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docx
16页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 王玉静 刘丽 闫智勇[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在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导致活页式教材开发困境的原因,结合泰勒原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重构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对策: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革新教材开发思路;调研企业岗位用工需求,明确教材目标;梳理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确定教材内容;归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组织教材结构[关键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教材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作者简介]王玉静(1997- ),女,山东济南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天津 300350)刘丽(1988- ),女,山东青州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硕士山东 潍坊 262500)闫智勇(1973- ),男,山西阳泉人,北京全道智源教育科技院院长、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秘书长、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后北京 100016)[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谱系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20JZD055,课题主持人:潘海生)[]G714 []A []1004-3985(2021)22-0069-07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活页式教材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在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上存在明显短板,致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产业结构升级不匹配”对此,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要求同年12月,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强调“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为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此,需要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规避当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发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培养适应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一、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困境表征在政策指引下,职业院校和各大出版社积极探索并开发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对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认知不明确,对活页式教材的体例结构创新不足,导致活页式教材开发过程中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目标设置上缺乏独特性和育人性1.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在目标设置上缺乏独特性当前,活页式教材开发要么偏重论述专业理论,要么单纯讲授操作流程,真正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活页式教材可谓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很难做到既牢固地掌握知识,又能熟练地应用技能因此,培养能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地结合、学以致用的职教特殊人才成为难题此外,活页式教材在目标设置上大多注重知识或者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求,忽视了活页式教材在目标设置上应当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特征2.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在目标设置上缺乏育人性一方面,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职业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而目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并未充分考虑生源特征,单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设置了繁杂的教材内容,不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以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和全面性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的活页式教材开发多从教师角度出发,难以凸显活页式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性二)内容选择上缺乏时代性和双元性2019年4月,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会议讲话中提到,“教材改革建设的重点是解决陈旧老化的问题……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
由此可见,促进活页式教材开发与时代要求接轨已成为大势所趋当前活页式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修订周期上看,活页式教材修订周期较长,更新换代较慢,导致教材难以吸纳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无法大力满足产业更新迭代的需要二是从承担载体上看,活页式教材大多是传统的紙质媒介,没有配套的教材,致使其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较差,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难以满足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需要校企双元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原因在于,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教师单独编写,那么就难以将真实的工作情境、工艺流程和职业标准融入活页式教材中;如果单单凭借企业职工进行教材开发,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开发出来的活页式教材缺乏育人性,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三)结构组织上缺乏程序性和行动性“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教材开发作为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必须以行动逻辑来开发活页式教材,按工作环节、工作模块的形式来组织教材内容,让教材的结构组织体现出工作过程的程序性、彰显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仅仅是采取了活页的形式,在教材的结构组织上仍然沿用学科逻辑的组织形式,并没有在教材的结构组织上按程序还原真实的工作过程,因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于发展之初在很多方面借鉴了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科建设模式,未能树立自身专业建设和教材组织的类型特征因此,活页式教材在结构组织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学科逻辑,只注重教材内容在学科逻辑知识组织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活页式教材结构应该具备的行动逻辑组织方式二、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内涵反思根据当前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困境剖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并结合泰勒原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对活页式教材的概念、要素和特征进行重新界定,为重新探寻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一)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困境成因活页式教材开发的诸多问题有其深刻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活页式教材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其中,目标设置对其他两个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内容选择又对结构组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忽视类型教育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导致教材目标难以实现引导性首先,当前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相悖职教20条”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是一种教育类型”,因此,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必须突出其类型属性然而,目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在目标上主要关注学生的背诵、记忆和理解,在结构上主要以学科逻辑为组织方式,在内容上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忽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无法凸显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应该依托工作过程促进学生职业行动的实践性。
其次,长期以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因而也应成为活页式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参照从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来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层次的教育目标立足点不同而又密不可分这六级目标是根据人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并从整体上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同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技能和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也具有同样的设计特征此外,认知、技能和情感三者之间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然而,现行活页式教材教育目标的设置未能关注认知、技能和情感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也忽视各类型教育目标的梯度设计,仍然主要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性的学科逻辑知识,很难引导学生通过步步为营的方式实现每个职业阶段的发展目标2.轻视学生本位论和认知论,致使教材内容难以实现实践性首先,学生本位论面向学生个体的成长,特别强调教材自身的人本性和关怀性虽然当前活页式教材的目标设置也努力追求学生的发展,但是因其内容繁杂、体例形式混乱,且编写人员多为学校教师,导致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发展中的主体能动性,更加难以引导学生以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载体去践行所学理论,从而无法实现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当前活页式教材开发对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不够,更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技能迁移水平事实上,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而言,职业院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存在相对劣势因此,活页式教材应按照行动逻辑来进行编写,即先“格物”,再“致知”然而,目前活页式教材仍然沿用学科逻辑的开发方式,先理论后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导致学生无法适应真实的工作过程3.漠视学习范式论和教学设计三层次论,造成教材结构难以实现系统性首先,从学习范式论的历史演进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基于行为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学习范式、基于行动理论和情境理论的学习范式、基于整体理论的职业教育学习范式可见,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理应按照行动逻辑设置教材目标、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材结构,从而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然而,当前活页式教材在结构组织上仅仅围绕知识的完整性,而不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背离了学习范式论,难以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学会做事其次,教学设计需要关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逐级具体化的层次然而,当前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实际过程中却依然难以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有序协同,导致课程计划不能结合生产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能够凸显职业要求的课程标准,也不能进一步形成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活页式教材,最终致使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性有所不足。
二)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内涵界定为了开发出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活页教材,必须在明确当前职业教育活页教材开发困境和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的经典理论,对活页教材开发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1.活页式教材的概念探析就字面意思而言,活页指的是“书页等不装订成册,可以随意分合的”因此,活页式教材常被简单而机械地定义为“含有讲授内容材料的书页不装订成册,可以随意分合的教学用书”很显然,这种定义仅仅是区分了活页式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形式,并没有辨明二者的实质事实上,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页面可拆分,更体现在其内容和结构上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并能促进师生通过职业活动达成教学目标2.活页式教材开发的要素界定首先,根据泰勒原理,课程开发包含“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学结果”等环节就教学而言,课程是实质,教材是形式因此,教材开发的过程和要素与课程开发的过程和要素理应基本相同就教材开发的核心要素而言,“确定教育目标”就是确定教材目标,“选择学习经验”就是确定教材内容,“组织学习经验”就是组织教材结构,“评价教学结果”实际上就是对教育目标达成度的检验基于此,活页式教材开发至少需要包含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三个核心要素。
其次,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必须以典型工作过程为载体、以普适性工作过程为尺度、以学生的技能迁移水平和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见图1)其中,教材目标设置引领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组织,并且是课程实施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绳;教材内容选择是教材目标设置的具体化,遵循行动导向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若干步骤达成最终学习目标;教材结构组织是教材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实现形式,更是使教材内容选择能够达到教材目标设置的保障措施3.活页式教材开发的特征界定首先,教材目標设置上体现需求导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因此,活页式教材开发必须摒弃传统学科教材知识本位的缺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为此,有必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改革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模式,将培养具有职业行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材开发的核心目标,进而满足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