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安全交底(夏季).doc
9页安全培训及安全交底交底单时 间: DA—JL—01—01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安全培训及交底内容 当前,已进入夏季施工旺季,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易逢梅雨季节,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是施工伤亡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加强季节性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要求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并从组织领导、应急准备、安全检查等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做了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夏季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意识,抓好以防风、防火、防爆、防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的夏季安全生产工作 二、做好应急准备:要认真分析、深刻把握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和问题,制定和完善夏季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四、落实防雨、防风等措施,重视爬梯、井架、铁塔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护,严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针对夏季特点,做好车辆维护保养,合理调度使用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六、做好行政值班和信息上报:遇突发事件或事故,要按公司规定程序和时间及时报告,不得迟报、瞒报.七、安全整治活动要经常开展,施工队队长就是安全责任人,上杆操作前要测试电杆强度、抱箍质量、拉线质量等,切勿心急求快安全无小事,各单位要警钟长鸣.安全帽,安全带,脚扣,警示服等安全防护用品必须配备齐全.(一)架空线路、敷设光(电)缆等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控制专业:架空线路作业场景:人工立杆作业或拆换电杆作业;安装或拆换拉线作业;布 放吊线、布放架空光(电)缆作业等.危险源描述:折断、倾倒的水泥电杆;弹起的钢绞线;未固定或未泄力的钢绞线; 受力失控抛甩出的包箍、夹板;高处坠落的重物、工具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物体打击.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人身伤亡相应的控制措施:1、不同土质的电杆的洞深,必须符合部颁标准的要求2、立杆前应认真观察地形及周围环境,根据所立电杆的材料、规格和重量合理配备作 业人员,明确分工,专人指挥在往水田、山坡搬运电杆时应提前勘选路由根据电杆重量和路险情况,备足搬运用具和充足人员,并有专人指挥3、人工立杆过程要高度警惕并防止发生电杆倾倒引发的物体打击事故.因此,要严格遵守人工立杆的相关规定,作业人员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并相互提醒和照应.4、安装拉线应尽量避开有碍行人行车的地方,并安装拉线警示护套,以防止拉线拦兜行人、自行车等,防止机动车撞伤拉线造成倒杆等连锁反应事故。
5、在收紧拉线或吊线时,扳动紧线器以二人为限,操作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紧线器后的左右侧.6、拆除电杆,必须首先拆移杆上线缆,再拆除拉线,最后才能拆除电杆在拆除线缆时,必须自下而上、左右对称均衡松脱如发现电杆或杆路出现异常时,应立即下杆,采取措施后再恢复上杆作业7、如遇角杆,无论是在杆上紧线、剪断吊线,还是松开抱箍、夹板,作业人员必须站在电杆转向角的背面,即角杆的外角(力的反向侧)进行操作8、更换电杆时,如利用旧杆挂设滑车,吊立新杆,应先检查旧杆腐朽情况,必要时应设置临时拉线或支持物将较大的旧杆放倒时,应在新杆上挂设滑车.9、工具和材料应装在工具袋内,用绳索吊上放下,严禁在杆上抛掷工具和材料二)线路施工登高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控制专业:架空线路 作业场景:架空线路杆上作业、维护、抢修;墙壁光电缆布放等 危险源描述:高处作业时人体与物体的势能、未加固的电杆;杆上距离过近的带电导体;有严重缺陷的登高用具;底脚包皮损坏的竹梯;不能承重的吊线;难以保持人体平衡、过小的立足面;屋顶、窗口及临边作业;以及各种引起坠落的危险环境因素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高处坠落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人员伤亡相应的控制措施:1、高处作业是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 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通信线路高处架设作业属特种作业之一,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杆作业。
2、队伍进场施工前,应针对项目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3、上杆前首先必须认真检查杆根有无折断或倒杆的危险,如发现有腐烂、严重裂纹、 不牢固的电杆,在未加固前,不得攀登作业人员在登杆时应注意检查电杆周围的环境,避开杆顶周围的障碍物4、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检查脚扣、吊板、竹梯等登高工具是否牢固、可靠5、检查脚扣的安全性时,可把脚扣卡在离地面 30cm 的电杆上,一脚悬起,另一脚套在脚扣上,猛的一下用力踏踩,脚扣没有任何受损变形的迹象,方可使用6、应仔细检查竹梯是否牢固、底脚的包皮是否完好牢靠.7、上杆时或电杆上有人作业时,杆下周围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不得靠近杆根)在梯子上操作时,下方必须要有专人扶梯,防止竹梯摇晃、打滑在交通路口等地段必须在杆下周围设置护栏和安全警示标志.8、立梯角度以 75 度正负 5 度为宜,梯子所靠的支撑物必须坚固当梯子靠在吊线时,梯子的上端至少应高出吊线 30 ㎝ 以上,并采取临时绑扎措施如梯子上部装有双铁钩,双铁钩应可靠挂在钢绞线上9、到达杆上的作业位置后,不论时间长短,都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安全带保险环后 方可作业。
