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55534053
  • 上传时间:2023-01-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4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 大家好! 今天我带大家认识这么几种中药:它们都含有挥发油,有芳香性;大多数可可作为调味品使用,有辛辣味;都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们就是常见的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砂仁、豆蔻、草果、草豆蔻、红豆蔻和益智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姜科植物果实蒴果;其形状为球形或椭圆形;中轴胎座子房三室;种子团3瓣;具有假种皮;有不同程度的辛辣味 1、砂仁 砂仁的使用历史悠久,它属于四大南药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砂仁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镇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来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很像姜的植物,于是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一嚼,有一股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吃完感到十分舒畅大家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的病呢?就挖了这种草带回村里,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肚子疼、不想吃饭,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很好。

      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现在在广东阳春“砂仁”已经成为他们的支柱性产业,开发了一系列砂仁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砂仁有进口和国产之分,进口砂仁主要来源于东南亚等地;国产砂仁以广东阳春产的阳春砂最佳在中国药典上记载砂仁有3个来源,分别是广东省阳春、阳江的阳春砂、云南省南部临沧,文山,景洪的绿壳砂和海南省产的海南砂,都做砂仁用当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砂仁以果实入药,但是实际用时去掉果皮,用种子团 从性状上 一般将阳春砂和绿壳砂放在一起来描述他们的鉴别要点:首先从外形上看①椭圆形或卵圆形,具不明显的三钝棱②表面颜色深棕色,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及密生短钝的软刺,手触无刺痛感 ③顶端留有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④果皮薄而软,易纵向撕裂 ⑤种子团分3瓣,每瓣有种子5-26粒,粘结成块 ⑥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表面棕红色,外被膜质假种皮,质地坚硬 ⑦气芳香浓烈,味辛凉 微苦 3、海南砂与前两者的不同点是 ①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 ②表面被片状、分枝状的软刺,果皮厚而硬 ③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3-24粒这也是区别点; 再者,④气味稍淡。

      从成分上看:挥发油是砂仁入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油中主要成分为龙脑、右旋樟脑、 乙酸龙脑酯、 芳樟醇等在储存保管时要注意放在干燥密闭处那什么样的砂仁最好呢?一般认为是以个大、饱满、坚实,香气浓、搓一搓果皮不易脱落为佳 砂仁气味芳香,最忌讳烈日爆嗮,晒后容易走油、或者种子散粒 另外,砂仁的伪品很多,但一般都是姜科的果实,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山姜属的,果皮上无软刺,种子较大;气弱,味也没有辛凉感;一是豆蔻属的,软刺较长,分布稀疏,味也无凉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调味品的砂仁我们也发现有伪品,曾经有报道用姜科植物艳山姜来代替砂仁使用在火锅底料中,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豆蔻 别名白豆蔻,它的出处是《开宝本草》,从宋代开始收载,而最早见于《名医别录》的豆蔻,是指草豆蔻,也叫豆蔻所以大家要注意古代用的豆蔻,就只有草豆蔻,因此在看古文献裡面的豆蔻,不是白豆蔻,而是草豆蔻这个要注意一下另外,从九五版的《中国药典》开始把白豆蔻的“白”字删掉了,就叫豆蔻 据本草记载,豆蔻自古就属于进口药材,现在广东、云南等地也有栽培它的来源是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照产地分为两个规格“原豆蔻”和“印尼白蔻”,白豆蔻产于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爪哇白豆蔻产于印度尼西亚。

      在10-12月间,采收未完全成熟的果实,晒干或者用硫磺熏蒸,使得果皮漂白其外形类球形,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表面要注意它的颜色是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顶端有突起的花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有浅棕色的绒毛果皮薄,体轻,质脆,容易纵向开裂种子团也是3瓣,注意每瓣种子的数目有7~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与原白蔻比起来印尼白蔻个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微有些紫棕色,种子瘦瘪,种子粒数也少,约有2~4粒,气味也较弱 两种豆蔻均含有挥发油是以个大饱满,果皮薄而洁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豆蔻作为常用的芳香化湿药,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另外,豆蔻有辣辣的香味.会令人联想起咖喱,在印度.就有胡椒是“香料之王“.豆蔻则是“香料之后”的说法 3、草果 草果,别名草果仁、草果子,它在常见的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里个头是最大的,长2~4cm,直径1~2.5cm,来源是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云南是其主产地、广西、贵州也有,多为栽培 其外形长椭圆形,具有三条钝棱, 表面颜色深呈灰棕色至红棕色,有纵沟及明显的棱线,顶端有突起的花柱基,基部也有果梗或者果梗痕,和砂仁豆蔻一样,也是果实类中药的一个共性; 果皮质地坚韧,容易纵向撕裂。

