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原件)讲义资料.ppt
61页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第五章 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 本章主要内容 资产计价 1 收益决定 2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3掌握: F应收账款的计价方法 F存货的计价方法 F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F收益(利润)计量方法 理解:F不同资产计价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本章教学目标 与要求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51.1 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与内容l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F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F保持资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l资产计价的内容F从资产要素的构成来看w 资产要素的每一构成项目F从特定的资产项目来看w 取得资产的计价w 耗用资产的计价w 期末持有资产的计价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61.2 债权计价1.2.1 债权计价概述1.2.2 债权计价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71.2.1 债权计价概述l债权的内容F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l应收账款的计价目的F确定应收账款净额F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81.2.2 债权计价方法1.2.2.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1.2.2.2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1.2.2.3 账龄分析法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91.2.2.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l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l理论依据F欠款越多,坏账越多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01.2.2.2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l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l理论依据F赊销越多,坏账越多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11.2.2.3 账龄分析法l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 = 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相应的坏账率l理论依据F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F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l计算步骤F分组定率计算加总F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坏账损失计算表”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坏账损失计算表组别欠款期应收账款余额坏账率坏账损失数13年14 000元50%7 000元合计1 094 000元10 600元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3坏账计量方法比较计算方法计算依据坏账率备注赊销净额法当期赊销额近几年平均较简单余额百分比法年末余额(综合)近几年平均(综合)账龄法年末余额(分项)视欠款期长短而定较准确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41.3 存货计价1.3.1 存货计价概述1.3.2 取得存货的计价1.3.3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51.3.1 存货计价概述l存货的含义F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准备出售或耗用的各种货物l存货的内容F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或商品等l存货计价的内容F取得存货的计价F耗用存货的计价F期末持有存货的计价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61.3.2 取得存货的计价1.3.2.1 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1.3.2.2 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71.3.2.1 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l 成本构成F买价F采购费用l 基本原则 F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F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l 计算步骤F确定材料买价F分配采购费用F计算采购成本分配率 应分配采购费用分配标准总量某材料应分配采购费用该材料所含分配标准分配率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8例 51l资料FA公司2005年8月8日同时从B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
其中,甲材料2 000公斤,单价5元;乙材料4000公斤,单价7.5元两种材料共计发生运杂费1200元,并支付了甲种材料的运输保险费200元两种材料已经验收入库l要求F计算甲、乙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19l 确定材料买价F甲种材料买价= 2 0005= 10 000(元)F乙种材料买价= 4 0007.5= 30 000(元)l 分配采购费用F运杂费分配率= 1 200(2 000+4 000) = 0.2(元/kg)F甲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 0.22 000 = 400(元)F乙种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 = 0.24 000 = 800(元)l 计算材料采购成本F甲种材料w 实际总成本 = 10 000+(400+200) = 10 600(元)w 实际单位成本 = 10 6002 000 = 5.3(元/kg )F乙种材料w 实际总成本 = 30 000+800 = 30 800(元)w 实际单位成本 = 30 8004 000 = 7.7(元/kg )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01.3.2.2 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l 成本构成F直接材料F直接人工F制造费用l 基本原则F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F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l 分配标准F与制造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关系”的项目F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或直接原材料成本等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1l成本计算步骤F确定直接费用F分配间接费用F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量某种产品应当分配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所含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2例 52l 资料F假设A公司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期投产的产品全部完工。
2005年8月该车间共计生产甲、乙产品各4 000件F生产甲、乙产品分别投入原材料10 000公斤(实际成本20000元)和16000公斤(实际成本30 000元)F生产甲、乙产品耗用的人工分别为30 000元和50 000元该车间当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共计为24 000元(按直接工人费比例分摊)l 要求F计算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3l 确定直接费用F甲产品直接材料费20000元,直接人工费30000元 F乙产品直接材料费30000元,直接人工费50000元l 分配制造费用F制造费用分配率 = 24 000(30 000+50 000)= 0.30F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30 0000.30 = 9 000(元)F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50 0000.30 = 15 000(元)l 计算确定产品生产成本F甲产品w 生产总成本 = 20 000+30 000+9 000 = 59 000(元)w 单位生产成本 = 59 0004 000 = 14.75(元/件)F乙产品w 生产总成本 = 30 000+50 000+15 000 = 95 000(元)w 单位生产成本 = 95 0004 000 = 23.75(元/件)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41.3.3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1.3.3.1 存货盘存制度1.3.3.2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51.3.3.1 存货盘存制度l含义F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l种类F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F定期盘存制(periodic inventory system)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6l永续盘存制 F含义:w 亦称“账面盘存制”,指通过设置存货(如材料、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逐日或逐笔记录存货的收入和发出数,并随时记列其结存(持有)数量的方法。
F要求:w 随时记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数量 F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w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 =期末结存数F优点w 能加强对存货的控制与管理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7l定期盘存制F含义w 亦称“实地盘存制” 、“以存计耗(或销)制”、“盘存计耗(或销)制”,指在期末通过现场(实地)盘点实物,确定存货的结存(持有)数量,据以计算存货耗用(或销售)数量F基本要点w 平时只记存货增加数,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倒挤期内减少数(或耗用数)F本期存货发出数的计算公式w 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结存数=本期发出数F优点w 核算工作量小F缺点w 削弱了对存货的监控作用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8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的比较盘存方法工作量对存货的监控作用使用范围永续盘存制大强除了那些价值低廉、在管理上使用永续盘存制确有困难的存货外,一般都采用永续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小弱价值低、品种杂、交易极其频繁的存货和损耗大、数量不稳定的鲜活商品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291.3.3.2 期末存货与耗用存货的计价方法1.3.3.2.1 个别计价法1.3.3.2.2 先进先出法1.3.3.2.3 后进先出法1.3.3.2.4 加权平均法期初存货 本期购货 本期耗用 期末存货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301.3.3.2.1 个别计价法l 含义F假设每个单位量的期末持有存货或耗用存货的实际成本能够确知,并据此计算其实际价值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l 要点F逐一记录每一特定存货单位的取得价格F了解耗用或出售的存货属于哪一特定单位(或批次),或者了解期末持有存货属于哪一特定单位l 特点F存货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情形完全相同,存货成本价值比较准确F工作量大F适用于种类及数量较少且单位价值较大的存货F永续盘存制与定期盘存制的结果完全相同 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311.3.3.2.2 先进先出法l 含义F假定先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的条件下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l 要点F假定先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F库存为后购进的存货 l 理解F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情形基本相符F先进先出的成本流动是假设的流向,与存货的实际流动无关F两种盘存制度下对存货价值计算的结果完全相同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321.3.3.2.3 后进先出法l 含义F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的条件下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l 要点F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耗用或销售F库存为先购进的存货 l 理解F是会计上计算存货成本的一种假设F存货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可能脱节F两种盘存制度下对存货价值计算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吴德军331.3.3.2.4 加权平均法l按当期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持有存货及本期耗用或销售存货价值的方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成本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数量=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五章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中南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