安全带应兜挂在距杆梢 50cm 以下的位置10、上下梯子不能携带笨重的工具和器材,梯子上不得有两人同时工作利用上杆钉或脚扣上下杆时严禁二人以上同时上下杆.有架空电力线和其他障碍物的地方,不得举梯移动11、在吊线上布放光(电)缆作业前,必须先检查吊线强度.确保在作业时吊线不致断裂,电杆不斜、不倒及吊线卡不致松脱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杆档安装光(电)缆挂钩和拆除吊线滑轮时严禁使用吊板12、在 7/20以下的吊线上作业时严禁使用吊板严禁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一档内坐吊板工作在吊线周围 70cm 以内有电力线(非高压线路)或用户照明线时,严禁使用吊板坐吊板作业时,地面应有专人进行滑动牵引和控制保护.13、跨越街巷、居民区院内通道地段时,安装光(电)缆挂钩应使用梯子,并有专人扶 守搬移.在电杆与墙壁之间或墙壁与墙壁之间的吊线上作业时,严禁使用吊板作业14、5 级以上的大风、雷雨、冰雪、浓雾等恶劣天气和作业场所光线不足都是直接引起高处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不宜上杆进行高处作业和夜间作业.15、在房上或屋顶工作时必须注意安全,行走时应做到:“瓦房走尖,平房走边,石棉 瓦走钉,玻璃钢瓦走脊,楼顶内走棱",要防止踩踏房顶而发生坠落事故。
16、在楼房上装机引线时,如窗外无走廊、晒台,不得蹲立在窗台上工作,确实需要在窗台上工作时,必须扎绑安全带.17、安装架空式交接箱必须首先检查“H 杆”是否牢固,如有损坏应换杆,并在施工现场围栏采用滑轮绳索牵引、吊装交接箱应栓牢,严禁直接用人工抗抬举的方式移置交接箱 至平台不得徒手攀登和翻越上、下交接箱.在交接箱站台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交接箱站台 装设是否牢固,栏杆是否齐全当站台或平台无围栏或围栏过低时,必须系安全带作业三)在电力设施附近线路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控制专业:架空线路作业场景: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危险源描述:杆线附近的带强电的导体;在杆顶上方交越的电力线;杆上悬搭的不 明用途的线缆;合杆架设时的电力裸线;坠落在地面上的电力线;无接地或接零保护的手持电动工具、动力机械设备;未绝缘或绝缘破损的工具;有缺陷的绝缘安全用具;有缺陷的个 人防护用品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触电事故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人员伤亡 相应的控制措施:1、光、电缆通过供电线路上方时,应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 查确实停电后方可作业停送电必须在开关处悬挂停电警示标志,有专人值守,严禁擅自送电.若不能停电,必须采取搭设保护架等安全措施,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方可施工.2、上杆前,必须穿戴具有近电预警器的安全帽和电绝缘鞋,使用绝缘工具。
3、对杆上的不明使用性质的线缆,在没有辩明清楚前,必须一律按电力线处置,严禁 手握或随意剪断在原有杆路上作业,应先用验电笔检查该电杆上附挂的线缆、吊线是否带电,确认无电后方可操作.如发现有电,应立即下杆,沿途查明与供电线路接触之处,并妥 善处置.4、上杆时注意认真观察,特别是与电力线合用的电杆上作业和在高压线附近作业,作 业人员必须确保与电力线、高压线的安全间距,使用安全用具,谨慎操作,防止身体及所携 带工具触碰电力设施5、人工布放钢绞线,在牵引前端应使用干燥的麻绳(将麻绳与钢绞线连接牢固)牵引. 如钢绞线在低压电力线之上,必须设专人用绝缘棒托住钢绞线,不得搁在电力线上拖拉如 需在电力用户线(220V、380V)上方架设线缆时,严禁用石头或工具等系于线缆的一端经电 力线上面抛过,必须用“环系渡线法”牵引线条,严禁压电力线拖拉作业.6、在高压电力线下方架设线缆,应在高压线与线缆交越之间做保护装置或采取有效措 施,防止在敷设线缆或紧线时线缆弹起,触及高压电力线.7、当通信线缆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有关作业,保 护现场,禁止行人步入危险地带.不得用一般工具触动通信线缆或电力线,应立即报告施工 项目负责人和指定专业人员排除事故,事故未排除前,不得擅自恢复作业。
8、有严重缺陷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源插头插座;存在严重隐患的发电机;外壳没有保护接地,也没有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水泵等等,也是危险源,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防止事故发生四)通信人孔等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危险源控制专业:管道光(电)缆敷设作业场景:人井、地下室内作业.危险源描述:人孔内可能存在的一氧化碳(CO)、沼气(CH4)、硫化氢(H2S) 等有毒有害和可燃性气体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人员伤亡 相应的控制措施:1、经常从事管道人孔作业的施工及维护班组,应配备性能可靠的便携泵吸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过滤式防毒面具、全身式安全带及安全救护绳索等必要的安全检测仪器和防护用品2、作业人员在有行人、行车的地段开启孔盖施工前,应对人孔周围进行封闭围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行人和车辆进入晚上作业必须设置警示灯,作业完毕确认孔盖盖好再拆除3、人孔内有水时须先抽水抽水机的排气管不得靠近人孔口,应朝着人孔的下风方向如使用潜水泵抽水,应确保绝缘性能良好,严禁边抽水,边下人孔作业4、作业人员进入管道人孔前,尤其是进入环境复杂、井底有淤泥、污水的老孔和深孔时,必须进行气体检查和监测.确认无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并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5、在作业过程中,除地面上必须要有专人看护外,上下人孔的梯子不准撤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6、自然通风:一般采用排风布,就是在人孔围栅上部挂一块宽60~70cm的布毯作为排风布,其长度在井口上下各不小于1m,将人孔内的空间隔为两半,使人孔内空气对流,即新鲜空气从布毯的一侧流入人孔,迫使人孔内原有的不良气体从另一侧流出.7、强迫通风:用鼓风机或排风扇把新鲜空气打入人孔内,以驱除人孔内的不良气体,注意要同时应将相邻的人孔铁盖打开,一并进行通风8、如遇地下管孔与市政生活污水、煤气等管道距离较近或交叉情况下,在管道人孔内作业时间较长时,或中途休息、吃饭后返回作业现场,下人孔前,应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再次进行检测.9、一旦发生沼气、煤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中毒时,人孔上其他人员切勿惊慌失措, 在立即报警(拨打119、110)的。