      种子团也是3瓣,中间有黄棕色的隔膜,注意每瓣有种子的数目是8~11粒 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红棕色,外边以后灰白色的假种皮,种脊为纵沟状,尖端有凹陷的种脐,质硬,胚乳是灰白色的. 有特异的香气,味辛,味苦 草果具有燥湿健脾,除痰截疟的功能,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清香可口,去膻味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人们更是争相购买,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 4、红豆蔻 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马来西亚、印度也有分布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其外形呈长球形,中部略细,长0.7~1.2cm,直径0.5~0.7cm 表面红棕色或暗红色,略皱缩,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薄,易破碎种子6粒,扁圆形或三角状多面形,黑棕色或红棕色,外被黄白色膜质假种皮,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辣 以果实色红棕、粒大、饱满、香气浓者为佳同样,红豆蔻也可以作为药食两用的食材,具有温中散寒,燥湿醒脾的功效。

      5、草豆蔻 草豆蔻,使用的是干燥近成熟的种子,这个要注意它的药用部位与其他常用的姜科果实类中药如砂仁,豆蔻、草果、红豆蔻以及益智用的都是干燥成熟果实,唯独这个是用的种子它来源于姜科植物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地是广东、广西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者低温干燥 其外形是类球形的种子团,表面灰褐色,略光滑,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种子的粒数很多大约有13~110粒,粘连紧密,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外被淡棕色的假种皮,种脊也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地硬,如果沿着种脊纵剖种子呈两瓣,纵断面呈斜心形,种皮沿着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味苦 同样作为化湿药,具有燥湿健脾、温中止呕的功效以种子团类球形、种子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6、益智 同样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有补益作用具有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等功效它的来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主产于海南省山区 呈椭圆形,两端略尖,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13~20条,此处也可以描述为“断续状的棱线”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残存果梗果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中有隔膜将种子团分为3瓣,每瓣有种子6~11粒。

      种子呈不规则的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m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外被淡棕色膜质的假种皮;质硬,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以粒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 列表比较姜科砂仁等6种常见的果实种子类中药 项目 砂仁 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广东、云南、海南、缅甸、泰国东南亚等地 1~1.5cm 不明显的三个钝棱,有网状突起的纹理,密生短钝的软刺 5~26粒 气芳香浓烈 辛凉 豆蔻 白豆蔻 印尼白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 0.8~1.2cm 略具钝三棱,有较深的凹槽 草果 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 红豆蔻 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 广东、广西、云南、海南、马来西亚、印度 小0.5~0.7cm 草豆蔻 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的种子 益智 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 来源 产地 云南、广西、贵州 大2~4cm 海南省山区、广东雷广东、广西 州半岛、广西 1.5~2.7cm 种子团3瓣,种脊凹陷 1~1.3cm 大小 表面 有明显的三个钝棱,腰部凹陷,顶有显著的端有黄白色纵沟及棱管状宿萼 线 8~11粒 特异香气 辛 6粒 气香 辛辣 断续状棱线13~20条 种子团粒数 气 味 7~10粒 气芳香 辛凉,略似樟脑 3~110粒 气香 辛 6~11粒 特异香气 辛 总结一下,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的识别,会发现有这样的共性: 一是多具有钝三棱,顶端有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 二是表面具有连续或者断续纵棱,或具软刺 三是中轴胎座。

      种子团被隔膜分成三瓣 四是单个种子为多面体,表面被有膜质的假种皮, 五是都含有挥发油,气芳香,味辛辣或者辛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