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隐患排查表42187.pdf
18页职业病隐患排查表(附录 1) 大 类 小 类 标准要求 存在隐患 整改 要求 整改期限 责任人 基础管理 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 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所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责任清晰, 符合岗位实际; 与单位实际存在的岗位相符合 没有以正式文件下发;责任人、部门或岗位不全;责任不清;防治责任不符合单位实际;其他 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严重用人单位, 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其他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 100 人,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 100 人以下,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 无机构或无成立机构文件及文件不规范;没有配备专兼职人员或无任命文件;其他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建立 12 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存入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①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制度没有以正式文件下发;制度不全;制度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制度内容不符合单位实际; 度; ③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④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⑤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⑥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 “三同时” 管理制度; ⑧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⑨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⑩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⑪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没有针对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其他制度;其他 4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针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重点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岗位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 没有制定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不全;不符合岗位(工种)实际;不具有操作性;其他 5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职业健康专题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 要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并经培训合格; 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 应当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没有参加安监部门组织的系统培训;职工没有参加上岗前和定期培训;严重岗位职工没有进行专门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变化的职工没有进行变更培训;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与单位或岗位 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不符;没有考核结果;培训学时不符合要求;其他 6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档案分类和内容符合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包括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有专人管理; 有专门的档案橱或档案盒; 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并编号登记 档案没有进行分类;每类档案中内容缺失较严重;无纸质版;没有专人管理; 无档案盒或档案橱;没有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并编号登记;其他 7 职业病危害申报 将职业病危害识别出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全面进行申报;有申报回执单;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 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 30 日内进行申报; 因技术、 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没有进行申报;申报内容不全,有漏项;申报档案不全,没有申报回执单或回执单丢失;没有及时准确进行变更申报;没有及时办理注销手续;其他 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 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 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 日内进行申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 15 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8 职业卫生“三同时” 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报告并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报告进行评审; 在设计阶段, 按照可研和预评报告提出的措施和建议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编制设计专篇并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设计进行评审;在施工阶段, 施工单位按照设计专篇中设计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施工; 主体工程在投入生产和使用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并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控评报告进行评审,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
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报告进行评审;没有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设计专篇时间延迟,在设计阶段没有完成;没有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设计进行评审;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没有或部分没有按照设计专篇中设计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施工;主体工程在投入生产和使用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没有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没有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并组织职业卫生专家对控 评报告进行评审,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 9 职业健康监护 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查体;查体率达到 100%;查体项目和查体周期必须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查体结果必须及时处理,包括复查、诊断、治疗、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有处理记录 没有组织职业查体;委托的查体机构没有资质;查体率没有达到100%,部分接毒接害职工没有安排查体; 查体结果没有及时处理;已处理但没有处理记录;其他 10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每年至少一次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单位, 每隔 3 年要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项目和因素覆盖率要与申报因素一致; 检测点覆盖率要达到 100%;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应在 4 级。
年度内没有进行定期检测;委托的检测单位没有合法资质;没有进行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的周期超过 3 年; 检测项目和因素不全,有漏项; 检测点没有达到全覆盖;缺少检测点清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为 1-3 级 11 职业卫生投入 建立制度确保投入到位; 每年年初要有职业卫生投入概算; 职业卫生投入至少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无制度予以保障; 年初没有概算;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用品费用、 用、 应急防护用品费用、 个人防护用品费用、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 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 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 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 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 个人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 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任何一项投入不足或缺失;其他 12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 