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听课笔记施工实务(2009年版)(第一部分).doc
36页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听课笔记施工实务(2009 年版)(第一部分)2k311012 熟悉城市道路的级别与类别一、 城市道路分类(一) 快速路:(二) 主干路(三) 次干路(四) 支路二、 城市道路技术标准见 2k311012-1 表三、城市道路道面分级(一)面层类型、路面等级与道路等级(二)按力学性能的路面分类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2k311013 了解土的工程指标及工程分类1.重力密度: 土的重力与其体积之比2.孔隙比: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3.孔隙率: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 三相) 之比恒小于 100%〉孔隙比和孔隙率是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指标4.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5.饱和度: 土中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6.界限含水量: 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7.液限: 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是土的塑性上限, 称为液性界限, 简称液限8.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 称为塑性界限,简称塑限9.塑性指数: 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反映土的可塑性大小的指标, 是黏性土的物 理指标之一。
表明了粘性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率的变化范围10.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值11.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比例系数, 即单位水力梯度下水在土孔隙中的渗流速度12.内摩擦角与黏( 内) 聚力: 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一、 路基土的分类(一)按土的工程性能分类1.碎石土2.沙土3.粉土4.黏性土5.人工填土(二)按施工难易程度分类分为一、二、三、四类土2k311020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2k311021 掌握城市道路路基成型和压实要求路基施工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1)路基施工程序1)准备工作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2)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来完成3)路基(土、石方)工程 4)质量检查与验收二、路基施工要点必须依照路基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进行施工,并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1.路基施工测量. 交点 JD 应布置护桩,一般有 3 个两个水准点之间最好保持在 500m 左右。
1)恢复中线测量2)钉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 0.5~1.0m 两侧3)测标高2)填土(方)路基①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 10cm 的土块应打碎②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③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 1:5 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cm,宽度不应小于 1.0m④分层填土,压实⑤填土长度达 50m 左右时,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 12t 级压路机⑥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还土 30cm 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⑦到填土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土方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⑧若雨水支管管顶标高低于路基顶面 200mm 以内时,则应先进行路基施工3)挖土(方)路基①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每侧比路面宽出 30~50cm②挖方段不得超挖在路基设计标高以下 60cm 以内的树根等杂物,必须清除并以好土等材料回填夯实③压路机不小于 12t 级,碾压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④碾压时视土的干湿程度而决定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⑤过街雨水支管应在路床碾压前施工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4)质量检查质量验收项目有宽度、纵、横断面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等三、路基压实要点1.合理选用压实机具分静力式、夯击式和振动式三大类2.正确的压实方法与适宜的压实厚度土质路基的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3.掌握土层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的土水稳定性最好路基均应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碾压4.压实质量检查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2k311022 熟悉城市道路路基病害的防治一、不良土质对道路路基病害的防治(一)软土特点: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主要破坏特征是路基的沉降过大引起路基开裂破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等二)湿陷性黄土特点:土质较均匀, 结构疏松, 孔隙发育, 在未受水浸湿时, 一般强度较高, 压缩性较小, 当在一定压力下, 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破坏, 产生较大附加下沉, 强度迅速降低黄土的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开裂处理方法: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方法进行处理, 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
加筋土挡土墙是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的防护措施三) 膨胀土特点: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在坚硬状态下该土的工程性质较好位移、隆起、开裂、变形可采取的措施有:用石灰桩、水泥桩等无机结合料对膨胀土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 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采取措施, 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四) 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特点:在冻结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 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 压缩性提高,地基容易产生融沉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见下表土质名称 特点 常用处理方法软土 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换填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湿陷性黄土 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若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会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抗剪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采取灰土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挤密桩等方法,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冲、截排、防渗加筋土挡土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的有效防护措施膨胀土 吸水膨胀、失水收缩 包括用灰土桩、水泥桩或用其他无机结合料进行加固和改良;也可用开挖换填、堆载预压对路基进行加固同时应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湿, 冻土 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两大类。
