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天相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0页2020-202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天相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把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 ) A.兔和大肠杆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C.兔的RNA和大肠杆菌的RNA携带相同的遗传信息 D.兔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能进人大肠杆菌参考答案:A 2.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 3/64 B. 5/64 C. 12/64 D. 15/6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0g,所以重量为19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190-150)20=2.因此,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1/64、1/64、1/64、4/64、4/64、4/64,因此共占比例为15/64.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数量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从大气进入植物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出这个细胞整个过程中C元素所在的化合物至少经过了( )层膜结构A.10 B.12 C.20 D.6参考答案:A4. 下列物质,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磷脂、核酸参考答案:B5.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参考答案:B6.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细胞代谢紊乱 D. 糖尿病参考答案:C7.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参考答案:A8.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某种氨基酸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 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环状多肽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6个C.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D. 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参考答案:B【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这些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条数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详解】A、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写出分子简式是C2H4O2NR,某种氨基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B、环状多肽的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根据N原子数目知,最多由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因为形成的是环肽,所以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水分子的数目最多17个,B错误;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一个来源于氨基,另一个来源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功能完全不同是因为蛋白质结构不同,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不同类型的划分依据,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多肽链的氨基的个数相关计算,根据多肽链的分子式推断氨基酸的个数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入手,仔细分析解答,解题时不要漏掉形成的肽链有2种情况环状和非环状,结果不一样。
9. 下图是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优质奶牛的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动物遗传性状,③需移植到发情的母牛子宫内发育B.①②两个胚胎往往具有不同遗传物质C.A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细胞D.图中a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参考答案:C10. 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参考答案:A11.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 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 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D. 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参考答案: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B正确;二者的实验都有对照,C错误;两实验都没有突变,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物质的发现【名师点睛】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相同点①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但两类实验中DNA与蛋白质分开的方式不同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同点方法不同艾弗里实验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的特征元素(32P和35S)12.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单独起作用的D.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参考答案:C13.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 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 B.36%、64% C.57%、43% D.60%、40%参考答案:D14. 下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15. 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参考答案:D16. 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参考答案:B17.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就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缺失和重组B.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变异C.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的结果有三种:有利、有害、中性参考答案:D18.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最可能是A. 阻断RNA装配成核糖体 B. 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C. 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D. 阻止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参考答案:C分析】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tRNA与mRNA配对,将运载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脱水缩合成多肽;已知miR是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其可以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不能进行翻译过程。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的,与rRNA装配成核糖体无关,A错误;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并没有与双链DNA分子互补,所以不会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 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是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则mRNA就无法与核糖体结合,也就无法与tRNA配对, C正确;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iR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只是阻止了mRNA发挥作用,并不能阻止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D错误点睛】易错点:1、密码子在mRNA上,反密码子在tRNA上2、有的RNA有氢键,例如tRNA19.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其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B. 基因工程的优势是可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C.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应该有选择权D. 基因工程中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D20. 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 mL面糊, A、C中注入2 mL清水,B、D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保温5 min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 )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试管中均加入3 mL面糊,A、C中注入2 mL清水,B、D中注入2 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保温5 min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不存在淀粉的溶液。
A无加淀粉酶因此存在淀粉溶液会变蓝;B因加入淀粉酶温度也适合因此淀粉被分解,所以不会变蓝;C和D试管因温度高酶失活淀粉未被分解,所以均会变蓝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 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参考答案:D22.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