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血气分析结似果的质量控.docx
4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兰方美宜都市中医医院 ICU[摘要]血气分析从标本采集到测定结果后的整个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关键词];标本采集; 质量控制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1],对指导氧疗、机械通气调整参数等均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对临床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包括各种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定位方法,各种病人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对比观察等因此,护理人员如何正确有效的采集标本对医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科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归纳如下,与大家共勉采血前的质量控制1、 用物准备:2ml或 5ml注射器、有条件者可用专用采血器、无菌棉签、安尔碘、无菌棉球、按要求配制肝肝素抗凝剂、治疗盘2、 患者准备3、 患者要处于自然状态,活动后应休息15min,抽血前30min应停止吸氧由于患者对采集动脉血了解少,易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有针对性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稳定其情绪,避免各种因素致呼吸过度或屏气而引起的血气误差[2]4、 评估病人动脉并选择血管5、 多选用动脉搏动明显、弹性好,易于固定、穿刺部位无硬结的血管,常用的采血部位依次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桡动脉最适宜动脉穿刺采血。
抗凝剂的标准标本采集非常关键,肝素抗凝剂的浓度与血液标本的比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肝素浓度的高低除对PaCO2无明显影响外,对pH、PaO2 均有影响高浓度的肝素造成血液稀释,从而测得pH、PaO2 明显下降,影响结果准确性2.4 定位 传统的取血部位以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定标点行穿刺术取血进针点以操作者的感受来确定,由于桡动脉较细,搏动点为条索状,在较长一段均能触及搏动,取血位置误差较大杨兰杰报道[3]定位是以桡骨茎突为基点,向尺侧移动1.0cm,再向肘的方向上移0.5cm即为进针点,本科采用此种方法定位,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1.2.5 操作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并用软枕垫高穿刺部位严格消毒穿刺部位,打开血气测定采血套装包装,拉动活栓至1cm处,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及中指,按上述定位方法找到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动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与皮肤呈45°至90°刺入动脉,进针后有一种穿透血管壁的感觉,无需拉动活塞柄,动脉血自动回血,至装满预设血量后,用棉球按压穿刺处针眼拔针,嘱病人按压时间不少于5~10min,然后将针头迅速刺入橡皮塞内,立即将标本掌心搓动混匀至少5s,以防标本凝血,贴好标签立即送检。
2、 血气标本的保存采集标本后要立即送检,血液不宜放置过久,因为细胞代谢仍在进行例如白细胞增高时PaO2 迅速下降现象,但此PaO2 很低的血标本放置过久,空气中的氧可进入导致假性增高,通过对放置时间的延长,实验室作出结果比较0.5 h内pH、PaCO2、PaO2结果变化不大存放1 h、2 h后pH、PaO2逐渐下降PaCO2 逐渐上升,与及时测定结果相比较变化较大,差异有显著意义如果定标未能通过,不能在20min内测定,必须把标本置于冰箱保存,但也不能超过2小时3、 仪器本身状态仪器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中,24 h开机运转,不容易出现漂移现象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校正,注意电极的保养,否则测定结果受到影响4、 标本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测量标本前定标结束后,先使用质控液检测保证pH、PaCO2 、PaO2结果在规定范围内,才能进行标本测量多个标本进行分析时进行一次流路清洗,防止出现结果误差5、 测定结果的分析血气测定结果出来后,检验人员自己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当有明显异常结果时,及时和临床取得联系,排除标本采集过程中的因素外,复查结果及时审核报告结果血气分析是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检测项目因此,质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树立质控意识,才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信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王金招.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J].2002,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