 例如,第 27 题以工业废水处理为题境,核心考点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要求能 根据题述信息和流程设计,解决 “CO72-、Fe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并解决对应量化关系的定量计算 另外, 部分问题的设计利于学生思维的 发散,答案不唯一,考生可根据已有知识灵活处理,答案有较强的开放性例如,第 28 题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思考与交流】部分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这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合理答案,明显具有利于考生思维和解答的开放性三、问题与探讨09 年安徽首次新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题是非常成功的,但也还存在有待商榷之处,下 面就个人认识提出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1. 09 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强化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感觉降低了问题设计的难度,考查学生能力略显不足, 作为高考试卷其应有的选拔功无法很好的体现 尤其是对于有 机化学知识考查的试题,例如,第 8题对于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的分析仅限于基团(官能团)的认定和判断,四个选项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 .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 .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涉及的知识过于单一;再如,第 26 题对医药中间体合成路线的考查,物质 间转化关系简洁明了, 问题设计过于简单。
有机化学试题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明显 不强,没有较好地体现高考试题 能力测试为主导”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 ”的作用2.部分试题设计有过于模仿《 2009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 (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题型示例中例题之嫌例如,选择题第 10 题与《考试说明》 311页【例 15】相似、非选择题第 25 题的问题设计与《考试说明》 316页【例 27】相似、非选 择题第 28题的试题设计形式和问题设计与《考试说明》 321 页【例 30】相似 《考试说明》 中的“题型示例”是为了便于考生了解高考 (题)的考查方式和要求而选编的例题, 作用是使考生了解和熟悉高考题型,但高考试题的设计如果与题型示例过于相似不完全符合 “考试要求”提出的高考对知识、能力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要求3. 09 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内容总体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相对弱化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中学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的载体是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因此,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尽管不应该为了知识覆盖而面面俱到, 但常见的重要的四种金属元素和 七种非金属元素,在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7+4”题量的模式下,忽略其它而过于强调对 “Fe”、“Cu元素和氧族元素化合物(如, H2SO4、H2O2、FeSO4?7H20)的考查似有不妥。
四、教学建议根据 09 年安徽高考化学卷的特点,可以发现 “强化基础、结合实践、重视探究、注重思 维”是未来几年课改实验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和生命线 基于此,对 2010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1.强化学科基础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复习教学中围绕着物质组成、 结构、性质、电解质溶液、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的周期律、氧化还原、元素知识、基本 实验、有机化学知识和计算等主干知识尤其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形成能力的载体, 也是考查的重点,所以更要当作重中之重对概念和理论的学习,要通过关键字词的分析、 挖掘,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 注意在应用中深化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提高正确运用基本 概念和基本的能力2.注重科学素养建立起基本的科学观念,这些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对核心知识的正确理解 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 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知道 如何获取信息,并且在需要时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自然、 社会、 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 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 态度 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思维能力引导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的能力,适度进行较高要 求思维训练 可以将工业品的制备、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生产中使用某些化学物质的目的 等内容为背景, 融合在一起,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给信息, 并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 决相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参照 09 高考理综化学第 27 题的命题特点, 编写训练题要 求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并且对已有知识具有创新和迁移能力,灵活、开放的解题思路4.倡导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对训练学生的思维也十分重要 从 09 安徽高考理综化学题来看,探究实验的考查在高考化学卷中所占比例也相当大探究 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倡导的最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复习教学中, 用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与探 究是非常关键的, 是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核心 可以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探究, 配以拓展 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整体性,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解法提炼 为技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