冻结状态时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融化后承载力急剧下降,压缩性提高(1)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2)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3)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多孔矿渣是较好的隔温材料4)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路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的规定二、不良地质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不良地质构造对道路边坡造成的破坏的处理措施是以防为主,及时治理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降低可能变形下滑岩体的下滑力;二是加强可能滑动面上的抗滑力可采取地面排水、岩体内排水、削坡减重与反压、修支挡构筑物、锚固、灌浆、修护面等措施例 1、填方路基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时,需修成台阶形式05 试题)A.1:10 B.1:5 C.1:7 D. 1:8例 2、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等,选用时考虑安全可靠,造价、工期、技术等问题05 试题)A.挤密法 B.强夯法 C.堆载预压法 D.隔离层法例 3、有关土质路基碾压的正确描述有()等内容。
05 试题)A.最大碾压速度不宜越过 6km/hB.在小半径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碾压C.横向接缝处,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 1/2D.前后相领两区段宜纵向重叠 1.0~1.5mE.应确保碾压均匀例 4、挖方路基施工中,应做到( )(06 试题)A 根据路中心线,每侧比路面宽出 30~50cmB 上方自上而下挖至设计路基顶面标高C 压路机不小于 12t 级D 清除路基设计高程以下 60cm 以内树根等杂物E 碾压由路中心向路两边进行例 5.道路工程施工中,不良土质有( )06 试题)A.软土 B.冻土 C 膨胀土 D.夹砂黏土 E.湿陷性黄土1、 答案:B 3、答案:C D E 4、答案:A C D 5、答案: A B C E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一、内容提要1、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熟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要求3、掌握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要求4、了解沥青砼组成和对材料的要求5、掌握水泥砼道路的构造6、掌握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要求二、重点、难点1、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2、掌握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要求3、掌握水泥砼道路的构造4、掌握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要求三、内容讲解2k311030 城市道路基层工程2k311031 掌握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不同基层的相同点:1、施工期日最低气温的要求均在 50C 以上。
2、均应封闭交通区别点: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砂砾(碎石)则要求混合料的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一、石灰土稳定土基层特点:石灰稳定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抗冻性,稳定性较好,但干缩性较大适用范围:可用于各类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可作次干路和支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过分潮湿路段,不宜用石灰土作基层如必须用,应采取防水措施一)影响石灰土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1.土质塑性指数小于 12 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小于 15 的土更宜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硫酸盐超 0.8%或大机质含量超 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2.灰质磨细的生石灰的效果优于消石灰3.石灰剂量是指石灰干重占干土重的百分率石灰剂量较小时,石灰起主要稳定作用4.含水量以达到最佳含水量为好5.密实度强度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增长且密实的灰土,其抗冻性、水稳定性也好6.石灰土的龄期强度随龄期增长7.养护条件(湿度和温度)(二)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要求1.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 15mm生石灰在使用前 7~10d 需要消解,并用 10mm 方孔筛筛除未消解灰块。
工地上消解石灰的方法有:花管射水和坑槽注水消解法两种为提高强度减少裂缝,可掺加最大粒径不超过 0.6 倍石灰土厚度的集料2.拌合应均匀,摊铺厚度虚厚不宜超过 20cm,严格控制含水量3.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先用 8t 稳压,后用 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控制原则是:“宁高勿低,宁刨勿补”4.交接及养护:施工间断或分段施工时,交接处预留 30~50cm 不碾压,便于新旧料衔接常温季节,灰土层上洒水湿润养生 7d,养生期内严禁车辆通行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6.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间日最低气温应在 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前 1~1.5 个月完成二、水泥稳定土基层概念类似于石灰稳定土特点: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力学强度,抗水性和耐冻性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不应做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水泥砼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一)影响水泥稳定土强度的主要因素1.土质用水泥稳定级配良好的碎石、砂砾效果最好,其次是砂性土再次之是粉性土和黏性土对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土、硫酸盐超过 0.255 的土及重黏土,不宜用水泥稳定。
2.水泥成分和剂量对于同一种土,硅酸盐水泥稳定效果较好,而铝酸盐水泥的稳定效果较差水泥土强度随水泥剂量增加而增长水泥剂量以 5~10%较为合理规范为 6%3.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时最好4.施工工艺过程水泥稳定土从开始加水拌合到完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