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docx
9页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记录公报黑龙江省记录公报 -07-20 10:28:52 阅读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齐齐哈尔市记录局3月25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鹤城,按照“全党抓公司,全民搞招商,全力推改革,全面建小康”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为目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迅速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构造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营态势1 综合国民经济在较高平台上运营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三次产业除一产受旱灾影响略有下降外,二、三产业均呈高速增长的态势第一产业增长值122.5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增长值186.2亿元,增长26.9%;第三产业增长值260.5亿元,增长14.8%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奉献率分别为-0.2%、53.6%和4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71元,增长14.3%市场物价总水平攀升今年以来,受国内涨价风影响,我市消费价格水平持续走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8,比上年上涨4.8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4.6,比上年上涨4.6个百分点就业再就业获得进展估计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67.1万人,其中城乡从业人员91.1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76.0万人城乡新增就业人员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9万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5.9,提高36.1点实现利税总额52.14亿元,增长72.0%2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略有下降,但随着国家“两免四补”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我市进一步调节粮食种植构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81万亩同步,增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四个换位”战略推动我市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使全市粮食生产在伏旱严重的形势下仍喜获丰收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毕250.3亿元,比上年下降3.5% 粮豆薯总产量537.8万吨,比上年下降16.5%重要农产品产量如下:畜牧业形势发展平稳全年畜牧业总产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5%,年末大牲口存栏138.0万头,增长3.0%,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88.9万头;奶牛存栏39.9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49.4万吨牲口存栏和重要畜产品产量如下:全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468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3%,全市13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原则认证。
环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推动林业机制创新,全年完毕人工造林27.9万亩3 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式增长,运营质量大幅提高年初以来,我市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步伐,实行大公司翻番、民营公司跨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三大战略”,推动了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使全市工业资产得到有效激活,生产潜能得到释放,工业领域呈现多点支撑的新局面,生产和效益实现同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完毕增长值138.2亿元,增长34.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6亿元,增长36.0%两大工业基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全年装备工业完毕工业总产值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3.5%;食品工业完毕工业总产值12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9%,两大工业基地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2%;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重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减状况如下:建筑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0.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9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69965元/人,比上年增长2.4%4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步伐加快齐齐哈尔规划区建设获得新进展,依安、富裕、铁锋园区和一重集团列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总体规划。
截至末,哈大齐工业走廊6个项目区的启动面积为9.1平方公里,占项目区规划面积的8.1%已动工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额58.0亿元,已投产公司5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1.3亿元,销售收入64.3亿元,利税9.7亿元5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增速加快全市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毕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销售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毕21.6亿元,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161.4万平方米,增长6.8%,商品房销售额30.2亿元,增长24.6%投融资环境改善积极实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势产业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热电联产热网A区一期工程建设、富裕风电场工程、G111国道、泰来油气资源开发、第二十八中学扩建工程、齐齐哈尔医学院建设工程、新玛特购物广场、市图书馆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行建设,带动了全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积蓄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6国内贸易消费市场稳中见旺,需求构造发生变化随着消费领域的持续升温,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逐渐增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5亿元,增长17.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3%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活跃,热点商品和季节性商品增长较快,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3.0亿元,增长17.1%;住宿餐饮业消费持续走高,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增长20.3%;其他行业零售额2.0亿元,下降2.9%。
分城乡看,城乡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城乡消费品零售额177.2亿元,增长17.3%,增幅提高4.9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呈现升温势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3亿元,增长16.4%,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从构造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全市吃的商品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20.0%,占所有零售额比重50.5%;穿的商品零售额49.0亿元,增长19.2%,占所有零售额比重23.3%;用的商品零售额35.1亿元,增长9.3%,占所有零售额比重16.7%城乡集贸市场288个7 对外经济运用外资稳步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宽全市直接运用外资到位资金总额48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批准运用外资项目19项,总投资额2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2505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8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6.1%8 交通、邮电和旅游铁路、公路、民航综合运送能力增强,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年完毕货品发送量7087.6万吨其中,铁路1339.6万吨;公路5748.0万吨;航空0.04万吨客运量4690.6万人其中,铁路1519.8万人;公路3164.0万人;航空6.8万人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市完毕邮电业务总量20.9亿元。
全年发送函件571.6万件,特快专递52.2万件年末固定互换机总容量130.9万门,下降6.5%年末本地顾客123.8万户,下降1.7%移动顾客213.4万户,增长24.8%互联网顾客达19.9万户,增长23.6%已通的行政村达100%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我市大力推动完美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都市旅游功能,加强市场整治,推动区域合伙,旅游业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都市形象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6亿元,增长26.2%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2300人次,增长23.1%其中,外国人9597人次,增长19.6%;旅游外汇收入490万美元,增长21.2%9 财政和金融业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毕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完毕28.0亿元,增长28.9%其中,市本级完毕20.7亿元,增长24.3%;县级完毕7.2亿元,增长43.9%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1.6亿元,增长2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4.4亿元,增长27.6%金融信贷稳健运营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6.1亿元,比年初(下同)增长9.0%其中,公司存款94.3亿元,增长1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4.8亿元,增长3.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4.6亿元,增长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6.8亿元,增长10.8%从短期贷款构造看,工业、建筑业贷款增势较强,农业、商业贷款相对乏力农业贷款35.2亿元,增长6.1%;商业贷款70.3亿元,下降2.2%;工业贷款55.9亿元,增长28.1%;建筑业贷款1.7亿元,增长31.1%中长期贷款余额115.8亿元,增长3.4%10 科学技术和教育进一步实行科教兴市战略,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估计全年实行重点科技筹划项目129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16项;完毕新产品试制项目10项;全年认定技术合同241项各类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一般高等学校招收学生9551人,比上年增长1.0%;在校学生34920人,与上年基本持平一般高中招收学生23984人,下降9.3%;在校学生76582人,下降1.7%初中招收学生48392人,下降9.6%,在校学生175076人,下降9.4%,初中入学率达99.2%小学招收学生41400人,增长1.1%;在校学生282457人,下降2.6%;小学适龄小朋友入学率达99.9%11 文化、卫生和体育,我市加快广播、电视等传媒产业的发展,挖掘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文化事业进一步繁华。
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队13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顾客54.0万户,增长1.5%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卫生资源,推动市级重点医院向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1个,疫病控制机构20个,卫生监督机构16个,妇幼卫生机构17个卫生机构床位1.3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55万人,其中,医生6700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获得新成就首开在亚洲举办国际甲级冰球赛事的先河,承办了甲级A组世界冰球锦标赛,并初次组团参与全国都市运动会全年我市体育健儿在全国比赛获得金牌36枚,银牌33枚,铜牌25枚;在省比赛获得金牌273枚,银牌146枚,铜牌125枚群众性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合、器材配备逐渐完善《国家体育锻炼原则》达标率城乡为96.5%,农村为88.0%12 环保环保收效明显,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98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900平方公里完毕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估计可达7.50亿元。
截至年末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28天交通噪声为68.2分贝,区域环境噪声为51.7分贝三废”污染治理逐渐完善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运用率为9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为0.079毫克/立方米13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筹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13‰,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4.45‰,比上年上升0.8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8‰,比上年下降0.7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567.8万人,比上年增长0.82%其中,农业人口363.6万人,增长0.64%,非农业人口204.2万人,增长1.14%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61.7元,增长19.5%,人均消费支出7080.8元,增长19.3%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63元,增长24.5%估计城乡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2.4平方米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52.8元,增长6.1%;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3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与养老保险人数为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