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汇总.pdf

80页
  • 卖家[上传人]:布鲁****店
  • 文档编号:237603745
  • 上传时间:2022-01-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70.78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速记手册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速记手册一、学科特点一、学科特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全书共 8 个章节,所含的内容较多,包括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基础、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其中以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与中药炮制学最为重要,所占考试比重大 二、历年真题分值分布二、历年真题分值分布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情分析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情分析 章节 名称 2017 年分值 2018 年分值 第 1 章 中药与方剂 5 7 第 2 章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4 3 第第 3 3 章章 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3333 2727 第 4 章 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12 13 第 5 章 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2 4 第第 6 6 章章 中药制剂与剂型中药制剂与剂型 3030 3333 第 7 章 中药药理与毒理 2 2 第第 8 8 章章 常用中药的鉴别常用中药的鉴别 3232 3131 总分 120 120 三、备考指导三、备考指导 1、建议先复习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再复习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最后再复习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按这样的学习顺序更合理也更轻松。

      2、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备考中一定要把握重点,不要盲目死记硬背抓住重点章节,有的放矢从历年的考情分析中不难看出: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历年来都是考试的重点,各章分值都在 30 分左右,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分值也在 15 分左右所以这四章就是我们备考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重点章节 第三章主要考查重要化合物的类别归属,比如:苦参碱属于喹喏里西啶类生物碱、厚朴主要含有木脂素类成分等;理化性质,比如:香豆素的荧光性;中药的有效成分、指标成分、重要毒性成分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考点较为分散,注意要理解后再记忆高频考点主要分布在:剂型概述:剂型的特点,原理等;基质与附加剂:掌握重要剂型的基质与附加剂;质量要求:水分、崩解时限,溶散时限等等 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中药鉴定大部分题考点集中在性状鉴别上,包括文字叙述和图片识别图片一般较简单,但是文字就相对困难这部分学习一定要注意图文对照,对一些特征描述要重点记忆 四、高频考点四、高频考点 【考点考点 1 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 学术价值 作者 成书年代 神农本草经 1、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2、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本草经集注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2、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陶弘景 魏晋南北朝 新修本草 ( 唐本草 ) 1、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 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隋唐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1、图文对照,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 2、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唐慎微 宋代 本草纲目 1、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 16 部共 60 类,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2、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集我国 16 世纪以前药学大成 3、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采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李时珍 明代 本草纲目拾遗 1、新增药物达 716 种之多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2、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赵学敏 清代 中华本草 1、当代本草学代表作 2、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 2000 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 20 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

      【例题】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 A、 本草纲目 B、 证类本草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经集注 E、 神农本草经 【答案】C 【解析】 新修本草 :1、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 性本草,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考点考点 2 2】五味五味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为解表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辛香-芳香化湿、开窍、辟秽、醒脾辛味药多辛散燥烈,易耗伤气阴,故气虚、阴亏,表虚多汗等不宜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甘能解毒,又质润而善于润燥 “中满忌甘”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另外酸能生津,安蛔,酸能敛邪,故有实邪者勿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泄即苦能通泄、苦能降泄和苦能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等病证但咸味药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 6、涩:能收、能敛,具有收敛固涩作用。

      涩味药大多恋邪,邪气未尽者勿用 7、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淡味伤津液 【例题】苦味不再具有的作用是 A、降泄 B、通泄 C、燥湿 D、清泄 E、渗湿 【答案】E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泄包括降泄、通泄、清泄,燥为燥湿,坚为坚阴和坚厚肠胃渗湿为淡味作用 【考点【考点 3 3】功效与主治病证分类及其表述方式】功效与主治病证分类及其表述方式 1、对因功效: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2、对症功效: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考点考点 4 4】中药材的产地中药材的产地 1、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川乌、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川黄柏等 2、广药(南药):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广陈皮、广豆根、槟榔等。