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应急救援制度;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有符合单位实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 专项预案、 应急处置方案;每年组织 1-2 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缺少制度;缺少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不健全;缺少预案;有预案但内容不符合单位实际;预案组成、架构不符合导则要求; 没有组织预案演练;演练走过场,演练内容不符合单位实际;演练记录不规范,缺少讲评、整改内容;其他 13 职业病危害告知 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的内容和样式符合山东省安监局关于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范本的要求; 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内容符合无合同告知;合同告知不规范;无培训告知或培训告知内容不符合岗位实际;无公告栏;公告栏 岗位实际; 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内容符合告知规范;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符合告知规范;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有书面告知记录 告知内容不符合规范要求;无检测结果告知;检测结果告知不规范;无书面告知查体结果;书面告知的查体结果不全或有漏项或有故意隐瞒内容;其他 14 外委作业管理 建立健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承包商资质; 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文件; 承包商人员查体明细; 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一览表; 入厂教育合格记录;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协议 建设单位缺少承包商管理制度;无承包商准入条件;对承包商没有签订协议; 没有进行入厂教育;没有检查其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缺少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表;其他 现场管理 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 0 级;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制要求; 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1级; 2 平面布局和设备布局 作业场所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作业场所存在不同性质危害作业的交叉污染;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在一起; 3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有相应的防护设施, 种类齐全, 符合职业病危害的特防护设施种类不全、形式错误;防护设施数量、性能参数不能满 其维护 征,数量、性能参数满足要求;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 检测, 保证有效运行; 足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维保不利,不能正常运行;防护设施防护效果不能满足卫生要求 4 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 按照作业工人的接害性质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其性能参数、 发放周期及型号符合要求;制订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和判废标准,保证正确佩戴,有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要及时正确维护保养; 建立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职工领用时要签字 无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不及时或型号不正确;工人不佩戴或不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维护不到位,老化、损毁,不能满足防护效果;职工领用没有签字或有代签现象; 5 应急救援设施及其维护 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设置固定或便携式报警或检测装置, 检测点、 报警值设置符合要求; 可能存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据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和危害特点设置冲洗喷淋设备、 应急撤离通道、 必要的泄险区以及风向标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防透水层, 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未设置报警检测装置或检测点、报警值设置不正确;存在酸碱等高腐蚀作业场所未设置喷淋洗眼设施或设置的位置、保护半径、防冻措施不符合要求;未设置风向标或设置不醒目;围堰等泄险设施容积、 防透水等不符合要求;泄漏物质和冲洗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 在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 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 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 室内作业场所未设置事故通风或通风换气次数不能满足要求,或者未设置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的控制开关未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同时设置; 6 应急防护用品管理 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 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应设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 ,应急救援机构(站)的位置、 与工业企业的距离及急救人员的数量应能满足要求; 生产或使用剧毒或高毒物质的企业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 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使用面积、装备符合要求;应根据车间(岗位) 毒害情况配备防毒器具及防毒器具存放柜,防毒器具在专用存放柜内铅封存放,设置明显标识,并定期维护与检查;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 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 (不断有毒物质作业场所未设应急救援机构(站)或位置、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要求;剧毒或高毒物质作业场所未设紧急救援站或气防站,或者气防站面积、装备不满足要求;未设气防柜,或气防柜未设铅封,无明显标识及定期维护检查; 气防柜内物品不符合要求,例如空呼器管理不善,不能满足应急要求;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未就近设置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未设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担架及 水的冲淋洗眼设施、 个人防护用品、 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 担架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 冲淋洗眼设施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 急救箱应当设置在便于劳动者取用的地点, 配备内容符合要求;应急救援设施应有清晰的标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保养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或者设置位置不满足要求;应急救援设施无清晰的标识及定期保养维护,不能确保使用; 7、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 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警示线 标识缺失;设置位置不正确;大小尺寸不符合要求;标志牌内容不正确;维护不到位(褪色、破损等) ;没有画警示线;警示线颜色不正确;警示线位置不正确;其他 8 辅助用室 现场管理 浴室、更衣室、休息室、食堂、卫生间等根据车间卫生等级正确设置,维护良好 缺少浴室、更衣室等辅助用室;浴室无法正常使用;更衣室缺少更衣橱或更衣橱数量不足,更衣橱尺寸过小,不符合要求;职工缺少食堂, 在车间现场、 化验室、中控室等就餐、饮水;卫生间数 量不足或距离工作地点较远;其他 某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台帐(附录 2) (受控记录号) NO : 序号 检查时间 检查名称 检查 性质 检查单位 检查编号 检查 情况 整改 数量 计划整改 数量 备注 填表单位: 填表人: 某单位职业病隐患整改台帐(附录 3) (受控记录号) №: 序号 部位 隐患名称 检查日期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 负责人 计划完成 日期 隐患 等级 隐患 分类 整改情况 完成 时间 整改 确认人 备注 填表单位: 填表人: 某单位重大职业病隐患整改台帐(附录 4) (受控记录号) №: 序号 编号 隐患名称 所在部位 认定依据 认定时间 评审 结论 现有整改措施 改进措施 责任部门/整改负责人 完成 期限 书面报告上级部门时间 备注 填表单位: 填表人: 某单位职业病隐患整改通知单(附录 5) (受控记录号) 年 月 日 №: 问题或隐患内容 发生时间 隐患等级 完成期限 年 月 日 检查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单位领导 检查人员 安全部门建议/要求: 请 必须于 年 月 日 制定整改计划,整改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提出部门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整改单位意见(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必要时,可加附页) : 请 必须于 年 月 日前实施整改措施 措施制定部门/人员: 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整改措施实施情况 组织实施部门/人员: 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验证情况与结论 验证部门/人员: 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某单位职业病隐患等级评审/评价记录表(附录 6) (受控记录号) №: 内 容 组织部门 时 间 地点 方式 □会议 □其他 评审/评价情况概要: 结论(结果): 评审/评价组织部门负责人: 年 月 日 评审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