      3、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 4、贵药:天冬、天麻、黄精、杜仲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 5、怀药: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怀药) 6、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 7、关药:人参、鹿茸、细辛、辽五味子、防风、关黄柏、刺五加、升麻 8、北药: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 9、华南药:茅苍术、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等 10、西北药: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党参、紫草、阿魏 11、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四大藏药;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 【例题】地黄的主产地是 A、河北 B、陕西 C、河南 D、江苏 E、山东 【答案】C 【解析】地黄为四大怀药,主产地河南 【考点【考点 5 5】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1、根及根茎类: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明党参在春天收集 2、茎木类:秋、冬两季;全年采收:苏木、降香、沉香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秋冬如苦楝皮;肉桂等;根皮通常在挖根后剥取,或趁鲜抽去木心,如牡丹皮、五加皮等。

      杜仲、黄柏采用“环剥技术” 4、花类:分别在含苞待放时(如金银花、槐米、辛夷、丁香) 、初开时(洋金花)或盛开时(菊花、西红花) ,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 5、全草类: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淡竹叶) ,有的在开花时采收(荆芥、益母草、香薷) ,而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绵茵陈”,秋季“茵陈蒿” 6、藻、菌、地衣类:茯苓立秋后,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松萝全年采 7、两栖类、爬行类: 夏秋鹿茸需在清明后 4560 天(5 月中旬至 7 月下旬)锯取,过时则骨化为角 【考点【考点 6 6】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 1、浸渍法:水或稀醇为溶剂适于遇热易破坏及含多量淀粉、黏液质、树胶、果胶的植物 2、渗漉法:以稀乙醇或酸水为溶剂不断向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适用范围同浸渍法但效率高,费时,费溶剂 3、煎煮法:以水为溶剂 对具有挥发性及遇热易破坏成分、对含多量淀粉、黏液质成分的药材不宜用 4、回流提取:以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为溶剂,对遇热易破坏的成分有影响,费溶剂、操作麻烦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 5、连续回流(索氏提取) :弥补回流提取的缺点。

      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但时间较长 6、水蒸气蒸馏法: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酚类、游离醌类等的提取 7、升华法:樟木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 8、超声提取法:超声提取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 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常用的气体流动相为 CO2 【考点【考点 7 7】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苦参:生物碱类-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双稠哌啶类,具有喹诺里西啶基本结构 2、山豆根:喹喏里西啶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 3、麻黄:麻黄生物碱-有机胺类;主要有左旋麻黄碱(40%-90%) ,右旋伪麻黄碱指标成分为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 4、黄连:小檗碱为主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除木兰碱为阿朴菲型外,其他都属于原小檗碱型,且都是季铵型 5、延胡索:多种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成-四氢巴马汀) 和去氢延胡索甲素-多数属原小檗碱型 中国药典以延胡索乙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6、防己: 中国药典以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和防己诺林碱(汉防己乙素)为指标成分属于苄基异喹啉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 7 位取代基的差异,前者为甲氧基,极性小;后者为酚羟基,极性较大。

      7、川乌: 中国药典以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三者为指标成分双酯型乌头碱(毒性强) 8、洋金花:莨菪烷类生物碱主含莨菪碱(阿托品,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散瞳) ,东莨菪碱(镇静麻醉) 、樟柳碱和 N-去甲莨菪碱 中国药典以硫酸阿托品、氢溴酸东莨菪碱为指标成分 9、天仙子: 中国药典以东莨菪碱和莨菪碱为指标成分对照品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东莨菪碱分子中有氧桥,中枢作用最强;山莨菪碱 6- 位多羟基,作用最弱 10、马钱子:指标成分:士的宁(又称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吲哚类,两个都是味极苦,有强毒性 11、千里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千里光宁碱、千里光菲宁碱及痕量的阿多尼弗林碱等 中国药典以阿多尼弗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其中阿多尼弗林碱的含量不得过 0.004% 12、雷公藤: 中国药典以雷公藤甲素为指标成分进行雷公藤甲素为二萜类化合物,不是生物碱 【例题】川乌中含有的生物碱是 A、麻黄碱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乌头碱 E、番木鳖碱 【答案】D 【解析】川乌中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 中国药典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为指标成为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速记手册 【考点【考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